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及智能维护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328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及智能维护预警系统,该滤芯包括滤芯壳体和固定于滤芯壳体端部的滤芯压盖,滤芯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滤芯入口和滤芯出口,滤芯出口内侧由近及远固定有第一过滤层和滤芯压环,滤芯压环上设有透气间隙;且滤芯壳体内填充有吸附剂。该滤芯采用紧配压环和多层无纺布材质过滤层组合的多层滤芯结构,还涉及一种智能维护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单元及显示模块;可杜绝颗粒、粉尘击穿滤芯过滤结构的问题,能够做到对后端分流比例阀的长期高效防护,该系统对分流捕集滤芯及其他相关零部件具有很好的监测预警提示功能。有很好的监测预警提示功能。有很好的监测预警提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及智能维护预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及智能维护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
[0003]捕集阱是一种里面装填有吸附剂的气体净化装置,常用于气相色谱仪内部的气体净化,当将它安装在载气入口阀后,可以有效的吸附载气中的杂质组分,确保载气的纯净;当将其安装于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分流以及隔垫清扫气出口,可以有效地吸附载气中的有机样品,防止样品在后续管路中的冷凝导致管路堵塞。
[0004]现有分流捕集系统普遍存在捕集阱滤芯吸附剂填充间隙,缺乏对颗粒、粉尘的长期高效拦截,而分流比例阀又对颗粒粉尘非常敏感,大多数气路控制故障都是由此引起的,尤其是一体化设计的EPC模块,发生故障时往往需整体更换,会给用户带来高昂的维护费用。
[0005]气相色谱仪自身缺乏对分流捕集系统寿命的智能检测手段,导致用户难以判断何时进行必要的更换维护以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少部分用户凭感觉/习惯维护,大部分用户不维护,直到仪器出现故障后停机报修。
[0006]分流捕集系统缺乏明确的状态交互提示或预警,吸附剂自身无指示效果,无法肉眼分辨是否已失效,同时吸附剂通常处于多层密封结构中,不易经常性的拆卸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及智能维护预警系统。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包括滤芯壳体和可拆卸固定密封于所述滤芯壳体端部的滤芯压盖,所述滤芯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滤芯入口和滤芯出口,所述滤芯出口内侧由近及远可拆卸固定有第一过滤层和滤芯压环,所述滤芯压环上设有透气间隙;且所述滤芯壳体内填充有吸附剂。
[0009]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压环为片状的多齿圆环结构,且与所述第一过滤层紧密贴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壳体内还依次固定有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固定于所述滤芯入口一端的所述滤芯压盖的内侧,所述第二过滤层固定于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三过滤层之间。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均为无纺布层。
[0012]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壳体与滤芯压盖之间以及所述滤芯壳体两端的端面上均固定有O型密封圈。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维护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上述的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
流捕集阱滤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单元及显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压力检测单元、计数单元;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滤芯内吸附剂区域的压力,并将检测的压力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计数单元,用于对气相色谱仪中各消耗性零部件的使用次数或/和使用时长分别以计数或/和计时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并将统计的使用次数或/和使用时长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接收压力检测单元传送的压力信息以及计数单元传送的包括使用次数或/和使用时长在内的数据统计信息,并分别将接收的压力信息和预设的压力阈值进行对比,将接收的各计数或/和计时信息与预设的各使用次数阈值或/和使用时长阈值进行逐一对比,当接收的压力信息、计数或/和计时信息中有超过对应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单元发送对应预警信息至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压力信息、计数或/和计时信息并进行显示和预警提醒。
[0014]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滤芯内,用于检测滤芯内吸附剂区域的压力,并将检测的压力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计数单元为计数器,所述控制单元为微处理器或CPU,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和信号灯。
[0015]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用于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压力信息、计数或/和计时信息以及相应的预警信息并进行显示;所述信号灯,用于以灯光色彩的形式,显示出滤芯或/和其它各消耗性零部件的生命周期状态。
[0016]作为优选,所述生命周期状态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0017][0018]式中,X为生命周期百分比,Y为相应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滤芯内压力值、各消耗性零部件的使用次数或/和使用时长;Z为Y相对应的预设阈值;
[0019]然后通过控制单元将得出的各生命周期状态与各信号灯预设的灯光色彩进行逐一对应并显示:即控制单元将通过上述公式运算得出的生命周期状态转化为灯光色彩信号并发送给对应的信号灯进行显示。
[0020]作为优选,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滤芯内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并在显示模块上显示。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分流捕集滤芯采用紧配压环和多层无纺布材质过滤层组合的多层滤芯结构,可杜绝颗粒、粉尘击穿滤芯过滤结构的问题,能够做到对后端分流比例阀的长期高效防护。
[0023]2)通过对分流捕集滤芯及其他相关零部件的压力堵塞实时监测数据反馈和维护预警计数管理两种智能检测手段,丰富气相色谱仪自身的智能判断能力,维护判断相较用户感官判断更准确,大幅减轻人工检修压力。
[0024]3)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讯芯片与LED灯模块之间的实时信号传输,提供基于灯光颜色变化的预警提示,帮助用户更直观的了解分流捕集系统的当前状态,大幅降低故障停机风险。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流捕集阱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滤芯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监测的流程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监测控制的流程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维护计数管理控制的流程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预警交互的流程图;
[0031]其中,1

滤芯壳体,2

滤芯压盖,3

滤芯入口,4

滤芯出口,5

第一过滤层,6

滤芯压环,7

第二过滤层,8

第三过滤层,9

吸附剂,10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3]一种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如图1、图2所示,包括滤芯壳体1和可拆卸固定密封于滤芯壳体1端部的滤芯压盖2,滤芯壳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滤芯入口3和滤芯出口4,滤芯出口4内侧由近及远可拆卸固定有第一过滤层5和滤芯压环6,滤芯压环6上设有透气间隙,如透气孔;且滤芯壳体1内填充有吸附剂9,如活性炭、分子筛、硅胶、酸性特征吸附剂、磷化物特征吸附剂等。
[0034]在有些实施例中,滤芯压环6为片状的多齿圆环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壳体(1)和可拆卸固定密封于所述滤芯壳体(1)端部的滤芯压盖(2),所述滤芯壳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滤芯入口(3)和滤芯出口(4),所述滤芯出口(4)内侧由近及远可拆卸固定有第一过滤层(5)和滤芯压环(6),所述滤芯压环(6)上设有透气间隙;且所述滤芯壳体(1)内填充有吸附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压环(6)为片状的多齿圆环结构,且与所述第一过滤层(5)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壳体(1)内还依次固定有第二过滤层(7)和第三过滤层(8),所述第三过滤层(8)固定于所述滤芯入口(3)一端的所述滤芯压盖(2)的内侧,所述第二过滤层(7)固定于所述第一过滤层(5)与第三过滤层(8)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5)、第二过滤层(7)和第三过滤层(8)均为无纺布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分流捕集阱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壳体(1)与滤芯压盖(2)之间以及所述滤芯壳体(1)两端的端面上均固定有O型密封圈(10)。6.一种智能维护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基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耐污染分流捕集阱滤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单元及显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压力检测单元、计数单元;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滤芯内吸附剂区域的压力,并将检测的压力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计数单元,用于对气相色谱仪中各消耗性零部件的使用次数或/和使用时长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靖何剑威杨蒙达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