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电结构及除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放电结构及除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空气净化器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多采用被动式的过滤网形式,其需要定期更换滤网,且在更换滤网时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在此之后诞生的静电式的主动净化装置,其克服了需要定期更换滤网的缺陷,但其仍然存在放电强度较低、净化效率低,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氧的问题,此外,静电式的主动净化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用户手动拆洗,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静电式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臭氧产生量的放电结构。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静电式净化装置拆卸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无需用户手动拆洗的除尘装置。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静电式净化装置拆卸不便的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片(103),其由导电材质制成;介质层(102),至少部分的与所述导电片(103)贴合设置,且所述介质层(102)由绝缘材质制成;以及放电电极(101),至少部分的与所述介质层(102)贴合,并与所述导电片(103)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02)的相对两侧;所述放电电极(101)与所述介质层(102)之间形成放电狭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101)构造为多根均匀贴附于所述介质层(102)上的束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狭缝由相邻两根束状结构与所述介质层(102)之间的区域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101)由碳纤维束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03)构造为弧形结构,贴合于所述导电片(103)外侧的所述介质层(102)同样构造为弧形结构;所述放电电极(101)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02)的内弧面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102)环绕所述导电片(103)外侧一周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
‑
6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03)与交流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放电电极(101)与交流电源负极电连接。8.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
‑
7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结构(1);以及集尘极板(3),与所述放电结构(1)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集尘极板(3)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或接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双幸,王铭昭,王墅,肖德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