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60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洗碗机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洗碗机本体上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半透膜吸湿结构及水汽蒸发结构,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的出水端连通。通过半透膜吸湿结构对洗碗机内腔中进行除湿,并通过水汽蒸发结构将吸湿溶液与水混合液中的水分加热蒸发,半透膜吸湿结构中的吸湿溶液可循环利用,成本低,对洗碗机内腔的吸湿效果好,避免洗碗机内腔中的水汽排走不及时导致水汽积聚、细菌滋生等情况。细菌滋生等情况。细菌滋生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洗碗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但是在洗碗机结束的时候,内部还有很高的余温去蒸发残留的水,水汽会蒸发,但是因为水汽排走得不及时,风口比较小,所以被蒸发了的水汽又重新冷凝回水珠附在内壁或碗碟上,导致经常看到洗碗机洗完之后湿哒哒的,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及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除湿效果好。
[000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包括洗碗机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洗碗机本体上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半透膜吸湿结构及水汽蒸发结构,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的出水端连通。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包括半透膜管道,在所述半透膜管道中注入吸湿溶液。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透膜管道呈盘旋状布设。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透膜管道的横截面呈半齿轮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汽蒸发结构包括成蒸发腔,所述水汽蒸发结构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均设置在所述蒸发腔上,在所述蒸发腔上设有发热结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汽蒸发结构包括壳体及蒸发盘,所述蒸发盘的左端边缘与右端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在所述蒸发盘的前端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挡板,在所述蒸发盘的后端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挡板,在所述蒸发盘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所述蒸发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汽蒸发结构还包括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设置于所述蒸发盘的下端,在所述蒸发盘的第一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进风通道,在所述蒸发盘的第二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及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将所述轴流风扇与所述蒸发腔连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前端部向上突起形成第一拱桥部,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后端部向上突起形成第二拱桥部,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包括在所述和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拱桥部之间形成的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包括在所述和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拱桥部之间形成的第二导风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壳体前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进风间隙,所述第一进风间隙与所述第一导风部连通,第二进风通道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壳体后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进风间隙,所述第二进风间隙与所述第二导风部连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出汽口,所述出汽口与所述蒸发腔连通,在所述出汽口上设有电磁阀。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及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上,除湿效果好。
[0016]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7]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S101,控制水汽蒸发结构在第一预设功率下工作、水泵在第二预设功率下工作;
[0019]步骤S102,检测水汽蒸发结构的工作功率是否发生变化;
[0020]若是,则进入步骤S103;若否,则返回步骤S101;
[0021]步骤S103,根据水汽蒸发结构的变化的工作功率调整水泵的工作功率。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03中,根据水汽蒸发结构的变化的工作功率调整水泵的工作功率的步骤具体为:
[0023]当水汽蒸发结构的工作功率每增加第一预设值,控制水泵的工作功率增加第二预设值。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预设值为80

110rpm,所述第二预设值为第二预设功率的8

12%。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通过半透膜吸湿结构对洗碗机内腔中进行除湿,并通过水汽蒸发结构将吸湿溶液与水混合液中的水分加热蒸发,半透膜吸湿结构中的吸湿溶液可循环利用,成本低,对洗碗机内腔的吸湿效果好,避免洗碗机内腔中的水汽排走不及时导致水汽积聚、细菌滋生等情况。
[0027]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的控制方法,可保证水泵将半透膜吸湿结构中水和吸湿溶液的混合液抽入到水汽蒸发结构中时,半透膜吸湿结构中仍然具有吸湿溶液,也保证抽入到水汽蒸发结构中的水和吸湿溶液的混合液、可在水汽蒸发结构中将其中的全部水或大部分水除去后回流到半透膜吸湿结构中。除湿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实施例中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实施例中半透膜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2]图5为实施例中水汽蒸发结构的剖视图;
[0033]图6为实施例中水汽蒸发结构的另一剖视图;
[0034]图7为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36]实施例一:
[0037]参见图1

6示出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包括洗碗机本体1及除湿装置2,所述除湿装置2包括半透膜吸湿结构3及水汽蒸发结构4,在所述洗碗机本体1内形成内腔,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3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设置在所述洗碗机本体1上,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3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3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的出水端连通。
[003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其通过半透膜吸湿结构3对洗碗机内腔中进行吸湿,半透膜吸湿结构3吸收的吸湿溶液与水的混合液通过半透膜吸湿结构3的出水端通入到水汽蒸发结构4,水汽蒸发结构4将吸湿溶液与水的混合液加热蒸发,将水蒸发掉剩余吸湿溶液后,将吸湿溶液通过水汽蒸发结构4的出水端输送回至半透膜吸湿结构3中。半透膜吸湿结构3中的吸湿溶液可循环利用,成本低,对洗碗机内腔的吸湿效果好,避免洗碗机内腔中的水汽排走不及时导致水汽积聚、细菌滋生等情况。
[0039]优选的,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3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的进水端之间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洗碗机本体(1)及除湿装置(2),所述除湿装置(2)包括半透膜吸湿结构(3)及水汽蒸发结构(4),在所述洗碗机本体(1)内形成洗碗机内腔,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3)设置在所述洗碗机内腔中,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设置在所述洗碗机本体(1)上,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3)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3)3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的出水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膜吸湿结构(3)包括半透膜管道(30),在所述半透膜管道(30)中注入吸湿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膜管道(30)呈盘旋状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膜管道(30)的横截面呈半齿轮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包括成蒸发腔(41),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均设置在所述蒸发腔(41)上,在所述蒸发腔(41)上设有发热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包括壳体(42)及蒸发盘(43),所述蒸发盘(43)的左端边缘与右端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42)的内侧壁连接,在所述蒸发盘(43)的前端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挡板(431),在所述蒸发盘(43)的后端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挡板(432),在所述蒸发盘(43)与第一挡板(431)、第二挡板(432)之间形成所述蒸发腔(4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蒸发结构(4)还包括轴流风扇(44),所述轴流风扇(44)设置于所述蒸发盘(43)的下端,在所述蒸发盘(43)的第一挡板(431)与所述壳体(42)之间形成第一进风通道(5),在所述蒸发盘(43)的第二挡板(432)与所述壳体(42)之间形成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5)及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将所述轴流风扇(44)与所述蒸发腔(41)连通。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君庆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