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62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风结构,包括:支撑本体,支撑本体内设置有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支撑本体的顶面上并与风道连通;导风组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出风口处,以对出风口处的气流进行导向;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本体的侧面上,温湿度传感器与导风组件连接,以根据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湿度信息调节导风组件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在防凝露模式下的出风舒适度较低的问题。的出风舒适度较低的问题。的出风舒适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防凝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上出风形式空调器而言,夏季制冷模式,当热、湿负荷过大导致出风温度低于室内环境露点温度时,会出现导风板结露现象,如果导风板开启角度较大,冷风吹到天花板,甚至会出现天花板结露现象,给用户使用带来较差的感官体验的同时,凝露水落入风道会带来不可控的安全隐患,长期的天花板凝露也会给用户屋顶造成损耗,保证空调器制冷模式不结露对于空调器设计而言十分必要。
[0003]现有的空调的防凝露模式,通常对导风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例如在导风板上设置引流通道,或者调节压缩机或者风机的运行频率,来调节出风温度以及出风量等。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防止导风板上产生凝露,均对出风参数进行了调整,在防凝露模式下的出风参数已经偏离了人体舒适区,出风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本体(1),所述支撑本体(1)内设置有风道(10);出风口(2),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1)的顶面上并与所述风道(10)连通;导风组件(3),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2)处,以对所述出风口(2)处的气流进行导向;温湿度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支撑本体(1)的侧面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与所述导风组件(3)连接,以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所检测的温湿度信息调节所述导风组件(3)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为槽型结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阻挡部件(5),安装在所述支撑本体(1)上并位于所述安装部(11)的侧方,所述阻挡部件(5)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部(11)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伸入至所述安装部(11)的槽口处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进行阻挡,或,所述阻挡部件(5)朝向远离所述安装部(11)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进行避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3)包括导风板(30),所述导风板(30)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驱动部件(6),与所述导风板(30)驱动连接,通过所述驱动部件(6)驱动所述导风板(30)转动;控制板(7),安装在所述支撑本体(1)上,所述控制板(7)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6)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板(7)接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所检测的温湿度信息,使所述控制板(7)根据温湿度信息控制所述驱动部件(6)驱动所述导风板(30)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0)上设置有连接曲柄(31),所述连接曲柄(31)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导风板(30)转动;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同步带(8),套设在所述连接曲柄(31)远离所述导风板(30)的一端和所述驱动部件(6)的驱动轴上,所述同步带(8)分别与所述连接曲柄(31)和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同步带(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邹云辉欧峥黄志辉张荣廖凯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