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371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包括粗纱机架,粗纱机架两侧外均设有旋转轴,旋转轴连接有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粗纱机架旁设有防护门,防护门的上端连接上支撑条远离旋转轴的一端,防护门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条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防护门为弧形,弧形的半径和所述支撑条的长度相同,所述粗纱机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为“回”字形,所述推动块内设有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所述下支撑杆穿过所述推动块,所述下支撑条位于所述上滑轮组和所述下滑轮组之间,所述防护门上设有观察板,所述观察板是透明的,所述粗纱机架上设有除尘机构,防护门和所述粗纱机架之间设有防护板。防护门和所述粗纱机架之间设有防护板。防护门和所述粗纱机架之间设有防护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粗纱机
,尤其涉及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粗纱机是指把纤维条制成粗纱的纺纱机器,它主要作用是牵伸和加捻,并把粗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以适应细纱机加工的要求。粗纱机按加捻机构形式分为翼锭粗纱机和搓捻粗纱机。翼锭粗纱机靠锭翼回转对纱条连续施加捻度,生产有捻粗纱。搓捻粗纱机靠一对搓条皮板对纱条进行夹持搓捻,在纱条上形成正反捻向相间的假捻,生产无捻粗纱。翼锭粗纱机和搓捻粗纱机又可分为头道、二道和单程粗纱机。各种粗纱机的喂入形式、粗纱卷装和机器的锭数有所不同,但机器结构和作用大致相同。
[0003]公开号为CN207862510U所示的一种新型粗纱机用防护门,包括粗纱机机架,粗纱机机架上设置有倾斜的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内设置有两扇防护门板,防护门板上固定安装有滑动轮,滑动轮卡放在滑动轨道内,防护门板之间设置有铰接板,铰接板通过铰链与防护门板固定在一起,铰接板上设置有吸尘接口,吸尘接口连接有吸尘管道,通过滑动轨道内设置可以滑动的防护门板,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揭开与扣合,方便快捷,可以有效的将粗纱机暴露的部分密封住,避免高速的锭翼出现事故,提高安全性,通过在防护门上设置吸尘接口与吸尘管道,可以很好的外接吸尘器,将工作中的粗纱机产生的纺织灰尘吸收,避免灰尘影响工作环境的卫生。
[0004]但在上述装置中,由于滑动轮滑动连接于滑动轨道中且无固定装置,因此无法实现防护门在开启状态下的固定效果,外加上防护门在开启状态下依旧处于粗纱机的正前方,妨碍工作人员对于粗纱机的检修工作;吸尘接口在铰接板的中部,吸尘效果不佳;而且防护门需要工作人员自己动手开关,浪费人力,不够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更改了防护门的开启方式,解决了粗纱机的防护门不能随时定位且在开启状态下有碍于检修工作的问题,提高了防护门的实用性能;更换了一种除尘方式,使得除尘效率更高;增加了气缸,实现了自动化,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包括粗纱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机架两侧外均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有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所述粗纱机架旁设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支撑条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防护门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条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防护门为弧形,弧形的半径和所述支撑条的长度相同,所述粗纱机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为“回”字形,所述推动块内设有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所述下支撑杆穿过所述推动块,所述下支撑条位于所述上滑轮组和所述下滑轮组之间,所述防护门上设有观察板,所述观察板是透明的,所述粗纱机架上设有除尘机构,
所述防护门和所述粗纱机架之间设有防护板。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防护装置可以阻隔粗纱机内外,防止粗纱机内的灰尘进入车间,影响空气质量;弧形防护装置还实现对锭翼的保护,防止工作人员无意中碰到锭翼,伤害工作人员。防护门可以围绕旋转轴转动,这种转动以旋转轴为圆心,以支撑条为半径,转动范围为半圆。当防护门处于粗纱机架侧面时,防护门闭合,粗纱机架内外阻隔,起到阻隔作用;当防护门处于粗纱机架上面时,防护门开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作业。当需要开启防护门时,气缸启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下滑轮组对下支撑条产生向上的推力,下支撑条向上运动,带动防护门向上旋转,防护门开启;当需要关闭防护门时,气缸启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上滑轮组对下支撑条产生向下的推力,下支撑条向下运动,带动防护门向下旋转,防护门关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板知道粗纱机内部的情况,方便工人操作机器。
[0008]粗纱机架上设有除尘机构。防护板有两块,分别位于防护门两端。
[0009]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靠近所述防护门的一侧为弧形,所述防护板靠近粗纱机架的一侧为直线形。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可以堵住防护门和粗纱机架之间的空隙,起到密封的作用。
[0011]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靠近所述防护门的一侧设置有凸槽,所述防护门的两侧设置有和所述凸槽契合的凹槽,所述凸槽为“工”字形。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和凸槽增强防护板和防护门之间的连接作用,防止其脱落。凹槽和凸槽也加强了密封效果,防止粗纱机内的空气漏出。
[0013]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纱机架上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位于防护门开启时上支撑条的下方,所述下限位块位于防护门关闭时下支撑条的下方。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只能在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转动。
[0015]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风机、输尘管、收尘盒和除尘板,所述除尘板为倒三角形,所述除尘板内部中空,所述除尘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尘管,所述输尘管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机连接所述收尘盒。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尘机构可以吸走粗纱机内的灰尘,风机吸气,在粗纱机内形成气流,气流带动粗纱机内的灰尘,进入除尘板,除尘板两侧向中间倾斜,防止灰尘堆积,灰尘从除尘板进入输尘管,最后进入收尘盒中,实现对粗纱机的除尘。
[001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尘板位于所述粗纱机架和所述防护门之间,所述除尘板的上端和所述粗纱机架的底端齐平。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流内的灰尘可以更容易进入除尘板内。
[0019]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门下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分和支架部分,所述握持部分和所述支架部分旋转连接,所述握持部分设有波浪形的凸起。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用以提起防护门,当气缸损坏时,也可开启或关闭防护门,握持部分旋转,使工作人员提起防护门时更流畅,舒适。握持部分设有波浪形的凸起使得工作人员抓握更加方便。
[0021]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块远离防护门的一侧设有左滑轮组,所述
推动块远离左滑轮组的一侧设有右滑轮组,所述粗纱机架上设有左顶板和右顶板,所述左顶板和所述右顶板中部均设置有竖直的贯穿槽,槽宽和下支撑条的宽度相同。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的活塞杆对推动块施加向上或向下的力时,由于下支撑条不是水平放置,所以推动块也会受到向两侧的力,推动块两侧设有的左顶板和右顶板可以抵消推动块受到的力,使得推动块只能在左顶板和右顶板之间做竖直的上下运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图1中B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图3中A方向的剖视图。
[0027]图中标号含义:1、粗纱机架;2、旋转轴;3、上支撑条;4、下支撑条;5、防护门;6、气缸;7、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包括粗纱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机架(1)两侧外均设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连接有上支撑条(3)和下支撑条(4),所述粗纱机架(1)旁设有防护门(5),所述防护门(5)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支撑条(3)远离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所述防护门(5)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条(4)远离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所述防护门(5)为弧形,弧形的半径和所述支撑条的长度相同,所述粗纱机架(1)上设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连接有推动块(7),所述推动块(7)为“回”字形,所述推动块(7)内设有上滑轮组(8)和下滑轮组(9),所述下支撑杆穿过所述推动块(7),所述下支撑条(4)位于所述上滑轮组(8)和所述下滑轮组(9)之间,所述防护门(5)上设有观察板(10),所述观察板(10)是透明的,所述粗纱机架(1)上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防护门(5)和所述粗纱机架(1)之间设有防护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护板靠近所述防护门(5)的一侧为弧形,所述防护板靠近粗纱机架(1)的一侧为直线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护板靠近所述防护门(5)的一侧设置有凸槽(13),所述防护门(5)的两侧设置有和所述凸槽(13)契合的凹槽(12),所述凸槽(13)为“工”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用弧形防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跃杰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隆亿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