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多目标环境试验箱维修方法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修复设备中环境试验箱维修策略,目标是解决可靠性
‑
维修成本多目标优化问题,具体是一种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多目标环境试验箱维修方法。
技术介绍
:
[0002]环境试验箱属于复杂的可修复系统,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信息电子仪器仪表、材料、电工、电子产品、各种电子元器件,在高温、低温或湿热下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检验。关于环境试验箱的维修策略研究目前停留在以经验为主的维修手段定性分析上,其他可修复设备的维修策略研究中考虑了可靠性这一目标,将维修成本作为约束条件,也有以成功概率最大作为维修目标的装备维修策略模型。其中大多数研究对故障分布做出假设,即满足双参数威布尔分布中的锐利分布,并没有结合实际故障数据进行故障分布的计算,并且没有考虑具体设备的特性。因此对环境试验箱维修策略制定时应充分考虑环境试验的不可中断性以及维修成本的约束,通过故障数据分布的求解确定具体的维修策略求解目标,经过对试验箱特性分析确定维修策略,引入粒子群算法解决可靠性
‑ />维修成本多目标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多目标环境试验箱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3个步骤:步骤1、构建可靠性
‑
维修成本模型:考虑环境试验箱的可靠性,在序列性预防维修情况下,假设环境试验箱工作时间为[0,T],需要考虑预防性维修间隔与维修次数,保证环境试验箱的可靠性与成本都达到预期要求;预防性维修的时间间隔定义为t
i
,i为时间间隔序列号,最终是为了确定环境试验箱在工作时间内的预防性维修次数N,以及每次维修之间的时间间隔t
i
;为了便于模型构建,假设经过维修后的环境试验箱故障率与维修前一致,且维修时间忽略不计;t1为设备运行后第一次预防维修间隔,t
i
为第i
‑
1次与第i次维修时间间隔,t
n+1
为设备预防维修N次后到总时间结束期间段时间;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1、构建可靠性模型:序列性预防维修以确定时间间隔为准,由于确定的时间间隔不同,因此以总的运行时间[0,T]内平均可靠度进行研究,在每个预防性维修间隔内,环境试验箱的可靠度函数如下:式中λ(t)为故障率函数,由于环境试验箱的可靠度总是根据维修时间间隔的变化发生变化,所以采用整个时间周期内的平均可靠度代表设备整体可靠度:式中,N为预防性维修次数,t
i
为预防性维修时间间隔,R
i
(t)为每个预防维修周期内可靠度;得到设备的可靠性优化模型如下:在约束条件为:之下,求:N,t
i
使得可靠度R(N,t
i
)最大:步骤1.2、维修成本模型构建:在设备运行的整个时间段[0,T]内,维修成本由以下几部分成本组成;预防性维修间隔内的最小维修成本:
式中C
cm
为每次维修最小成本;非定期预防维修成本:式中C
pm
为一次预防性维修成本,与预防性维修时长和基础维修工时相关:序列性预防维修每次造成的停工损失:式中C
pt
为每次预防性维修的停工损失;因此设备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维修成本如下:步骤1.3、可靠性维修成本模型:在整个设备运行周期内同时考虑可靠性保持较高而相应的成本控制在较低范围内的多个目标的可靠性
‑
维修成本多目标优化模型如下:在约束条件:之下,求:N,t
i
使得可靠度R(N,t
i
):成本C(N,t
i
)最小:因此在考虑环境试验箱以可靠性为中心,预防性维修为手段的维修策略构建为多目标优化模型,在保证可靠性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成本的控制;步骤2、求解环境试验箱故障分布,包含以下步骤:步骤2.1、故障数据分组:通过对已经发生故障间隔时间的历史记录值或同型号设备历史记录值来拟合其概率密度函数;首先将环境试验箱故障数据进行分组;使用下式经验表达式确定分组数k:k≥1+3.32lg n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