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67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包括连接管、导座、气芯、弹性密封件、导套和压片,导套、导座和气芯之间配合形成一密封腔室。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向密封腔室内充气加压,进而推动导套挤压密封弹性件变形拱起,这样可以使得密封弹性件能够加强对气芯和充气产品之间空隙的密封,可以有效地减少向充气产品充气时接头处的漏气现象,或者有效地减少对充气产品抽气时外部空气的进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效果好,密封结构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接头
,尤其涉及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常见的充气产品,如充气床、充气桌、充气船、充气玩具等,因具备重量轻、可折叠、易携带、舒适性好等诸多优点而广受消费者青睐,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成为人们居家、旅行的必备产品之一,具有极高的市场前景。充气产品的气密性是评判充气产品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气密性是否优异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充气产品的使用体验。所以,大多充气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都会进行气密性检测,即漏气检测。
[0003]充气产品在进行漏气检测之前需要充入测试气体,检测完成后需要将测试气体回收但有些测试气体在灌装或者抽出时容易发生泄漏或者外部空气吸入储气罐,影响测试气体的浓度。另外,测试气体有些成本十分高昂,而有些测试气体会对人体或者环境造成危害,故防止测试气体泄漏意义重大。所以,在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时,通常需要借助密封接头,以防止气体泄漏。但现在的充放气接头多采用密封圈进行间隙密封,但是随着充放气接头的多次拔插,密封圈容易磨损,进而使得接头的密封失效或者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其包括导座、气芯、弹性密封件、导套和压片;
[0007]所述导座上设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气芯连接导座,且导座内的第一气道与气芯连通;
[0008]所述导套活动套设在导座和气芯外,所述导套、导座和气芯之间配合形成一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与导座内的第二气道连通;
[0009]所述压片固定连接于气芯远离导座的一端,所述弹性密封件套设在气芯外,且其一端与压片抵接,另一端与导套抵接。
[0010]所述导座上设有一圈放置槽,该放置槽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导套和导座之间间隙的密封圈。
[0011]所述弹性密封件为硅胶套。
[0012]所述导座连接有充放气管,所述导座内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与充放气管连通。
[0013]所述充放气管内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气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气道连接。
[0014]所述充放气管上还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气道通过该第一电磁阀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管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气道通过该第二电磁阀选择性地与第二连接管连通或者与大气连通。
[0015]所述充放气管上还设有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控制开关。
[0016]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本技术的接头应用于充放气操作时,气体通过第二气道进行密封腔室,以增加密封腔室的气压,进而推动导套挤压弹性密封件变形拱起,这样可以使得弹性密封件能够加强对气芯以及与气芯对接的管道之间空隙的密封,可以有效地减少向充气产品充气时接头处的漏气现象,或者有效地减少对充气产品抽气时外部空气的进入。本技术密封效果好,密封结构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
[0017]此外,在进行充放气操作时,气体进入密封腔室内,推动导套挤压弹性密封件变形肿胀,弹性密封件变形肿胀紧贴产品接头内侧壁产生的摩擦力同时实现密封与阻挡密封接头弹出,也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密封接头与气体接收件接头的稳固连接。所以,本技术的密封接头在应用时,只需将该密封接头插入相应的接口即可,无需依靠螺牙、卡扣或者其他外力施压结构进行锁紧操作,操作便捷简单,连接稳固,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充放气管10;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控制开关15;导座20;第一气道21;第二气道22;放置槽23;密封圈24;气芯30;弹性密封件40;导套50;压片60;密封腔室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其包括导座20、气芯30、弹性密封件40、导套50和压片60;其中,导座20上设有第一气道21和第二气道22,所述气芯30连接导座20,且导座20内的第一气道21与气芯30连通;导套50活动套设在导座20和气芯30外,所述导套50、导座20和气芯30之间配合形成一密封腔室70,所述密封腔室70与导座20内的第二气道22连通;压片60固定连接于气芯30远离导座20的一端,所述弹性密封件40套设在气芯30外,且其一端与压片60抵接,另一端与导套50抵接。
[0025]在使用时,将导座20连接气源,气芯30一端连接气体接收件(例如,充气产品),那么,气源内的气体会经由该密封接头结构进入气体接收件中。气源中的气体会进入第一气道21、气芯30后进入气体接收件;同时,气体会经由第二气道22进入密封腔室70内,密封腔室70内的气压升高,进而推动导套50挤压弹性密封件变形肿胀。这样可以使得弹性密封件能够加强对气芯30以及与气芯30对接的管道之间空隙的密封,可以有效地减少向储气罐充气时接头处的漏气现象,或者有效地减少对储气罐抽气时外部空气的进入。
[0026]此外,该密封接头在连接气体接收件时,只需将该接头的气芯30插入气体接收件的接头即可,无需进行旋转或者其他锁紧操作。连接气源后,气体会经由第二气道22进入密封腔室70内,密封腔室70内的气压升高,进而推动导套50挤压弹性密封件变形肿胀。弹性密封件变形肿胀紧贴气体接收件的接头内侧壁,也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密封接头与气体接
收件接头的稳固连接。
[0027]因为弹性密封件40抵接导套50,可以将导套50和气芯30之间的间隙密封,为了保证密封腔室70的密封性,在导座20上设有一圈放置槽23,该放置槽23内设置有用于密封导套50和导座20之间间隙的密封圈24。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为硅胶套。
[0028]在实际应用中,该密封接头结构一般会配合充放气管10使用。具体地,导座20连接充放气管10,导座20内的第一气道21和第二气道22与充放气管10连通。本实施例将以在充气产品的漏气检测场景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
[0029]本实施例中,充放气管10内设有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与第一气道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与第二气道22连接。充放气管10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的控制开关15。其中,第一气道21通过该第一电磁阀13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管11连通或断开;第二气道22通过该第二电磁阀14选择性地与第二连接管12连通或者与大气连通。常态下,第一气道21与第一连接管11断开连接,第二气道22与大气连通。
[0030]在充气产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座、气芯、弹性密封件、导套和压片;所述导座上设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气芯连接导座,且导座内的第一气道与气芯连通;所述导套活动套设在导座和气芯外,所述导套、导座和气芯之间配合形成一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与导座内的第二气道连通;所述压片固定连接于气芯远离导座的一端,所述弹性密封件套设在气芯外,且其一端与压片抵接,另一端与导套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座上设有一圈放置槽,该放置槽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导套和导座之间间隙的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放气密封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为硅胶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雄李炜李洪文尤金切郑与楷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