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73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包括污泥浓缩机本体,污泥浓缩机本体的顶部设有U型框架,U型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框,U型安装框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U型框架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倒L型槽,两个条形滑槽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的外壁与位置相对应倒L型槽的内腔滑动套接,两个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筛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U型框架、U型安装框和第一筛板的设置,通过U型框架和U型安装框将第一筛板安装在污泥浓缩机的进泥口,从而可以对进入污泥浓缩机内的污泥进行除杂物工作,避免了杂物进入污泥浓缩机的现象,提高了污泥浓缩机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浓缩机
,特别涉及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浓缩机在结构上是指中心传动式连续或间歇式工作的浓缩和澄清设备。主要的组成是有浓缩池、特殊设计的大扭矩水型桥架、主传机构、提升机构、渣耙等五部分组成。污泥浓缩机主要是针对污泥浓度在1%,或浓度低于1%的污泥,提高其含固率,也就是污泥浓度,经污泥浓缩机浓缩后流出浓度在3%以上,便于后续的机械脱水,提高机械脱水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效果。
[0003]污泥浓缩机在进行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进泥口往污泥浓缩机内添加待加工的污泥,污泥浓缩机的进泥口往往指的是污泥浓缩机顶部的开口处,现如今污泥浓缩机的进泥口处一般不设有除杂物结构,故在通过进泥口倾斜待加工的污泥时经常会出现塑料袋等杂物进入污泥浓缩机内的现象,这就容易降低污泥浓缩机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包括污泥浓缩机本体,所述污泥浓缩机本体的顶部设有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框,所述U型安装框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U型框架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倒L型槽,两个所述条形滑槽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外壁与位置相对应倒L型槽的内腔滑动套接,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筛板。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块,所述提拉块的外壁与倒L型槽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提拉块的一侧开设有提拉通孔。
[0007]优选的,所述U型安装框的内腔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的上方设有第二筛板,两个所述限位条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与第二筛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U型框架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动孔,两个所述转动孔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遮泥板,所述遮泥板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扭簧,两个所述扭簧的内腔均活动套接于转轴的外壁,两个所述扭簧的一侧与位置相对应转动孔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U型框架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引流板,两个所述限位滑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与位置相对应限位滑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污泥浓缩机本体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定位孔,所述U型框架的顶部对称开设有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的内腔均设有定位螺栓,两个所述定位螺栓的底端与位置相对应定位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利用U型框架、U型安装框和第一筛板的设置,通过U型框架和U型安装框将第一筛板安装在污泥浓缩机的进泥口,从而可以对进入污泥浓缩机内的污泥进行除杂物工作,避免了杂物进入污泥浓缩机的现象,提高了污泥浓缩机的工作质量;
[0013](2)本技术利用遮泥板的设置,通过遮泥板从而防止污泥溅射到污泥浓缩机的驱动电机,提高了对驱动电机的保护强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遮泥板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引流板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图4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污泥浓缩机本体;2、U型框架;3、U型安装框;4、安装板;5、第一筛板;6、提拉块;7、限位条;8、第二筛板;9、限位杆;10、转轴;11、遮泥板;12、扭簧;13、限位滑块;14、引流板;15、复位弹簧;16、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包括污泥浓缩机本体1,污泥浓缩机本体1的顶部设有U型框架2,U型框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框3,U型安装框3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U型框架2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倒L型槽,两个倒L型槽与两个条形滑槽一一对应且连通,两个条形滑槽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安装板4,两个安装板4的外壁与位置相对应倒L型槽的内腔滑动套接,两个安装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筛板5;
[0023]安装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块6,提拉块6便于工作人员施力取出U型安装框3内的安装板4和第一筛板5,提拉块6的外壁与倒L型槽的内腔活动套接,提拉块6的一侧开设有提拉通孔;
[0024]U型安装框3的内腔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条7,两个限位条7的上方设有第二筛板8,两个限位条7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限位杆9,限位杆9和限位孔防止第二筛板8脱离限位条7,两个限位杆9的顶端均与第二筛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5]U型框架2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动孔,两个
转动孔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遮泥板11,遮泥板1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扭簧12,扭簧12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保证遮泥板11始终贴合污泥浓缩机的驱动电机,并对其起到保护作用,两个扭簧12的内腔均活动套接于转轴10的外壁,两个扭簧12的一侧与位置相对应转动孔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6]U型框架2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限位滑槽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限位滑块13,两个限位滑块13之间固定连接有引流板14,两个限位滑块1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带动引流板14自动做复位运动,两个复位弹簧15的一侧与位置相对应限位滑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7]污泥浓缩机本体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定位孔,U型框架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贯穿孔,两个贯穿孔的内腔均设有定位螺栓16,定位螺栓16用于U型框架2和污泥浓缩机本体1之间的连接,两个定位螺栓16的底端与位置相对应定位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0028]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9]当需要往污泥浓缩机内添加污泥时,首先对提拉块6施加作用下,从而使提拉块6带动安装板4和第一筛板5进入U型安装框3内,同时提拉块6和安装板4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包括污泥浓缩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机本体(1)的顶部设有U型框架(2),所述U型框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框(3),所述U型安装框(3)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U型框架(2)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倒L型槽,两个所述条形滑槽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安装板(4),两个所述安装板(4)的外壁与位置相对应倒L型槽的内腔滑动套接,两个所述安装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筛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块(6),所述提拉块(6)的外壁与倒L型槽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提拉块(6)的一侧开设有提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安装框(3)的内腔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条(7),两个所述限位条(7)的上方设有第二筛板(8),两个所述限位条(7)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腔均滑动套接有限位杆(9),两个所述限位杆(9)的顶端均与第二筛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机用进泥口除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田尾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石垣环境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