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66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6
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包括滑道、滑车、滑车墩木、船体、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边墩、纵向墩和坞墩墩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方法实现了一次性移船到浮船坞,有效减少船体单独在滑道上停留时间,提高接驳下水的安全性和效率;通过设计多种中设备联合下水移船方式减少风险,如通过在滑道内、外相应区域布置轴线车,分担整船重量,也可提供前进动力,满足一次移船,减少船体承载风险及长时间滑道上停留,从而保障了移船成功,有效提高了企业船舶建造能力。有效提高了企业船舶建造能力。有效提高了企业船舶建造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属于船舶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型宽大于32米的特殊船舶,特别是集装箱船,在采用水平船台下水方式时,由于滑道承载面积较小,如遇突发事故或移船失败等,将对滑道的船体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极易对船体结构承载带来较大风险,直接关系着船舶下水是否成功。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移船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船台滑道承载面积较小,如遇突发事故或移船失败等,将对滑道的船体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极易对船体结构承载带来较大风险的缺陷。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包括滑道、滑车、滑车墩木、船体、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边墩、纵向墩和坞墩墩木,其特征是:在船台和浮船坞上布置有两条滑道,滑道上布置有滑车,滑车上布置有滑车墩木,滑车墩木上支撑有船体,所述滑道内布置有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内排列有两排滑道内轴线车,滑道内轴线车上布置有墩木,顶排墩木上布置有第一橡胶垫片,第一橡胶垫片上支撑有船体,所述滑道外侧布置有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内分别排列有左右舷轴线车,左右舷轴线车上布置有斜墩木组,斜墩木组上布置有平墩木,平墩木上布置有第二橡胶垫片,第二橡胶垫片上支撑有船体;所述浮船坞和船台上左右滑道的外侧分别对称布置有边墩和纵向墩,边墩和纵向墩上布置有坞墩墩木。
[0006]进一步的,所述船体上设有船体中心线;滑道、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边墩和纵向墩以船体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滑道内设有通道;滑道和滑车上加润滑油。
[0008]进一步的,所述墩木不能超出滑道内轴线车且墩木的两侧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边墩和纵向墩上的坞墩墩木用钢丝绳绑固。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斜墩木组和平墩木的高度之和与墩木的高度相等。
[0011]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A、修整滑道,检修滑车,检修移船装备,安装滑车,布置移船通道及浮船坞落墩,配置所有轴线车墩木,准备应急方案;B、滑道内轴线车从艏部下水横梁进车,放置墩木,并顶升受力且保持此压力稳定;左右舷轴线车从艉向艏进车,并顶升受力且保持此压力稳定;C、所有轴线车全力承载;拆墩剩余坞墩,整船重力完全转移至所有轴线车及滑道和滑车上,且保证所有轴线车运行道路畅通;所有轴线车全力前进移船,正常运行时,75吨
绞车仅随着轴线车前进提供收钢丝绳拉力;轴线车起步或过小坡时,如不能前进,75吨绞车挂低档承力辅助起步;移船至浮船坞;D、所有轴线车移船到位后,停止前进,敲紧原已在浮船坞上布置的临时纵向墩和边墩;所有轴线车逐级卸力,船体重量完全转移到滑道、滑车和临时边墩、纵向墩上;拆除滑道内轴线车上的墩木,然后再从艏部下水横梁下开出至船台;左右舷轴线车卸力后直接撤出浮船坞至船台上;移船装备全部撤出;浮船坞移位至下水位置并锚固,然后下水拖靠至码头系泊。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方法实现了一次性移船到浮船坞,有效减少船体单独在滑道上停留时间,提高接驳下水的安全性和效率;通过设计多种中设备联合下水移船方式减少风险,如通过在滑道内、外相应区域布置轴线车,分担整船重量,也可提供前进动力,降低遇突发事故或移船失败的发生率,满足一次移船,减少船体承载风险及长时间滑道上停留,从而保障了56移船成功,有效提高了企业船舶建造能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的轴线车及墩木布置图;图4是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的滑道内轴线车及墩木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的左右舷轴线车及墩木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的下水操作流程图;图中:1、滑道
ꢀꢀ
11、通道
ꢀꢀ
2、滑车
ꢀꢀ
3、滑车墩木
ꢀꢀ
4、船体
ꢀꢀ
41、船体中心线
ꢀꢀ
5、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
ꢀꢀ
51、滑道内轴线车
ꢀꢀ
52、墩木
ꢀꢀ
53、第一橡胶垫片
ꢀꢀ
6、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
ꢀꢀ
61、左右舷轴线车
ꢀꢀ
62、斜墩木组
ꢀꢀ
63、平墩木
ꢀꢀ
64、第二橡胶垫片
ꢀꢀ
7、边墩
ꢀꢀ
8、纵向墩
ꢀꢀ
9、坞墩墩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及方法,包括滑道1、滑车2、滑车墩木3、船体4、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5、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6、边墩7、纵向墩8和坞墩墩木9,在船台和浮船坞上布置有两条滑道1,用于提供移动,滑道1上布置有滑车2,用于提供移动支撑,滑车2上布置有滑车墩木3,用于提供支撑,滑车墩木3上支撑有船体4,为被移动对象,所述滑道1内布置有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5,用于提供移动支撑,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5内排列有两排滑道内轴线车51,用于提供移动支撑,滑道内轴线车51上布置有墩木52,用于提供支撑,顶排墩木52上布置有第一橡胶垫片53,用于减少缓冲,第一橡胶垫片53上支撑有船体4,所述滑道1外侧布置有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6,用于提供移动支撑,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6内分别排列有左右舷轴线车61,用于提供移动支撑,左右舷轴线车61上布置有斜墩木组62,用于提供支撑,斜墩木组62上布置有平墩木63,用于提供支撑,平墩木63上布置有第二橡胶垫片64,用于减少缓冲,第二橡胶垫片64上支撑有船体4;所述浮船坞和船台上左右滑道1的外侧分别对称布置有边墩7和纵向墩8,用于提供支撑,边墩7和纵向墩8上布置有坞墩墩木9,用于提供支撑。
[0016]进一步的,所述船体4上设有船体中心线41;滑道1、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5、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6、边墩7和纵向墩8以船体中心线41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0017]进一步的,所述滑道1内设有通道11;滑道1和滑车2上加润滑油。
[0018]进一步的,所述墩木52不能超出滑道内轴线车51且墩木52的两侧相同。
[0019]进一步的,所述边墩7和纵向墩8上的坞墩墩木9用钢丝绳绑固。
[0020]进一步的,所述斜墩木组62和平墩木63的高度之和与墩木52的高度相等。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工装的多设备联合移船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移船准备:修整滑道1;检修滑车2并将滑车2安装到位,敲紧滑车墩木3;检修移船装备;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包括滑道(1)、滑车(2)、滑车墩木(3)、船体(4)、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5)、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6)、边墩(7)、纵向墩(8)和坞墩墩木(9),其特征是:在船台和浮船坞上布置有两条滑道(1),滑道(1)上布置有滑车(2),滑车(2)上布置有滑车墩木(3),滑车墩木(3)上支撑有船体(4),所述滑道(1)内布置有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5),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5)内排列有两排滑道内轴线车(51),滑道内轴线车(51)上布置有墩木(52),顶排墩木(52)上布置有第一橡胶垫片(53),第一橡胶垫片(53)上支撑有船体(4),所述滑道(1)外侧布置有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6),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6)内分别排列有左右舷轴线车(61),左右舷轴线车(61)上布置有斜墩木组(62),斜墩木组(62)上布置有平墩木(63),平墩木(63)上布置有第二橡胶垫片(64),第二橡胶垫片(64)上支撑有船体(4);所述浮船坞和船台上左右滑道(1)的外侧分别对称布置有边墩(7)和纵向墩(8),边墩(7)和纵向墩(8)上布置有坞墩墩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其特征是:所述船体(4)上设有船体中心线(41);滑道(1)、滑道内轴线车墩木组(5)、左右舷轴线车墩木组(6)、边墩(7)和纵向墩(8)以船体中心线(41)为对称轴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设备联合移船工装,其特征是:所述滑道(1)内设有通道(11);滑道(1)和滑车(2)上加润滑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家政李川江刘呈伟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