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发酵物,含其皮肤外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8309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发酵物,含其皮肤外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发酵菌种接种到发酵底物中,经发酵培养、灭菌,即可;其中,发酵底物为燕麦麸皮、针叶樱桃提取物和水;发酵菌种为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种或酵母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复合发酵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效和紧致肌肤功效,显著降低了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使用安全,对皮肤无刺激性,可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妆品领域。妆品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发酵物,含其皮肤外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发酵物,含其皮肤外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燕麦富含较高的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软化毛细血管、预防血管硬化、延缓人体衰老、预防糖尿病、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抗癌和消炎等功效。燕麦作为一种功能性原料,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和工业原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燕麦麸皮是燕麦表层的谷皮,会对燕麦起到保护作用,在燕麦加工过程中,会将燕麦麸皮作为废弃物过滤掉。近些年,有报道称燕麦麸皮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清理肠道等功效,成为减肥者喜好的食物,使其在食品领域获得广泛关注,但燕麦麸皮很少被用在化妆品领域。
[0003]针叶樱桃(Acerola cherry)是金虎尾科(Malpighiaceae)金虎尾属(Malpighia)凹缘金虎尾(M.emarginata)的果实。针叶樱桃提取物中富含蛋白质、糖、果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钙、磷、铁等物质;具有很好的抗贫血、抗真菌、抗遗传毒性,还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
[0004]由于化妆品领域常用的活性物质提取方法有水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多种,面对如此众多的提取方法,如何筛选出更利于化妆品领域活性物质提取的方法,仍是本领域研发人员面临的技术难题。
[0005]因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可从燕麦麸皮和针叶樱桃中提取用于化妆品领域的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使资源达到最大利用度,实现变废为宝。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燕麦麸皮的利用度低,植物提取的工艺众多,难于筛选出便于从燕麦麸皮和针叶樱桃粉中提取可用于化妆品领域活性成分的方法等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发酵物,含其皮肤外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复合发酵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效和紧致肌肤功效,显著降低了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使用安全,对皮肤无刺激性,可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发酵菌种接种到发酵底物中,经发酵培养、灭菌,即可;其中,所述发酵底物为燕麦麸皮、针叶樱桃提取物和水;所述发酵菌种为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种或酵母菌。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燕麦麸皮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认为的燕麦表层的谷皮,例如可为宅福艺燕麦麸皮粉。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燕麦麸皮占所述发酵底物的质量百分数可为0.01%~0.5%,
较佳地为0.25%~0.5%。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叶樱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可为热水浸提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针叶樱桃与水混合,在温度为70~90℃条件下浸提30~120min,分离,收集上清液,浓缩,制得所述针叶樱桃提取物;所述针叶樱桃与所述水的质量比为(5~10):1。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叶樱桃提取物占所述发酵底物的质量百分数可为0.01%~1%,较佳地为0.01%~0.5%。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蒸馏水、矿泉水和自来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蒸馏水。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底物在使用前还可进一步包括灭菌的操作。所述灭菌的条件和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其中,所述灭菌的温度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温度,一般可为100~130℃,较佳地为100~121℃。所述灭菌的时间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时间,一般可为10~30min,较佳地为15~30min。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酸菌可为发酵领域常规使用的乳酸菌,较佳地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hii subsp.Bulgaric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hii subsp.Bulgaricus)。
[0016]其中,所述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hii subsp.Bulgaricus)可为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6075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0017]其中,所述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可为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607的布氏乳杆菌。
[0018]其中,所述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可为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029的两歧双歧杆菌。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酵母菌可为酿酒酵母菌。所述酿酒酵母菌可为酿酒酵母(Sacharomyces)菌株YWY

1,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为100101,保藏日期为2019年03月27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452。
[0020]一较佳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发酵菌种为所述乳酸菌和所述酵母菌的混合菌种时,所述复合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酵母菌接种到所述发酵底物中,经发酵培养、灭菌,制得物料A;(2)将所述乳酸菌接种到所述物料A中,经发酵培养、灭菌,即可。
[0021]一些实施例中,当接种所述乳酸菌时,所述乳酸菌可按照本领域常规以乳酸菌菌液的形式添加,所述乳酸菌菌液中所述乳酸菌的浓度可为104~10
10
CFU/mL,较佳地为106~109CFU/mL。
[0022]其中,所述乳酸菌菌液与所述发酵底物的体积比可为(5~20):100,较佳地为(10~20):100。
[0023]一些实施例中,当接种所述乳酸菌时,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可为静置培养。
[0024]一些实施例中,当接种所述乳酸菌时,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6~16h,更佳地为8~16h。
[0025]一些实施例中,当接种所述乳酸菌时,所述发酵培养的温度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37~45℃。
[0026]一些实施例中,当接种所述酵母菌时,所述酵母菌可按照本领域常规以酵母菌菌液的形式添加,所述酵母菌菌液中所述酵母菌的浓度可为105~108CFU/mL。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发酵菌种接种到发酵底物中,经发酵培养、灭菌,即可;其中,所述发酵底物为燕麦麸皮、针叶樱桃提取物和水;所述发酵菌种为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种或酵母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麦麸皮占所述发酵底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01%~0.5%;和/或,所述水为蒸馏水、矿泉水和自来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针叶樱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热水浸提法;和/或,所述针叶樱桃提取物占所述发酵底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01%~1%;和/或,所述发酵底物在使用前还进一步包括灭菌的操作;和/或,所述乳酸菌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hii subsp.Bulgaric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酵母菌为酿酒酵母菌;和/或,当所述发酵菌种为所述乳酸菌和所述酵母菌的混合菌种时,所述复合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酵母菌接种到所述发酵底物中,经发酵培养、灭菌,制得物料A;(2)将所述乳酸菌接种到所述物料A中,经发酵培养、灭菌,即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麦麸皮占所述发酵底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25%~0.5%;和/或,所述水为蒸馏水;和/或,当采用所述热水浸提法制备所述针叶樱桃提取物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叶樱桃与水混合,在温度为70~90℃条件下浸提30~120min,分离,收集上清液,浓缩,制得所述针叶樱桃提取物;所述针叶樱桃与所述水的质量比为(5~10):1;和/或,所述针叶樱桃提取物占所述发酵底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01%~0.5%;和/或,所述发酵底物在使用前的所述灭菌操作中,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00~130℃;和/或,所述发酵底物在使用前的所述灭菌操作中,所述灭菌的时间为10~30min;和/或,所述乳酸菌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hii subsp.Bulgaricus);和/或,所述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hii subsp.Bulgaricus)为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6075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或,所述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为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607的布氏乳杆菌;和/或,所述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为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029的两歧双歧杆菌;和/或,所述酿酒酵母菌为酿酒酵母(Sacharomyces)菌株YWY

1,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为100101,保藏日期为2019年03月27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45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底物在使用前的所述灭菌操作中,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00~121℃;
和/或,所述发酵底物在使用前的所述灭菌操作中,所述灭菌的时间为15~30min。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涛张佳婵赵丹李萌王冬冬程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