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07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用循环水控温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方便清洗维护,槽体内液体为循环流动状态,既可以用于为外部仪器设备进行降温,又可以直接用于为储液瓶进行保温,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壳体和加热机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放置腔隔成水槽腔和制冷设备腔,水槽腔顶部开口,并在水槽腔内安装有槽体,槽体内部各边角圆弧过渡,加热机构包括机头、外循环泵和电加热管,机头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回水管,制冷设备腔内安装有制冷装置和制冷循环泵,制冷装置的出水导管与槽体的底部连通,制冷循环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槽体的底部和制冷装置的回水导管连通。别与槽体的底部和制冷装置的回水导管连通。别与槽体的底部和制冷装置的回水导管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用循环水控温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高低温循环水槽是一种配套分析类仪器设备降温使用,目前的高低温循环水槽的槽体一般采用不锈钢折弯焊接而成,此种结构的槽体容易漏水且不易清洗维护,而且现在的高低温循环水槽制冷散热主要依靠在水槽内盘设不锈钢管进行制冷换热,换热效率较低,并且盘管占用槽体内部较大空间,由于槽体内的水为静止状态,槽体内的液体文图均匀度较差,无法用于水浴直接加热需保温的储液瓶,导致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方便清洗维护,槽体内液体为循环流动状态,既可以用于为外部仪器设备进行降温,又可以直接用于为储液瓶进行保温,降低使用局限性。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包括壳体;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放置腔隔成水槽腔和制冷设备腔,所述水槽腔顶部开口,并在水槽腔内安装有槽体,所述槽体内部各边角圆弧过渡,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机头、外循环泵和电加热管,所述机头安装于壳体的顶部,并在机头上设置有供水口和回水口,机头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底端伸入至槽体内,所述外循环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槽体和机头连通,所述制冷设备腔内安装有制冷装置和制冷循环泵,所述制冷装置的出水导管与槽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制冷循环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槽体的底部和制冷装置的回水导管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板式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的输入端与板式换热器的冷媒输出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的冷媒输入端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出水导管与板式换热器的液体输出端连通,所述回水导管与板式换热器的液体输入端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外循环泵的输入端和回水管在槽体内一前一后错开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槽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槽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11]优选的,所述制冷循环泵的输入端与槽体的底端左侧连通,所述出水导管的顶部输出端与槽体的底端右侧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0013]优选的,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插排水管的排水口。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需要提供热水时,通过电加热管为槽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需要提供冷却水时,通过制冷装置和制冷循环泵对槽体内的液体进行制冷,通过外循环泵槽体内的液体输送给外部仪器设备用于外部调节,还可以将需要保温的储液瓶直接置于槽体内,在制冷循环泵的作用下,可以保证槽体内的液体处于循环流动状态,保证槽体内液体温度均衡,既可以用于为外部仪器设备进行降温,又可以直接用于为储液瓶进行保温,降低使用局限性;
[0017]2、该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槽体采用不锈钢板整体成型,槽体内部各边角圆弧过渡,方便清洗维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标记:1、壳体;2、隔板;3、槽体;4、机头;5、外循环泵;6、电加热管;7、供水口;8、回水口;9、回水管;10、制冷循环泵;11、出水导管;12、回水导管;13、压缩机;14、冷凝器;15、板式换热器;16、盖板;17、温度传感器;18、行走轮;19、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包括壳体1;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放置腔隔成水槽腔和制冷设备腔,所述水槽腔顶部开口,并在水槽腔内安装有槽体3,所述槽体3内部各边角圆弧过渡,槽体3采用不锈钢板整体成型,槽体3内部各边角圆弧过渡,方便清洗维护,无焊接痕迹,不易漏水,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机头4、外循环泵5和电加热管6,所述机头4安装于壳体1的顶部,并在机头4上设置有供水口7和回水口8,机头4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回水管9,所述回水管9的底端伸入至槽体3内,所述外循环泵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槽体3和机头4连通,所述制冷设备腔内安装有制冷装置和制冷循环泵10,所述制冷装置的出水导管11与槽体3的底部连通,所述制冷循环泵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槽体3的底部和制冷装置的回水导管12连通;需要提供热水时,通过电加热管6为槽体3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需要提供冷却水时,通过制冷装置和制冷循环泵10对槽体3内的液体进行制冷,通过外循环泵5槽体3内的液体输送给外部仪器设备用于外部调节,还可以将需要保温的储液瓶直接置于槽体3内,在制冷循环泵10的作用下,可以保证槽体3内的液体处于循环流动状态,保证槽体3内液体温度均衡,既可以用于为外部仪器设备进行降温,又可以直接用于为储液瓶进行保温,降低使用局限性。
[0022]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13、冷凝器14和板式换热器15,所述压缩机13的输出端与冷凝器14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13的输入端与板式换热器15的冷媒输出端连通,所述冷凝器14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5的冷媒输入端连通,压缩机13用于压缩冷媒,压缩的冷媒通过冷凝器14进行散热,然后又节流部件输送至板式换热器15进行热交换,气态的冷媒压缩机13进行再次循环,制冷通过外部的板式换热器15对槽体3内的液体进行制冷交换,热交换效率高,而且不占用槽体3内部空间,方便在槽体3内放置储液瓶进行保温。
[0023]所述出水导管11与板式换热器15的液体输出端连通,所述回水导管12与板式换热器15的液体输入端连通,板式换热器15的出水导管11和回水导管12用于对槽体3内的液体进行循环。
[0024]所述外循环泵5的输入端和回水管9在槽体3内一前一后错开设置,使得外循环泵5同样可以对槽体3内的液体起到循环搅动的效果,保证槽体3内液体温度均衡。
[0025]所述槽体3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6,槽体3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7;通过盖板16可以将槽体3的顶部盖住,起到保温的作用,需要对储液瓶进行保温时,打开盖板16即可,温度传感器用于与加热机构和制冷装置配合,控制槽体内的温度,此为现有技术,且不在本案的保护范围,不过多赘述。
[0026]所述制冷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放置腔隔成水槽腔和制冷设备腔,所述水槽腔顶部开口,并在水槽腔内安装有槽体(3),所述槽体(3)内部各边角圆弧过渡,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机头(4)、外循环泵(5)和电加热管(6),所述机头(4)安装于壳体(1)的顶部,并在机头(4)上设置有供水口(7)和回水口(8),机头(4)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回水管(9),所述回水管(9)的底端伸入至槽体(3)内,所述外循环泵(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槽体(3)和机头(4)连通,所述制冷设备腔内安装有制冷装置和制冷循环泵(10),所述制冷装置的出水导管(11)与槽体(3)的底部连通,所述制冷循环泵(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槽体(3)的底部和制冷装置的回水导管(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低温循环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13)、冷凝器(14)和板式换热器(15),所述压缩机(13)的输出端与冷凝器(14)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13)的输入端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锋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鼎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