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450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涉及智能信息技术领域,包括主供水管道箱,所述主供水管道箱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供水管道,所述主供水管道箱的内腔侧面固定安装有总控器,所述供水管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主供水管道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总控器定时控制水泵启动,利用水泵延伸至储水池中的输出端抽水,通过水泵输出端连接的喷水管,将水从喷水管顶端的喷头喷出,避免了绿化养护依靠人工,费时费力,并且人工养护反应不及时,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植被死亡,使得绿化带植被的净化效率减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节省人工,提高绿化养护的效率的效果。化养护的效率的效果。化养护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物联网绿化带,涉及智能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资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飞快加速,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和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城市园林绿地面积逐渐扩大,绿化养护成为园林绿化的重中之重,在绿化带的使用及养护的过程中,水分的充足会使得绿化带的植物呼吸用所净化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更多。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城市绿化的养护目前主要依靠人工,费时费力,并且人工养护难免存在反应不及时,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植被死亡,使得绿化带植被的净化效率减低;
[0005]2、绿化带在实际的应用中,若仅依靠城市供水系统或雨水,会出现水资源的浪费或养护不及时的现象,导致环保性能和使用效率的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自动进行绿化养护的能力,解决绿化养护依靠人工,费时费力,并且人工养护难免存在反应不及时,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植被死亡,使得绿化带植被的净化效率减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绿化养护仅依靠城市供水系统或雨水,会出现水资源的浪费或养护不及时的问题,以达到提升绿化设施的环保性能和使用效率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包括主供水管道箱,所述主供水管道箱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供水管道,所述主供水管道箱的内腔侧面固定安装有总控器,所述供水管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主供水管道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池,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储水池的内部且固定安装在储水池的内腔底面上,所述储水池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控制箱,所述水泵控制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储水池中,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方,所述喷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水泵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水泵与总控器电性连接。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水池的内腔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控制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杆,所述一号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止水板,所述二号止水板与通孔卡接,所述控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二号止水槽,所述二号止水槽与二号止水板卡接,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安
装有三号液压杆,所述三号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号止水板,所述三号止水板与通孔卡接,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三号止水槽,所述三号止水槽与三号止水板卡接,所述控制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水位监测杆,所述控制箱的内腔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水位监测杆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延伸至主供水管道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排水系统。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止水板,所述进水管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一号止水槽,所述一号止水槽与一号止水板卡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水池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储水池的壳体内部设置有防水夹层。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集水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过滤层。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总控器、水泵、控制器和水位监测杆均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箱和储水池与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连接处均填充有橡胶止水带。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采用水泵、喷水管、喷头、总控器和储水池的配合,通过总控器定时控制水泵启动,利用水泵延伸至储水池中的输出端抽水,通过水泵输出端连接的喷水管,将水从喷水管顶端的喷头喷出,避免了绿化养护依靠人工,费时费力,并且人工养护反应不及时,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植被死亡,使得绿化带植被的净化效率减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节省人工,提高绿化养护的效率的效果。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采用控制器、水位监测杆、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控制箱的配合,通过水位监测杆监测储水池内的水位,利用控制器使得控制箱内一号液压杆和三号液压杆的伸缩,控制储水池内的水位高低,避免了绿化带的养护中,仅依靠城市供水系统或雨水,会出现水资源的浪费或养护不及时的现象,导致环保性能和使用效率的大大降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提升绿化设施的环保性能和使用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A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B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主供水管道箱;2、供水管道;3、控制器;4、水位监测杆;5、进水管道;51、手动阀门;52、一号止水板;53、一号止水槽;6、排水管道;7、控制箱;71、一号液压杆;72、二号止水板;73、二号止水槽;74、三号液压杆;75、三号止水板;76、三号止水槽;77、固定板;8、水泵控制箱;9、水泵;10、喷水管;11、喷头;12、总控器;13、排水系统;14、太阳能电池板;15、支
撑杆;16、蓄电池组;17、过滤层;18、集水板;19、储水池;20、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包括主供水管道箱1,主供水管道箱1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供水管道2,主供水管道箱1的内腔侧面固定安装有总控器12,供水管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5,主供水管道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池19,进水管道5的一端延伸至储水池19的内部且固定安装在储水池19的内腔底面上,储水池19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控制箱8,水泵控制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9,水泵9的输入端延伸至储水池19中,水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10,喷水管10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方,喷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1,水泵9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水泵9与总控器12电性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包括主供水管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水管道箱(1)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供水管道(2),所述主供水管道箱(1)的内腔侧面固定安装有总控器(12),所述供水管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5),所述主供水管道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池(19),所述进水管道(5)的一端延伸至储水池(19)的内部且固定安装在储水池(19)的内腔底面上,所述储水池(19)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控制箱(8),所述水泵控制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9),所述水泵(9)的输入端延伸至储水池(19)中,所述水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10),所述喷水管(10)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方,所述喷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1),所述水泵(9)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水泵(9)与总控器(1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大脑供水系统的物联网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19)的内腔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控制箱(7)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7),所述固定板(7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杆(71),所述一号液压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止水板(72),所述二号止水板(72)与通孔卡接,所述控制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6),所述排水管道(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二号止水槽(73),所述二号止水槽(73)与二号止水板(72)卡接,所述固定板(7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三号液压杆(74),所述三号液压杆(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号止水板(75),所述三号止水板(75)与通孔卡接,所述控制箱(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5),所述进水管道(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三号止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雯慧潘承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