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90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易析晶的溶液或易凝固的非晶体物质溶液的过滤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过滤器,包括通过隔板隔开的过滤腔和溶剂腔,还包括换热结构,隔板上设置有开口一和开口二,进液管一的一端穿过溶剂腔与开口一连接,开口二处安装有单向阀一,溶剂腔一侧连通有进液管二,通过失压自动补液机制可瞬间向过滤腔内补充溶剂并降低溶液的浓度,避免了溶质析出堵塞滤芯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滤芯在后期进行过滤工作时的效率更高、过滤效果更好,进而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由于溶剂腔的保温作用,过滤腔顶部的温度处于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进而避免了溶液正常过滤阶段顶部晶体析出发生潜在不利于过滤的情况,保证了过滤的效率和效果。保证了过滤的效率和效果。保证了过滤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器


[0001]本技术属于易析晶的溶液或易凝固的非晶体物质溶液的过滤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生产行业中对溶液进行过滤时,针对一些易析晶的溶液或易凝固的非晶体物质溶液,为了避免溶液在过滤时温度降低而析晶堵塞滤芯,所使用的过滤器一般都会设置保温夹套,由于过滤器自身结构的限制,其两端需要设置进出液口和阀门等结构,所以夹套一般只能做在过滤器的侧壁上,因此过滤器的顶部散热会较快,导致过滤腔内的溶液在短时间内出现整体或局部温度降低,使得溶质析出或凝结而堵塞滤芯,影响过滤效率。而每批溶液过滤的最后阶段或在溶液输送泵发生故障时,过滤腔内压力下降后无法满足滤芯的正常工作压力,过滤腔内溶液透过滤芯的速度变慢或停止,此时无论是进行故障排除还是停止过滤准备清洁,都需要一定的操作时间,因此溶液都会在过滤腔内保温停留一段时间,溶液及液位下降后裸露滤芯多孔结构残留的溶液受热后溶剂蒸发达到饱和状态,溶质析出或凝结而堵塞滤芯,导致滤芯原有透过能力下降。而在滤芯受析出溶质堵塞的状态下,若排除故障直接恢复正常过滤,虽然有新溶液的冲刷和流动,但是滤芯内多孔结构内析出的溶质也难以迅速完全被溶解,导致滤芯后期过滤效果越来越差,过滤腔超压而使滤芯发生不可逆的滤孔变形甚至滤芯破裂,降低了滤芯使用寿命;在过滤最后阶段过滤腔失压时为避免溶质析出,立即对过滤腔进行残留溶液的置换和循环清洁时,则需要提前使用具备加热功能的专用容器预先准备适量热溶剂的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溶质不易析晶或凝固、滤芯使用寿命长的过滤器。
[0004]本技术的内容包括通过隔板隔开的过滤腔和溶剂腔,还包括对过滤腔和溶剂腔进行传热的换热结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开口一和开口二,进液管一的一端穿过溶剂腔与开口一连接,所述开口二处安装有单向阀一,所述溶剂腔一侧连通有进液管二,进液管二上设置有单向阀二和气体入口,气体入口位于单向阀二与溶剂腔之间。
[0005]更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结构包括夹套和盘管,所述夹套设置在过滤腔外侧,所述盘管设置在溶剂腔内。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结构为夹套,所述夹套设置在过滤腔和溶剂腔外侧。
[0007]更进一步地,过滤器使用状态下,所述夹套的流体入口端位置低于夹套的流体出口端位置。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的流体入口端与流体出口端位于夹套侧面的不同素线上。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的侧面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朝背离夹套的方向延伸设置。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溶剂腔上设置有泄压口,泄压口上设置有安全阀。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朝向溶剂腔的一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一位于溶剂腔内的部分其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0013]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出端朝向过滤腔设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溶液输送泵故障等异常情况或者过滤末期溶液输送量不足时,过滤腔的压力下降,通过失压自动补液机制,溶剂腔可瞬间向过滤腔内补充溶剂形成液封,进行压力补偿并降低溶液的浓度,避免了溶质析出堵塞滤芯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滤芯在后期进行过滤工作时的效率更高、过滤效果更好,进而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且后续在置换残液时,所需的残液置换和内循环洗涤的次数少,大大减少了处理时间。
[0016](2)溶剂腔可充当过滤腔顶部的保温层,使得过滤腔顶部的温度也可以处于一个稳定的范围内,避免了溶液正常过滤阶段顶部因温度不均匀导致溶质析出而产生潜在不利于过滤情况,保证了过滤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在溶剂腔充当过滤腔顶部保温层的同时,对溶剂也进行了预储备和预加热,省去了置换残留溶液时额外对溶剂进行预热的步骤和时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在图中,10

壳体;11

过滤腔;111

滤芯;12

溶剂腔;121

开口三;13

隔板;131

开口一;132

开口二;133

聚四氟乙烯板;14

进液管一;15

出液口;16

单向阀一;17

单向阀二;18

进液管二;181

气体入口;19

安全阀;20

夹套;21

流体出口端;22

流体入口端;30

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过滤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过滤腔11和溶剂腔12,过滤腔11和溶剂腔12之间通过隔板13隔开,过滤腔11内设置有滤芯111,且过滤腔11的底部,也就是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供过滤后的溶液流出的出液口15,用以对溶液进行过滤。溶剂腔12用于暂存溶剂,所述隔板13上设置有开口一131和开口二132,开口一131即为过滤腔11的溶液入口,开口一131上连接有进液管一14,进液管一14与外部溶液输送泵连接,进液管一14位于壳体10的顶部,进液管一14的一端穿过溶剂腔12与开口一131连接,即溶剂腔12位于过滤腔11的进液口一侧。所述开口二132处安装有单向阀一16,单向阀一16的出口端朝向过滤腔11设置,即单向阀一16的工作流向为从溶剂腔12至过滤腔11的方向。溶剂腔12一侧设置有开口三121,溶剂和/或压缩空气可通过开口三121进入溶剂腔12内,其中,开口三121上连接有进液管二18,进液管二18与外部的溶剂输送装置连接,用以对溶剂腔112内补充溶剂,进液管二18靠近开口三121的一端上设置有单向阀二17,所述进液管二18的一侧设置有气体入口181,气体入口181通过进液管二18末端与溶剂腔12内连通,气体入口181通过管道与外部的压缩气体供应装置连接,气体入口181在进液管二18上的具体位置为位于开口三121与单向阀二17与之间,在通过气体入口181往溶剂腔12内注入压缩气体时,单向阀二17可避免溶剂腔12内溶剂因腔内压力的作用下而逆流至进液管二18中,也可
避免压缩空气进入进液管二18中而使进液管二18、溶剂开关阀及溶剂输送装置产生影响工作的不稳定因素。过滤器工作时,进液管一14朝上,出液口15朝下,溶剂腔12位于过滤腔11的上方,即如图2所示的方位。
[0021]本技术还包括对过滤腔11和溶剂腔12进行传热的换热结构,以分别对过滤腔11和溶剂腔12进行保温或加热,或同时对过滤腔11和溶剂腔12进行保温或加热,在换热结构的传热保温作用下,溶剂腔12内溶剂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通过隔板(13)隔开的过滤腔(11)和溶剂腔(12),还包括对过滤腔(11)和溶剂腔(12)进行传热的换热结构,所述隔板(13)上设置有开口一(131)和开口二(132),进液管一(14)的一端穿过溶剂腔(12)与开口一(131)连接,所述开口二(132)处安装有单向阀一(16),所述溶剂腔(12)一侧连通有进液管二(18),进液管二(18)上设置有单向阀二(17)和气体入口(181),气体入口(181)位于单向阀二(17)与溶剂腔(1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结构包括夹套(20)和盘管,所述夹套(20)设置在过滤腔(11)外侧,所述盘管设置在溶剂腔(12)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结构为夹套(20),所述夹套(20)设置在过滤腔(11)和溶剂腔(12)外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是,过滤器使用状态下,所述夹套(20)的流体入口端(22)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何小兰姜金生段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