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逆变模块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82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辅助逆变模块及轨道车辆。所述辅助逆变模块包括:风道组件,包括内部具有风道的连接座;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具有散热器基板和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位于风道内;散热器基板上安装有IGBT单元,IGBT单元上安装有叠层母排,叠层母排的一侧设置有母排三相输出引脚和母排正负零输入引脚;驱动板组件,包括设有绝缘隔板和IGBT驱动板单元的安装架,绝缘隔板竖直设置在安装架上靠近母排三相输出引脚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其按功能单元分为是三个组件,组件化分层设计,对内部器件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每层设计空间,避免空间浪费,使得该逆变模块布局整洁且有序,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该逆变模块为快插式结构,拆装方便省时省力。装方便省时省力。装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逆变模块及轨道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逆变器
,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逆变模块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辅助逆变模块为轨道交通中使用的各种变流器的关键部件,其合理的设计能够极大的改善变流器的使用,因此,对辅助逆变模块的开发设计成为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
[0003]现有地铁辅助逆变模块按冷却方式主要分为自然冷却类和强迫风冷类,自然冷却类变器模块热管体积巨大,需三人以上合作才能拆卸安装,具有施工安全隐患;强迫风冷逆变器相对于自然冷却类型来说,重量体积相对较小,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辅助逆变模块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传统轨道交通辅助逆变模块体积及重量较大,使得箱体高度无法缩小,难以进行小型轻量化设计,且安装操作与维修困难;
[0005]2、现有辅助逆变模块多采用电信号传输信息,抗干扰能力弱;同时IGBT驱动板缺少有效地绝缘措施,故障率较高;
[0006]3、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系统的集成度日趋提高,辅助逆变器的容量不断增大,通常采用增大箱体尺寸来布置更多器件,或在不增加尺寸情况下,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逆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组件,包括连接座,其内部具有风道;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具有散热器基板和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散热器基板上安装有IGBT单元,IGBT单元上安装有叠层母排,所述叠层母排的一侧设置有母排三相输出引脚和母排正负零输入引脚;驱动板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绝缘隔板和IGBT驱动板单元,所述绝缘隔板竖直设置在安装架上靠近所述母排三相输出引脚一侧;其中,所述风道组件、散热器组件与驱动板组件连接形成逆变模块主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逆变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所述散热器基板平行于风道内风向的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供所述滑动组件滑动的滑道,所述滑道与滑动组件配合使得逆变模块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箱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逆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板平行于风道内风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两滑道靠近风道进风口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件,所述逆变模块主体沿滑道推入箱体并达到后限位后,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配合快锁,使得逆变模块主体安装于箱体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逆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逆变模块还包括支撑电容,所述支撑电容独立设置在所述逆变模块主体的一侧,且通过电容母排与所述叠层母排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逆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冬朱真宗鲍庆臣宫兆超史建强李启森娄忠波渠怀志孙亚光刘文韬邵帅王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