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针灸用辅助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针灸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临床针灸用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和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
[0003]在现有的针灸辅助工具中,其大多数的辅助用具的功能较为单一,大多不具有消毒的功能,因此,针灸时对针具进行消毒时,需要拿取其他消毒用具,进行消毒较为麻烦,且费时费力,同时,大多辅助用具不具有加热的功能,将针刺入穴位后,使用艾绒进行熏蒸,从而增强治疗效果,但不能有效的控制其艾绒的温度,容易导致艾绒烫伤患者的皮肤,且辅助用具不具有照明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针灸用辅助工具,其解决了无法消毒、无法加热和无法照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针灸用辅助工具,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2),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两个梯形槽(8),两个所述梯形槽(8)内均滑动连接有梯形块(9),两个所述梯形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消毒箱(10),所述消毒箱(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28),所述消毒箱(10)的内壁四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紫外线灯(14),所述消毒箱(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紫外线灯(12),三个所述第一紫外线灯(12)均匀的分布在消毒箱(10)的内壁底部,所述消毒箱(1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11),多个所述通孔(11)均匀的分布在消毒箱(10)的顶部,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承重板(7);所述承重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上开设有两个通槽(16),两个所述通槽(16)的一侧均与外界连通,两个所述通槽(16)内均卡接有第二把手(17),两个所述第二把手(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弧板(18),所述弧板(18)的底部与限位板(15)的顶部搭接,所述弧板(18)的内壁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电加热板(23),多个所述电加热板(23)均匀的分布在弧板(18)的内壁相对侧,所述弧板(18)的底部开设有三个进风口(20),三个所述进风口(20)均匀的分布在弧板(18)的底部,三个所述进风口(20)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风扇(22),所述箱体(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组件(24),所述活动组件(24)上活动连接有伸缩杆(26),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箍(25),所述伸缩杆(26)卡接在卡箍(25)内,所述伸缩杆(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灯(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