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71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安装在汽车车头位置,包括:前舱门,前舱门顶部设有铰链,底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锁;应急开关组件,应急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把手、旋转叶片和应急开关机构,旋转叶片底端面转动连接在前舱门内壁上,开关把手固定于旋转叶片顶端面,应急开关机构转动连接在前舱门内壁上,其一端抵接在旋转叶片下方,另一端与舱门锁固定连接;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中间座椅靠背支架抵接在前舱门内壁上,中间座椅靠背支架后端面底部固定有支架锁;靠背支架开关组件,靠背支架开关组件转动连接在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上,其一端抵接在前舱门内壁上,另一端与支架锁固定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部件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领域越来越受到国家、企业的关注,如何保障车内乘客的安全成为该领域的重中之重。
[0003]对于没有后备箱门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来说,发生事故导致两侧车门无法正常打开时,如何保障乘客的安全以及如何让车内乘客能够快速逃生,是无人驾驶电动汽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大多数车辆的安全逃生方式均是在车内配置安全锤,便于乘客利用安全锤敲碎车窗玻璃进行逃生,但是车窗出口小,无法实现快速逃生。
[0004]因此,对于没有后备箱门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实现让乘客快速安全逃生的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发生故障时,乘客逃生不便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实现让乘客快速安全逃生的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安装在汽车车头位置,包括:
[0008]前舱门,所述前舱门顶部设有铰链,所述前舱门利用所述铰链与汽车车顶铰接,所述前舱门底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锁,汽车底部支架上固定有与所述舱门锁配合的舱门锁舌;
[0009]应急开关组件,所述应急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把手、旋转叶片和应急开关机构,所述旋转叶片为扇形片状结构,且所述旋转叶片底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舱门内壁上,所述开关把手固定于所述旋转叶片顶端面,所述应急开关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舱门内壁上,其一端抵接在所述旋转叶片下方,另一端与所述舱门锁固定连接;
[0010]中间座椅靠背支架,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位于所述前舱门内壁面的中部,且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的前端面与所述前舱门垂直布置,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后端面底部固定有支架锁,汽车底部座椅处支架上固定有与所述支架锁配合的支架锁舌;
[0011]靠背支架开关组件,所述靠背支架开关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上,并靠近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的前端面设置,且其一端抵接在所述前舱门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支架锁固定连接。
[001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通过利用铰链可将前舱门顶部铰接在汽车车顶上,通过转动开关把手,可带动旋转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应急开关机构打开舱门锁,将前舱门从汽车车头底
部打开,方便乘客逃生,通过利用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与前舱门的抵接结构,可在前舱门打开后带动靠背支架开关组件打开支架锁,方便乘客将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从汽车内部向外推出,为乘客提供空间较大的逃生通道。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而且能够为乘客提供较大的逃生空间,便于乘客快速安全逃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0013]进一步的,所述铰链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铰链对称布置在所述前舱门顶部。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逃生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稳定性强。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应急开关机构包括连接片和第一刹车线,所述连接片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舱门内壁上,其一端抵接在所述旋转叶片下方,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刹车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线另一端与所述舱门锁固定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逃生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逆时针转动开关把手能够带动旋转叶片逆时针旋转,旋转叶片旋转过程中下压连接片,带动连接片顺时针旋转,从而拉紧连接片端部的第一刹车线,将第一刹车线底部的舱门锁打开。
[0017]进一步的,所述应急开关组件还包括限位底架,所述限位底架固定于所述前舱门内壁上,且位于所述旋转叶片周侧,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叶片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限制旋转叶片及开关把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该逃生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性好。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触点和检测开关,所述检测触点和所述检测开关均固定于所述前舱门内壁上,且所述检测触点位于所述旋转叶片一侧,所述检测开关位于所述旋转叶片下方,并与所述连接片相对布置,所述检测触点与所述检测开关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检测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室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室用于控制汽车紧急停车。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旋转叶片逆时针旋转至检测触点后,检测触点将旋转信号发送至检测开关,检测开关将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室,由控制室控制汽车紧急停车,从而使得该逃生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且结构紧凑性好。
[0021]进一步的,所述前舱门内壁上固定有加强垫片,且所述加强垫片与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靠背支架开关组件包括旋转杆、连接杆、扭簧、调节片和第二刹车线,所述旋转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侧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加强垫片上,所述扭簧设于所述连接杆中部和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之间,且所述扭簧的扭力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调节片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侧壁上,所述第二刹车线一端与所述调节片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锁固定连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逃生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正常状态下连接杆另一端抵接在加强垫片上,加强垫片为连接杆端部施加压力,该压力与扭簧的扭力相抵,当前舱门打开时,压力消失,连接杆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向前转动,从而带动调节片向前转动,使调节片拉紧第二刹车线,将第二刹车线底部的支架锁打开。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顶撑组件,所述顶撑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撑组件对称布置,
且两个所述顶撑组件均为液压支撑杆,其一端固定在汽车车顶顶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前舱门内壁上。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前舱门打开后为前舱门提供持续稳定的推力,辅助乘客快速有效地打开前舱门,方便乘客实现快速安全逃生。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附图为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安装在汽车车头(100)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舱门(1),所述前舱门(1)顶部设有铰链(2),所述前舱门(1)利用所述铰链(2)与汽车车顶(200)铰接,所述前舱门(1)底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锁(3),汽车底部支架上固定有与所述舱门锁(3)配合的舱门锁舌;应急开关组件(4),所述应急开关组件(4)包括开关把手(41)、旋转叶片(42)和应急开关机构(43),所述旋转叶片(42)为扇形片状结构,且所述旋转叶片(42)底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舱门(1)内壁上,所述开关把手(41)固定于所述旋转叶片(42)顶端面,所述应急开关机构(43)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舱门(1)内壁上,其一端抵接在所述旋转叶片(42)下方,另一端与所述舱门锁(3)固定连接;中间座椅靠背支架(5),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5)位于所述前舱门(1)内壁面的中部,且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5)的前端面与所述前舱门(1)垂直布置,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5)后端面底部固定有支架锁(6),汽车底部座椅处支架上固定有与所述支架锁(6)配合的支架锁舌;靠背支架开关组件(7),所述靠背支架开关组件(7)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5)上,并靠近所述中间座椅靠背支架(5)的前端面设置,且其一端抵接在所述前舱门(1)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支架锁(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2)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铰链(2)对称布置在所述前舱门(1)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开关机构(43)包括连接片(431)和第一刹车线(432),所述连接片(431)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舱门(1)内壁上,其一端抵接在所述旋转叶片(42)下方,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刹车线(43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线(432)另一端与所述舱门锁(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前舱门开启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开关组件(4)还包括限位底架(44),所述限位底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兵丁方荣杨少华陈盈胡志明邓时成李耀宗王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