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45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玻璃加热容器包括玻璃杯身和与玻璃杯身形成一体的玻璃杯底,所述玻璃杯底底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加热容器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周身由玻璃制成的玻璃加热容器,该玻璃加热容器主要用于加热水,作为调奶器、养身壶、电热水壶、煮茶器等运用产品上使用。
[0003]
技术介绍

[0004]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烧水壶有多种多样,如不锈钢烧水壶、玻璃烧水壶、IH加热调奶壶、全玻璃烧水壶等,但该些烧水壶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
[0005]如不锈钢烧水壶、玻璃烧水壶的加热元器件均安装在壶体底部,底部与水接触到的一般为不锈钢材质,表面需要抛光,抛光工艺很难避免抛光后的粉尘带入,在加热过程中会导致程度不一的锈迹的出现而污染水质;因水质中一般呈弱碱性,其中含有Ca(HCO3)2,在壶体加热后产生水垢等污物容易沉积在发热盘上面,壶体不能完全放入水中彻底清洗,壶体常年夹带污垢使饮水质量无法保证。
[0006]而IH加热调奶器是基于玻璃杯体底部固定导磁材料,从而通过具有电磁加热功能的底座来电磁加热玻璃杯中的液体,该IH加热调奶器的缺陷是:电磁加热时会产生电磁辐射,特别对孕妇及婴儿会带来身体的伤害,并不适合母婴产品领域的调奶器对人体健康的需求,采用电磁加热的技术制作成本高,对产品的广泛使用和销售产生制约。
[0007]又如目前全玻璃烧水壶,其周身由全玻璃制成,美观度很高,顾客出于对其外观的喜爱而购买,但通过试验发现该全玻璃烧水壶装1200ml水从25℃加热至100℃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其加热效率极低。
[0008]再如目前全玻璃烧水壶,用在利用电陶炉进行加热,电陶炉表面加热温度高达500℃以上,表面发出强烈的红光辐射,在夜晚需要光照昏暗的要求下,特别不适用母婴产品领域的调奶器对人体健康的需求,且热效率低,不能精准控温。
[0009]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鉴于现有技术上述的诸多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加热容器,该玻璃加热容器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易于销售,且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同时可以完全浸入水中清洗,以及加热效率高。
[0011]本技术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杯身和与玻璃杯身形成一体的玻璃杯底,所述玻璃杯底底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

0.30mm。
[0012]进一步的,上述玻璃杯底底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3mm

0.08 mm,玻璃杯底的厚度为1.0

2.2mm。
[0013]进一步的,上述玻璃杯底底面平面度公差的要求由水磨磨平来实现。
[0014]进一步的,上述玻璃杯底底面由水磨磨平后进行喷砂处理。
[0015]进一步的,上述玻璃杯底底面刷涂有带有导热金属粉末的涂层。
[0016]进一步的,上述玻璃杯底底面粘接有或烧结有导热金属膜层。
[0017]进一步的,上述玻璃杯底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粘接有导热金属板,导热金属板厚度大于凹槽的槽深。
[0018]进一步的,上述玻璃杯底底面粘接有导热金属板,导热金属板底面的平面度公差
为0.02

0.30mm,玻璃杯底底面的平面度公差大于0.01mm。
[0019]进一步的,上述玻璃加热容器的下部陷在具有凹陷槽的底座内加热,所述凹陷槽底部设有与玻璃加热容器底面相贴的电发热体,所述电发热体与玻璃加热容器底面相贴合的表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

0.30mm,电发热体与玻璃加热容器底面相贴合的表面的光洁度为

5级以上。
[0020]进一步的,上述电发热体包括铝基板和设在铝基板下表面的呈螺旋形设置的电加热管,铝基板上表面与玻璃加热容器底面相贴合。
[0021]进一步的,上述电发热体包括压铸铝板与电加热管成型后表面喷涂铁氟龙,压铸铝板上表面与玻璃加热容器底面相贴合。
[0022]进一步的,上述凹陷槽的侧壁上设有NTC感温控制器和行程开关,所述NTC感温控制器、行程开关与位于底座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发热体的电加热管电性连接;所述凹陷槽的槽深10

120毫米;所述电发热体的电加热管的功率150

1500W之间。
[0023]本技术玻璃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所述玻璃加热容器包括玻璃杯身和与玻璃杯身形成一体的玻璃杯底,所述玻璃杯底底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

0.30mm,制作时,玻璃加热容器根据形状要求制成坯体,该玻璃加热容器坯体的底面为平底,将该玻璃加热容器坯体的底面进行水磨磨平,以使该底面的平面度公差在0.02

0.30mm,并且控制玻璃杯底的厚度在1.0

2.0mm。
[0024]在水磨磨平并清洁玻璃加热容器底面后,在该底面上喷砂、刷涂或丝网印刷带有导热金属粉末的涂层;或者在该底面上粘接或烧结导热金属膜层;或者在该底面上使用导热硅胶粘接导热金属板。
[0025]在制成的玻璃杯底底面具有凹槽,在凹槽内使用导热硅胶粘接预制的导热金属板,导热金属板厚度大于凹槽的槽深,导热金属板直径与凹槽相当,导热金属板底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

0.30mm。
[0026]本技术玻璃加热容器通过在玻璃杯底底面进行磨平,使底面的平面度公差达到0.05mm,从而使其可以与底座电发热体有类似平面度公差要求的表面可以最大程度的贴合,从而有利于显著提高其加热效率,与现有全玻璃烧水壶相同加热功率等条件下通过试验,本申请玻璃加热容器装1200ml水从25℃加热至100℃可以仅需要15分钟以内的时间,加热效率显著提高;本申请玻璃加热容器周身由玻璃制成,没有任何的电子元件,可以全身浸入水中清洗,从而确保在玻璃加热容器上的污物可以完全清除,确保人们饮水的质量;同时本申请玻璃加热容器不用电磁加热技术不产生电磁辐射,或电陶炉所产生的红外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影响,且该玻璃加热容器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销售推广使用;此外本申请通过底座电发热体与杯底为面接触的热传导,导热面积大且均匀,解决了现有加热水壶或调奶器在烧水过程中,因加热不均匀产生空气爆破所引起过大噪音的问题。
[0027]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玻璃加热容器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30]图3是图1实施例一的A部放大视图;
[0031]图4是图1实施例二的A部放大视图;
[0032]图5是图1实施例三的A部放大视图;
[0033]图6是图1实施例四的A部放大视图;
[0034]图7是图1实施例五的A部放大视图;
[0035]图8是图1另一种实施例的A部放大视图;
[0036]图9是底座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0037]图10是底座内放入玻璃加热容器的构造示意图;
[0038]图11是控制原理框图。
[0039]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杯身和与玻璃杯身形成一体的玻璃杯底,所述玻璃杯底底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

0.30mm;所述玻璃杯底底面粘接有或烧结有导热金属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杯底底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3mm

0.08mm,玻璃杯底的厚度为1.0

2.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杯底底面平面度公差及玻璃杯底厚度的要求由水磨磨平来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杯底底面刷涂有带有导热金属粉末的涂层;或者玻璃杯底底面进行喷砂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杯底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粘接有导热金属板,导热金属板厚度大于凹槽的槽深。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杯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克勇李寿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