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99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隔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其中,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与第一支撑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穿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一升降组件相互搭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万向轮和支撑柱在第一升降组件的作用下能将万向轮从第一支撑板内部收回和伸出,便于使用人员通过万向轮将整体装置进行移动,能在指定的地方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隔墙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隔墙是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墙,隔墙不承重,一般要求轻、薄,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对于不同功能房间的隔墙有不同的要求,如厨房的隔墙应具有耐火性能;盥洗室的隔墙应具有防潮能力,隔墙应尽量便于拆装。
[0003]现在在对于很多的大型场景中,有时需要临时对现场进行分割或隔离作用,传统的隔离板在进行隔离时需要对其制作特定的支撑架,然后将隔离板安装的支撑架上,操作复杂且安装起来麻烦,同时体积较大不方便收纳和搬运,且在进行拼装时需要采用大型机械进行配合,使得安装很是费时费力。
[0004]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可移动式隔墙结构(申请号:CN202020158564.9),虽然解决了分割和收纳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了快速安装和拆卸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减少人员手动安装的操作,也不方便后期快速的使用和拆卸移动,而且也不便于移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其解决了不便移动、手动安装和无法快速收纳和拆解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与第一支撑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穿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一升降组件相互搭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穿设在连接板和第二支撑板内部,且第二调节组件与第二升降组件相互搭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端与第一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和第二支撑板上端设置有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微处理器,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导线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电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转轴、第一驱动轮和第一驱动轴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转轴一端套接有第一驱动轴承,所述第一驱动轴承与第一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辅助轮、第一辅助轴承、第一辅助转轴、第一螺纹柱和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辅助轴承镶嵌在第一支撑板内部,
所述第一辅助轴承内部穿设有第一辅助转轴,所述第一辅助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镶嵌在支撑柱内部,所述第一辅助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轮与第一驱动轮表面相互啮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转轴、第二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轴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转轴,所述第二驱动转轴一端套接有第二驱动轴承,所述第二驱动轴承与第一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辅助轮、第二辅助轴承、第二辅助转轴、第二螺纹柱和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辅助轴承镶嵌在第一支撑板内部,所述第二辅助轴承内部穿设有第二辅助转轴,所述第二辅助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镶嵌在第二支撑板内部,所述第二辅助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二辅助轮与第二驱动轮表面相互啮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侧面与支撑柱侧面搭接,所述连接板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侧面与第二支撑板内部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万向轮和支撑柱在第一升降组件的作用下能将万向轮从第一支撑板内部收回和伸出,便于使用人员通过万向轮将整体装置进行移动,能在指定的地方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使用,设置支撑垫能将第一支撑板底端与地面接触,第二支撑板上端与墙壁接触,能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使用的同时避免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对底面和墙面进行大力挤压,实现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保护。
[0014]2、该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在微处理器和第一开关的作用下能带动第一电机正转和反转,同时能通过第一驱动转轴带动第一驱动轮进行旋转,便于后期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带动支撑柱从第一支撑板内部伸出和收纳,设置第一升降组件能配合第一调节组件进行工作,进而能通过支撑柱带动万向轮进行运动,便于后期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运动。
[0015]3、该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第二调节组件能为第二升降组件提供动力,进而间接对第二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也便于人员对第二支撑板进行快速的安装,也能实现第二支撑板快速拆卸,设置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能配合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板进行运动,同时能增加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板的稳定性,便于人员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更好的运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一开关;3、第二开关;4、第二滑槽;5、第二滑块;6、限位杆;7、限位槽;8、第二支撑板;9、连接板;10、支撑垫;11、支撑柱;12、万向轮;13、第一滑块;14、第一滑槽;15、第一升降组件;151、第一辅助轮;152、第一辅助轴承;153、第一辅助转轴;154、第一螺纹柱;155、第一螺纹筒;16、第一调节组件;161、第一电机;162、第一驱动转轴;163、第一驱动轮;164、第一驱动轴承;17、微处理器;18、蓄电池;19、第二调节组件;191、第二电机;192、第二驱动转轴;193、第二驱动轴承;194、第二驱动轮;20、第二升降组件;201、第二辅助轮;202、第二辅助转轴;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8)内部套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底端与第一支撑板(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内部穿设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所述第一支撑板(1)内部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16)和第一升降组件(15),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6)与第一升降组件(15)相互搭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内部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20),所述第一支撑板(1)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19),所述第二调节组件(19)穿设在连接板(9)和第二支撑板(8)内部,且第二调节组件(19)与第二升降组件(20)相互搭接,所述第二支撑板(8)内部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内部穿设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底端与第一支撑板(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底端和第二支撑板(8)上端设置有支撑垫(10),所述第一支撑板(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8)和微处理器(17),所述第一支撑板(1)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2)和第二开关(3),所述微处理器(17)通过导线与第一开关(2)、第二开关(3)、第一调节组件(16)和第二调节组件(19)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6)包括第一电机(161)、第一驱动转轴(162)、第一驱动轮(163)和第一驱动轴承(164),所述第一支撑板(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61),所述第一电机(16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转轴(162),所述第一驱动转轴(162)一端套接有第一驱动轴承(164),所述第一驱动轴承(164)与第一支撑板(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转轴(16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轮(16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隔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5)包括第一辅助轮(151)、第一辅助轴承(152)、第一辅助转轴(153)、第一螺纹柱(154)和第一螺纹筒(155),所述第一辅助轴承(152)镶嵌在第一支撑板(1)内部,所述第一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维林铮朱彤杨瑜斌邹群辉郑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郑中鱼眼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