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71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属于环保装置领域,用于扬尘处理,其包括机架的两侧通过固定轴套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插接有侧挡板、罩体连接板,罩体连接板位于侧挡板的顶端;在调节杆的顶端通过杆体固定套连接有横向固定杆;所述横向固定杆上固定有横向固定件,横向固定件上固定有顶部集尘箱,顶部集尘箱分别连接有总气管、顶部气管及侧边气管,所述总气管连接有负压管路;所述的顶部气管设置于遮尘罩体的顶部,遮尘罩体通过两侧的罩体连接板固定于调节杆上;所述的侧边气管位于侧挡板上,侧边气管通过竖直管路与顶部气管连接,在竖直管路的底部设置有排查口。其能够实现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因原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问题。生的扬尘问题。生的扬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


[0001]本申请属于环保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生产混凝土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经过输送带送入至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加工,而生产混凝土所需的各种原料多为颗粒较小的松散物料,这些物料在经过输送带输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扬尘。扬尘会对混凝土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如何处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原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成为混凝土生产行业乃至环保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其能够实现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因原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中所述的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辊,输送辊上承载有输送带,所述机架的两侧通过固定轴套插接有调节杆,调节杆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均布,且在机架的两侧向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杆上插接有侧挡板、罩体连接板,罩体连接板位于侧挡板的顶端;在调节杆的顶端通过杆体固定套连接有横向固定杆,横向固定杆横跨输送带并连接机架两侧的调节杆;所述横向固定杆上固定有横向固定件,横向固定件上固定有顶部集尘箱,顶部集尘箱分别连接有总气管、顶部气管及侧边气管,所述总气管连接有负压管路;所述的顶部气管设置于遮尘罩体的顶部,遮尘罩体通过两侧的罩体连接板固定于调节杆上;所述的侧边气管位于侧挡板上,侧边气管通过竖直管路与顶部气管连接,在竖直管路的底部设置有排查口。
[0006]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侧挡板通过固定螺母限位于调节杆上,所述固定螺母通过内螺纹与调节杆上的外螺纹连接,且固定螺母的数量为两个。
[0007]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机架上相邻的遮尘罩体之间设置有喷水管体,喷水管体的顶端固定于横向固定杆上,喷水管体的底部设置有喷水口。
[0008]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横向固定件的顶面加工有平面,平面上分布有螺纹孔,横向固定件通过螺纹孔及螺钉与顶部集尘箱底部连接。
[0009]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顶部集尘箱的侧面加工有检修口。
[0010]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顶部气管的顶部端面高于顶部集尘箱的底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能够通过在现有输送带结构的基础上增加附件的形式,对因输送带运输引起的扬尘进行收集,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侧边气管与竖直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机架;2、固定轴套;3、调节杆;4、输送辊;5、侧边气管;6、侧挡板;7、罩体连接板;8、固定螺母;9、横向固定杆;10、喷水管体;11、遮尘罩体;12、顶部气管;13、顶部集尘箱;14、总气管;15、检修口;16、横向固定件;17、输送带;18、杆体固定套。
[0016]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结构遮挡及连续结构的重复,附图中省略了相关重复结构或板体,但是并不代表缺少的结构或者板体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的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说明书中所述的技术方案。
[0018]在下述段落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表述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设计规范、标准文献等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辊4,输送辊4上承载有输送带17,所述机架1的两侧通过固定轴套2插接有调节杆3,调节杆3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均布,且在机架1的两侧向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杆3上插接有侧挡板6、罩体连接板7,罩体连接板7位于侧挡板6的顶端;在调节杆3的顶端通过杆体固定套18连接有横向固定杆9,横向固定杆9横跨输送带17并连接机架1两侧的调节杆3;所述横向固定杆9上固定有横向固定件16,横向固定件16上固定有顶部集尘箱13,顶部集尘箱13分别连接有总气管14、顶部气管12及侧边气管5,所述总气管14连接有负压管路;所述的顶部气管12设置于遮尘罩体11的顶部,遮尘罩体11通过两侧的罩体连接板7固定于调节杆3上;所述的侧边气管5位于侧挡板6上,侧边气管5通过竖直管路与顶部气管12连接,在竖直管路的底部设置有排查口。
[0021]实施例2
[0022]一种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其中所述侧挡板6通过固定螺母8限位于调节杆3上,所述固定螺母8通过内螺纹与调节杆3上的外螺纹连接,且固定螺母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机架1上相邻的遮尘罩体11之间设置有喷水管体10,喷水管体10的顶端固定于横向固定杆9上,喷水管体10的底部设置有喷水口;所述横向固定件16的顶面加工有平面,平面上分布有螺纹孔,横向固定件16通过螺纹孔及螺钉与顶部集尘箱13底部连接;所述顶部集尘箱13的侧面加工有检修口15;所述顶部气管12的顶部端面高于顶部集尘箱13的底面。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为避免行文繁琐,此处不再赘述。
[002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利用下述段落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所述的输送带结构包括机架1,沿机架1长度方向分布的输送辊4,输送辊4上承托有输送带17。所述的机架1两侧通过固定轴套2连接有调节杆3,调节杆3插接入固定轴套2后采用焊接辅助固定。所述的调节杆3应当垂直于机架1,并且在调节杆3上套接有侧挡板6,侧挡板6上加工有与调节杆3对应的通孔。所述侧挡板6应当位于遮尘罩体11与输送带17在两侧留有的间隙处,且在侧挡板6上设置有侧边气管5,侧边气管5可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有竖直管路,竖直管路与顶部集尘箱13连通。所述的竖直管路的底端应当设置有检查口,以便定期对沉降于1其中的粉尘进行排放。
[0025]在本技术中,所述的遮尘罩体1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气管12,顶部气管12连接有顶部集尘箱13,顶部集尘箱13的顶部连接有总气管14。总气管14能够与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输送带防尘结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辊(4),输送辊(4)上承载有输送带(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通过固定轴套(2)插接有调节杆(3),调节杆(3)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均布,且在机架(1)的两侧向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杆(3)上插接有侧挡板(6)、罩体连接板(7),罩体连接板(7)位于侧挡板(6)的顶端;在调节杆(3)的顶端通过杆体固定套(18)连接有横向固定杆(9),横向固定杆(9)横跨输送带(17)并连接机架(1)两侧的调节杆(3);所述横向固定杆(9)上固定有横向固定件(16),横向固定件(16)上固定有顶部集尘箱(13),顶部集尘箱(13)分别连接有总气管(14)、顶部气管(12)及侧边气管(5),所述总气管(14)连接有负压管路;所述的顶部气管(12)设置于遮尘罩体(11)的顶部,遮尘罩体(11)通过两侧的罩体连接板(7)固定于调节杆(3)上;所述的侧边气管(5)位于侧挡板(6)上,侧边气管(5)通过竖直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业晓孙春辉左志强李清波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同达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