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62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具备用沉水、浮水、挺水三种生活型的多种水生植物,采用原位覆盖法和投放法的种植方式,在河流流动水域中、静水区域中构建水底森林系统,并辅助投入鱼贝类,修复水体后形成完整生态系统并具有河流观赏性,使水底生态系统保持良性运行的优点,解决了不同的微生物,就算放线菌也可能存在不同种类的放线菌,外来菌种的加入将可能导致微生态破坏,存在着将原有土著微生物的杂菌、毒菌等对环境有恶化作用的菌同时进行了数量上的增多,造成原环境的更加恶劣,并加大了水体的危害的问题。害的问题。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修复
,具体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一方面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环境治理技术,因此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出大量环保治理手段,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多种多样,其中物理法工程量大,效果差,操作复杂;化学法往往是以沉淀絮凝为主,造成底泥清理困难,且易携带其他化学元素进入,造成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生物法是采用微生物对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降解、转化、吸收的过程。水体中的污染物一方面被微生物分解吸收作为自身生长繁殖利用,另一方面将大分子的污染物分解成小分子基质传递给上一层的生态链吸收者,促进整个水生态圈的共同发展循环;我国城市河道大约有5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进入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当污染物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体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并可能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
[0003]污染水体的修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常见于城区的河道、河涌由于各种生活污水的排入,加上河流缺乏自净能力,常见河水黑臭,河底淤泥堆积,河面蓝藻漂浮,水质富营养化严重等问题。物理及化学修复不仅投资巨大而且治标不治本,而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受污染水体不但投资小、效率高,而且可恢复河流自净能力,会带来更高的环境生态效益,水体污染发生机理和修复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领域之一,从技术原理上看,可以将这些技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生态方法等,水生植物修复是生物方法和生态方法中通用技术,目前市场上微生物菌剂技术主要分为接种微生物技术和土著微生物技术。接种微生物技术是从一个环境筛选出来的菌投加至另一个水环境中,见效虽快但是带来了外来菌种对原有微生态平衡起到了破坏作用,且存在一定安全性。因为不同的水体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微生物,就算放线菌也可能存在不同种类的放线菌,外来菌种的加入将可能导致微生态破坏。土著微生物技术是通过扩培原有水体中所有菌种数量,增大整体微生物基数来加强治理,但是也存在着将原有土著微生物的杂菌、毒菌等对环境有恶化作用的菌同时进行了数量上的增多,造成原环境的更加恶劣,并加大了水体的危害,为此提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具备用沉水、浮水、挺水三种生活型的多种水生植物,采用原位覆盖法和投放法的种植方式,在河流流动水域中、静水区域中构建水底森林系统,并辅助投入鱼贝类,修复水体后形成完整生态系统并具有河流观赏性,使水底生态系统保持良性运行的优点,解决了不同的微生物,就算放线菌也可能存在不同种类的放线菌,外来菌种的加入将可能导致微生态破坏。土著微生物技术是通过扩培原有水体中所有菌种数量,增大整体微生物基数来加强治理,但是也存在着将原有土著微生物
的杂菌、毒菌等对环境有恶化作用的菌同时进行了数量上的增多,造成原环境的更加恶劣,并加大了水体的危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在水体生态失衡时,先对外源污染物控制,通过在河道内建设蓄水坝,对污水截污处理;
[0007]步骤2:将水面的漂浮物进行收集清理,使水底透光深度达1

1.5m,并在水流入口处安置0.8

1.2m深的10x10cm网孔绵纶网;
[0008]步骤3:对内源污染物控制,结合现场淤泥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疏浚处置方案,开展环境疏浚工程,淤泥处置与再利用;沉水植物种植:取无纺布打正方形小孔,孔径为4

6cm,将金鱼藻、狐尾藻、竹叶眼子菜、黑藻、菹草、苦草和水车前7种沉水植物按1:1:1:1:1:1:1的比例插入无纺布的小孔中,得沉水植物毯,并将沉水植物毯用石块固定在水体深度为1m以下的区域内;
[0009]步骤4:对水生态进行重构,构建水体有益微生物系统,进行水质调控;构建水下沉水植物系统,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构建挺水浮叶植被系统,优化水面景观;构建水生动物系统构建,完善生态系统;挺水植物种植:将千屈菜、香蒲、芦苇、菖蒲、美人蕉和泽苔草6种挺水植物分别种植在育苗盘中3

5天后,将挺水植物脱离育苗盘连土投入铺放有沉水植物毯,水深1m

1.5m处,种植密度为20

30cm/株,所述6种挺水植物的覆盖率为:千屈菜10

20%、香蒲15

35%、芦苇18

30%、菖蒲12

28%、美人蕉5

10%和泽苔草10

25%;
[0010]步骤5: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种植15

20天后进行补种,补种后30

45天,向水体中投放鳙鱼、鲢鱼、黑鱼和鲶鱼,鱼苗为4

6cm长的小鱼,投放密度为300

500条/亩,接着投放苹果螺、石卷贝、红尾虾和南沼虾,投放密度为100

120只/亩;
[0011]步骤6:将荇菜、萍逢草、菱、轮叶石胡荽和水罂粟中的一种或多种搭配种植在沉水植物上方,密度为3

5株/m2;
[0012]步骤7:对水体景观进行规划。
[0013]优选的,所述在步骤1中,所述外源污染物控制包括污水截污与处理工程,有大量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内,造成大量污染物质污染目标水体为了实现长期有效的水域水质控制目标,对周边直排污水进行截污,在河道内建设蓄水坝,设计建设橡胶坝和渔网栏,能有效蓄水,保障河道四季不断流,满足河道行洪功能,用以种植水生经济作物和养殖鱼虾,将污水资源化。
[0014]优选的,所述在步骤3中,所述机械清淤消除大部分黑臭底泥,残留的黑臭底泥通过生物清淤的方式进行控制,生物清淤是通过投撒固载化的有益微生物菌剂,从而恢复底泥表层的有益微生物系统,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分裂增殖消耗底泥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因而能够有效控制黑臭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结合现场淤泥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疏浚处置方案,开展环境疏浚工程,淤泥处置与再利用;底质改良工程设计在进行水生态系统构建之前,需要对河底进行底质改良,以达到满足沉水种植的要求,促进一个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尽快形成。
[0015]优选的,所述无纺布的横向方向的孔数是7的倍数;所述无纺布的孔与孔的间距为10

12cm;所述7种沉水植物依次按金鱼藻、狐尾藻、竹叶眼子菜、黑藻、菹草、苦草和水车前
的顺序插在横向无纺布的小孔中。
[0016]优选的,所述在步骤4中,所述育苗盘的制备方法为:取规格为10x10x15cm的育苗盆,将粘土涂上育苗盘的穴底部及四周,粘土的厚度为0.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水体生态失衡时,先对外源污染物控制,通过在河道内建设蓄水坝,对污水截污处理;步骤2:将水面的漂浮物进行收集清理,使水底透光深度达1

1.5m,并在水流入口处安置0.8

1.2m深的10x10cm网孔绵纶网;步骤3:对内源污染物控制,结合现场淤泥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疏浚处置方案,开展环境疏浚工程,淤泥处置与再利用;沉水植物种植:取无纺布打正方形小孔,孔径为4

6cm,将金鱼藻、狐尾藻、竹叶眼子菜、黑藻、菹草、苦草和水车前7种沉水植物按1:1:1:1:1:1:1的比例插入无纺布的小孔中,得沉水植物毯,并将沉水植物毯用石块固定在水体深度为1m以下的区域内;步骤4:对水生态进行重构,构建水体有益微生物系统,进行水质调控;构建水下沉水植物系统,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构建挺水浮叶植被系统,优化水面景观;构建水生动物系统构建,完善生态系统;挺水植物种植:将千屈菜、香蒲、芦苇、菖蒲、美人蕉和泽苔草6种挺水植物分别种植在育苗盘中3

5天后,将挺水植物脱离育苗盘连土投入铺放有沉水植物毯,水深1m

1.5m处,种植密度为20

30cm/株,所述6种挺水植物的覆盖率为:千屈菜10

20%、香蒲15

35%、芦苇18

30%、菖蒲12

28%、美人蕉5

10%和泽苔草10

25%;步骤5: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种植15

20天后进行补种,补种后30

45天,向水体中投放鳙鱼、鲢鱼、黑鱼和鲶鱼,鱼苗为4

6cm长的小鱼,投放密度为300

500条/亩,接着投放苹果螺、石卷贝、红尾虾和南沼虾,投放密度为100

120只/亩;步骤6:将荇菜、萍逢草、菱、轮叶石胡荽和水罂粟中的一种或多种搭配种植在沉水植物上方,密度为3

5株/m2;步骤7:对水体景观进行规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1中,所述外源污染物控制包括污水截污与处理工程,有大量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内,造成大量污染物质污染目标水体为了实现长期有效的水域水质控制目标,对周边直排污水进行截污,在河道内建设蓄水坝,设计建设橡胶坝和渔网栏,能有效蓄水,保障河道四季不断流,满足河道行洪功能,用以种植水生经济作物和养殖鱼虾,将污水资源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3中,所述机械清淤消除大部分黑臭底泥,残留的黑臭底泥通过生物清淤的方式进行控制,生物清淤是通过投撒固载化的有益微生物菌剂,从而恢复底泥表层的有益微生物系统,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分裂增殖消耗底泥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因而能够有效控制黑臭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结合现场淤泥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疏浚处置方案,开展环境疏浚工程,淤泥处置与再利用;底质改良工程设计在进行水生态系统构建之前,需要对河底进行底质改良,以达到满足沉水种植的要求,促进一个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尽快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的横向方向的孔数是7的倍数;所述无纺布的孔与孔的间距为10

12cm;所述7种沉水植物依次按金鱼藻、狐尾藻、竹叶眼子菜、黑藻、菹草、苦草和水车前的顺序插在横向无纺布的小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温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