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装配控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装配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工厂是企业信息化、自动化以后进入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在智能工厂人工装配工位上,装配人员不仅要在装配工作台上完成产品的装配任务,在装配过程中还要按照被组装产品零部件的装配顺序取拿规定的零部件;为了将装配人员从繁杂的取件工作中解放出来,而将精力集中于装配作业本身,就有了一种装配工作台防差错控制系统,其包括单片机,单片机的通信接口通过通信线缆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信连接,这样的通过通信线缆的有线连接方式会使得现场布线更为复杂和不便,并使得挪动单片机或者工业控制计算机受限,另外,装配工作台防差错控制系统部件不少,各自所需的工作电压也不一样,现在普遍采用不同的电池供电,使得配置的电池种类也不少使得替换维护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装配控制设备,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工作台防差错控制系统的单片机的通信接口通过通信线缆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信连接使得现场布线更为复杂和不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装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工作台防差错控制系统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一,工业控制计算机是具有无线通信模块二的计算机,该无线通信模块一和工业控制计算机均处在WLAN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一与无线通信模块二相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装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一与无线通信模块二的型号一致,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为AT89S52型单片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一U2的5脚和无线通信模块一的6脚均与3.3V电压源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一U2的1脚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一U2的4脚与AT89S52型单片机的11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一U2的8脚与AT89S52型单片机的10脚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装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T89S52型单片机的40脚与5V电压源电连接,所述AT89S52型单片机的20脚接地,所述AT89S52型单片机的9脚、按键开关KEY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一C3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按键开关KEY1的另一端、5V电压源以及极性电容一C3的正极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装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T89S52型单片机的18脚、晶振X1的一端以及电容一C1的一极电连接,所述AT89S52型单片机的19脚、晶振X1的另一端以及电容二C2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电容一C1的另一极与电容二C2的另一极均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装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装配控制设备,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电路一和电压转换电路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一包括220V转8V的变压器B,所述220V转8V的变压器B的主边的两端分别与220V交流市电的火线和零线分别电连接,所述220V转8V的变压器B的副边的两端分别与桥式整流电路VD1
‑
VD4的两端电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VD1
‑
VD4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极性电容二C1
‑
1的正极和接地的极性电容二C1
‑
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二C1
‑
1的正极、LM7805型稳压电路的输入引脚VIN与电容三C1
‑
2的一极电连接,所述LM7805型稳压电路的GND引脚接地,作为所述5V电压源的所述LM7805型稳压电路的输出引脚VOUT、极性电容三C1
‑
3的正极和电容四C1
‑
4的一极电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三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鲁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易信同控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