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气相防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38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气相防锈膜,包括VCI气相防锈膜层,在VCI气相防锈膜层的上部设置有隔氧材料层,所述隔氧材料层的上部设置有高阻隔材料层,所述高阻隔材料层的上部设置有防静电膜层,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上粘性层,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另一侧下表面设置有下粘性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氧材料层、高阻隔材料层、防静电膜层,可以有效地起到隔氧、隔离隔水以及防静电的作用,防止电子元件受到环境中的灰尘杂质、氧气氧化以及水蒸气和静电的影响造成损坏,并且通过设置三个小块正方形的粘性层,方便了防锈膜包装后的固定,使固定更加严密牢固,同时降低了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静电气相防锈膜


[0001]本技术属于防锈包装材料,具体是一种抗静电气相防锈膜。

技术介绍

[0002]气相防锈膜是基于高分子材料与VCI气相防锈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新一代创新高科技产品。使用该膜将被防锈物品包装密封后,膜体内含有的VCI开始升华挥发出防锈气体因子,扩散渗透至被防锈物品表面并吸附其上,形成单分子厚的致密保护膜层,隔绝诱发锈蚀的各种因素与被防锈物品表面的接触,从而有效防止锈蚀的产生。普通的气相防锈膜,隔离、隔水和隔氧的效果不够好,也没有防静电的功能,包装电子产品比如主板等时,电子元件很容易受到环境中的灰尘杂质、氧气氧化以及水蒸气和静电的影响,造成元件的损坏,而且普通的气相防锈膜包装后,通常采用包扎固定,固定不方便而且不严密,移动时包装容易松开,很容易影响防锈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气相防锈膜。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抗静电气相防锈膜,包括VCI气相防锈膜层,在VCI气相防锈膜层的上部设置有隔氧材料层,所述隔氧材料层的上部设置有高阻隔材料层,所述VCI气相防锈膜的下部设置有防静电膜层,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上粘性层,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另一侧下表面设置有下粘性层。
[0006]所述上粘性层和下粘性层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可剥离层。
[0007]所述上粘性层和下粘性层分别有三个,所述上粘性层设置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一侧上表面的上、中、下三处,所述下粘性层设置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的另一侧下表面的上、中、下三处,并且每个上粘性层和每个下粘性层的位置相互对应。
[0008]所述上粘性层和下粘性层是正方形的。
[0009]所述高阻隔材料层是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高阻隔材料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0010]所述可剥离层是塑料膜。
[0011]所述隔氧材料层的厚度为10—30微米。
[0012]所述防静电膜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抗静电气相防锈膜,通过设置隔氧材料层、高阻隔材料层、防静电膜层,可以有效地起到隔氧、隔离隔水以及防静电的作用,防止电子元件受到环境中的灰尘杂质、氧气氧化以及水蒸气和静电的影响造成损坏,并且通过设置三个小块正方形的粘性层,方便了防锈膜包装后的固定,使固定更加严密牢固,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中,1—防静电膜层;2—VCI气相防锈膜层;3—隔氧材料层;4—高阻隔材料层;5—上粘性层;6—下粘性层;7—可剥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抗静电气相防锈膜,包括VCI气相防锈膜层2,在VCI气相防锈膜层2的上部设置有隔氧材料层3,隔氧材料层3的上部设置有高阻隔材料层4,VCI气相防锈膜层2的下部设置有防静电膜层1,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上粘性层5,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另一侧下表面设置有下粘性层6。高阻隔材料层4是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高阻隔材料层4的厚度为10—20微米。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具有很好的隔离作用,可以隔离空气中的灰尘杂质以及水蒸气等。隔氧材料层3的厚度为10—30微米,隔氧材料层3可以起到隔氧和防止氧化的作用。防静电膜层1的厚度为10—20微米,防静电膜层1可以起到防静电的作用。通过设置隔氧材料层3、高阻隔材料层4、防静电膜层1,可以有效地起到隔氧、隔离隔水以及防静电的作用,防止电子元件受到环境中的灰尘杂质、氧气氧化以及水蒸气和静电的影响造成损坏。
[0019]上粘性层5和下粘性层6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可剥离层7,可剥离层7是塑料膜,可以在使用时剥离,露出粘性层,上粘性层5和下粘性层6分别有三个,上粘性层5设置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一侧上表面的上、中、下三处,下粘性层6设置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的另一侧下表面的上、中、下三处,并且每个上粘性层5和每个下粘性层6的位置相互对应。上粘性层5和下粘性层6是正方形的。通过设置三个小块正方形的粘性层,方便了防锈膜包装后的固定,使固定更加严密牢固,同时降低了成本。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气相防锈膜,包括VCI气相防锈膜层(2),其特征在于在VCI气相防锈膜层(2)的上部设置有隔氧材料层(3),所述隔氧材料层(3)的上部设置有高阻隔材料层(4),所述VCI气相防锈膜层(2)的下部设置有防静电膜层(1),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上粘性层(5),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另一侧下表面设置有下粘性层(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气相防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粘性层(5)和下粘性层(6)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可剥离层(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气相防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粘性层(5)和下粘性层(6)分别有三个,所述上粘性层(5)设置在抗静电气相防锈膜的一侧上表面的上、中、下三处,所述下粘性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畅晋森王庆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