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配向方法及移动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配向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大尺寸TFT
‑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目前电视采用的主流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显示器画质如响应时间和视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相对于IPS
‑
LCD(平面转换液晶显示器,IPS,In
‑
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和OLED显示屏,VA
‑
LCD(垂直排列液晶显示器)视角较差。因此视角提升一直受到VA
‑
LCD研究者的重点关注。根据穿透液晶配向原理和驱动方案,若要提高视角,则需要对像素进行多畴划分,但这会带来穿透率的损失。而在相同像素架构条件下,液晶预倾角是影响响应时间和视角的重要因子之一。因此需要开发实现液晶预倾角差异化的方案,进而显著提升显示画质。
[0003]现有HVA配向技术原理和液晶穿透特征如图1(a)~图1(c)所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液晶层,由多个液晶分子组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像素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所述像素层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至少两平行排布的分支电极,两所述分支电极之间形成狭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像素层之间,并与所述像素层间隔设置;其中,与所述分支电极对应设置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小于与所述狭缝对应设置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像素层之间层叠设置有栅极绝缘层和保护层,所述像素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为ITO电极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层之间的间距为3.2~3.3μm。5.一种液晶配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向电极层施加配向电压,在电极层与公共电极之间形成配向电场,使得液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明,严允晟,肖军城,李吉,俞云,何孝金,张琪,胡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