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432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凝结水管道、凝汽器、吸收式热泵吸收器、吸收式热泵冷凝器、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润滑油供油管道、润滑油供油三通阀、润滑油冷却器、吸收式热泵蒸发器、除氧器、除氧器排汽三通阀、除氧器排空管道、吸收式热泵发生器、膨胀阀及溶液热交换器,该装置实现除氧器排汽与润滑油回油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提高凝结水温度,消除除氧器排汽白色烟羽问题。消除除氧器排汽白色烟羽问题。消除除氧器排汽白色烟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及节能环保
,涉及一种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厂作为一次能源的消耗大户,传统大型机组的发电效率不到50%,在供热工况下的能源综合利用率仍不到60%。在损失的能量中,由低温循环水或空气所带走的能量占总耗能的30%以上。余热利用关系到电厂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目前,电厂余热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易于回收的高温烟气及低品位热量储量较大的循环水,针对其他具有回收价值的工质则研究较少。
[0003]汽轮机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蒸汽传导至轴承的热量及轴承转动产生的热量都需要通过润滑油系统带走,润滑油以40℃左右的温度进入轴瓦换热,回油温度可以达到60℃以上。大型机组润滑油系统流量达到200m3/h以上,这部分热量通过换热器传递给冷却水系统,造成热量损失。
[0004]电厂除氧器的作用是将蒸汽通过鼓泡管喷入水中,对给水加热以除去水中的氧。氧气混合一部分蒸汽及不凝气体通过排汽管排入大气,大型机组除氧器运行排汽量可以达到180~300kg/h,温度达到180℃,浪费了大量的水蒸汽及所含的热量,且形成明显的白色烟羽,造成视觉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该装能够消除除氧器排汽白色烟羽问题,同时降低润滑油温度,提高凝结水温度,实现热量的回收。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引风机凝结水管道、凝汽器、吸收式热泵吸收器、吸收式热泵冷凝器、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润滑油供油管道、润滑油供油三通阀、润滑油冷却器、吸收式热泵蒸发器、除氧器、除氧器排汽三通阀、除氧器排空管道、吸收式热泵发生器、膨胀阀及溶液热交换器;
[0007]引风机凝结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凝汽器相连通,另一路依次经吸收式热泵吸收器的吸热侧及吸收式热泵冷凝器的吸热侧与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相连通;
[0008]润滑油供油管道与润滑油供油三通阀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润滑油供油三通阀的第二个开口与润滑油冷却器的入口相连通,润滑油供油三通阀的第三个开口经吸收式热泵蒸发器的放热侧与润滑油冷却器相连通,润滑油冷却器的出口与外界的汽轮机进油管道相连通;
[0009]除氧器的出口与除氧器排汽三通阀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除氧器排汽三通阀的第二个开口与除氧器排空管道相连通,除氧器排汽三通阀的第三个开口经吸收式热泵发生器
的放热侧与除氧器排空管道相连通;
[0010]吸收式热泵发生器工质出口经吸收式热泵冷凝器的工质侧及膨胀阀与吸收式热泵蒸发器的工质侧相连通,吸收式热泵蒸发器的工质出口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工质入口相连通;
[0011]吸收式热泵发生器的溶液出口经溶液热交换器的放热侧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的溶液入口相连通,吸收式热泵吸收器的溶液出口经溶液热交换器的吸热侧与吸收式热泵发生器的溶液入口相连通。
[0012]引风机凝结水管道的出口经旁路截止阀与凝汽器相连通。
[0013]引风机凝结水管道的出口经进口截止阀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的吸热侧相连通。
[0014]吸收式热泵冷凝器的吸热侧经出口截止阀与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相连通。
[0015]吸收式热泵蒸发器的放热侧经润滑油供油截止阀与润滑油冷却器相连通。
[0016]吸收式热泵发生器的放热侧经除氧器排汽截止阀与除氧器排空管道相连通。
[0017]吸收式热泵吸收器的溶液出口经溶液泵与溶液热交换器的吸热侧相连通。
[0018]溶液热交换器的放热侧经减压阀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的溶液入口相连通。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所述的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在具体操作时,采用除氧器排汽驱动吸收式热泵,对润滑油系统的高温回油热量进行回收,将获得的热量送至吸收式热泵吸收器及冷凝器中,对引风机凝结水进行加热,实现除氧器排汽与润滑油回油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润滑油温度,减少冷却水系统的投用量,节约厂用电量,另外,除氧器的排汽释放热量降温凝结,以消除白色烟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为凝汽器、2为除氧器、3为吸收式热泵发生器、4为吸收式热泵冷凝器、5为吸收式热泵蒸发器、6为吸收式热泵吸收器、7为溶液热交换器、8为润滑油冷却器、9为引风机凝结水旁路截止阀、10为进口截止阀、11为出口截止阀、12为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3为润滑油供油截止阀、14为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5为除氧器排汽截止阀、16为膨胀阀、17为减压阀、18为溶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引风机凝结水管道、凝汽器1、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吸收式热泵冷凝器4、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润滑油供油管道、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2、润滑油冷却器8、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除氧器2、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4、除氧器排空管道、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膨胀阀16及溶液热交换器7;引风机凝结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凝汽器1相连通,另一路依次经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的吸热侧及吸收式热泵冷凝器4的吸热侧与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相连通;润滑油供油管道与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2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2的第二个开口与润滑油冷却器8的入口相连通,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2的第三个开口经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的放热侧
与润滑油冷却器8相连通,润滑油冷却器8的出口与外界的汽轮机进油管道相连通;除氧器2的出口与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4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4的第二个开口与除氧器排空管道相连通,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4的第三个开口经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的放热侧与除氧器排空管道相连通;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工质出口经吸收式热泵冷凝器4的工质侧及膨胀阀16与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的工质侧相连通,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的工质出口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的工质入口相连通;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的溶液出口经溶液热交换器7的放热侧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的溶液入口相连通,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的溶液出口经溶液热交换器7的吸热侧与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的溶液入口相连通。
[0025]具体的,引风机凝结水管道的出口经引风机凝结水旁路截止阀9与凝汽器1相连通;凝结水管道的出口经进口截止阀10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的吸热侧相连通;吸收式热泵冷凝器4的吸热侧经出口截止阀11与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相连通;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的放热侧经润滑油供油截止阀13与润滑油冷却器8相连通;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的放热侧经除氧器排汽截止阀15与除氧器排空管道相连通;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的溶液出口经溶液泵18与溶液热交换器7的吸热侧相连通;溶液热交换器7的放热侧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机凝结水管道、凝汽器(1)、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吸收式热泵冷凝器(4)、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润滑油供油管道、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2)、润滑油冷却器(8)、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除氧器(2)、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4)、除氧器排空管道、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膨胀阀(16)及溶液热交换器(7);引风机凝结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凝汽器(1)相连通,另一路依次经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的吸热侧及吸收式热泵冷凝器(4)的吸热侧与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侧管道相连通;润滑油供油管道与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2)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2)的第二个开口与润滑油冷却器(8)的入口相连通,润滑油供油三通阀(12)的第三个开口经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的放热侧与润滑油冷却器(8)相连通,润滑油冷却器(8)的出口与外界的汽轮机进油管道相连通;除氧器(2)排汽出口与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4)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4)的第二个开口与除氧器排空管道相连通,除氧器排汽三通阀(14)的第三个开口经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的放热侧与除氧器排空管道相连通;吸收式热泵发生器(3)工质出口经吸收式热泵冷凝器(4)的工质侧及膨胀阀(16)与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的工质侧相连通,吸收式热泵蒸发器(5)工质出口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6)的工质入口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谭祥帅宋晓辉刘世雄辛志波闫文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