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56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首先通过监测气囊套和气压检测传感器配合,能实时检测监测气囊套的气压,若气压异常,借助A/D转换器的作用,能够向电动汽车发生报警,利于驾驶人员的及时掌握和检修处理,通过上述,能够有效避免线束损坏导电后引起电动汽车火灾的问题,其次温度检测环能够进行温度检测,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标准后向A/D转换器发送高电平信号,即利于A/D转换器向电动汽车发生报警,利于驾驶人员的及时掌握和检修处理,通过上述,能够在线束高温异常后方便驾驶人员迅速知晓,便于判断状况,最后热塑管是为了包裹在监测组件外壁,耐高温层能够大幅提高耐高温性,增强线束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束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的工作空间通常都较为狭窄,散热条件较差。汽车长时间的行驶对于汽车线束是一种考验,由于散热空间小,热量积聚较为严重,使得汽车线束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中,热量被传递至运行部件,不仅影响汽车电子设备的运行,而且会使得汽车线束的寿命大大降低。
[0003]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是一直困扰行业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尤其自燃事故的频繁发生,更是极大打击了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热情。
[0004]根据上述,目前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大大避免了电池本身的自燃缺陷,但电动汽车内部线束,尤其用于电池的控制和供电线束因高温发生燃烧或损坏后漏电的情况还是容易引起电池自燃和爆炸问题。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包括内线束组件、监测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的内线束组件由线束套、电导线和导线接口组成,所述的监测组件由监测气囊套、温度检测环、气压检测传感器和A/D转换器组成,所述的防护组件由热塑管和耐高温层组成,所述的监测组件固设于内线束组件外壁,所述的监测组件与内线束组件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防护组件套设于监测组件外壁,所述的防护组件与监测组件采用活动连接,且所述的防护组件与内线束组件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电导线固设于线束套内部,所述的电导线与线束套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导线接口固设于线束套上下两端,所述的导线接口与线束套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导线接口与电导线采用电性连接,所述的监测气囊套固设于线束套外壁,所述的监测气囊套与线束套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温度检测环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温度检测环从上至下套设于监测气囊套外壁,所述的温度检测环与监测气囊套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气压检测传感器固设于监测气囊套底部,所述的气压检测传感器与监测气囊套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A/D转换器固设于监测气囊套顶部,所述的A/D转换器与监测气囊套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A/D转换器分别与气压检测传感器和温度检测环采用电性连接,所述的热塑管套设于监测气囊套外壁,所述的热塑管与监测气囊套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耐高温层固设于热塑管外壁,所述的耐高温层与热塑管采用热熔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的导线接口上还固设有密封套,所述的密封套与导线接口一体成型,且所述的密封套与热塑管采用热熔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的监测气囊套和气压检测传感器之间还固设有连接气管,所述的连接气管分别与监测气囊套和气压检测传感器采用热熔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的温度检测环外壁还固设有导温膜,所述的导温膜与温度检测环采用热熔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的导温膜和热塑管之间还填充有保护气体,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
[0011]进一步,所述的耐高温层由耐高温橡胶、气凝胶和抗紫外线剂复合而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具有以下优点:
[0013]1、首先通过监测气囊套和气压检测传感器相互配合,能实时检测监测气囊套的气压,若气压发生改变时,气压检测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并向A/D转换器发送高电平信号,借助A/D转换器的作用,能够向电动汽车发生报警,利于驾驶人员的及时掌握和检修处理,通过上述,能够有效避免线束损坏导电后引起电动汽车火灾的问题。
[0014]2、其次温度检测环能够进行温度检测,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标准后向A/D转换器发送高电平信号,即利于A/D转换器向电动汽车发生报警,利于驾驶人员的及时掌握和检修处理,通过上述,能够在线束高温异常后方便驾驶人员迅速知晓,便于判断状况。
[0015]3、最后热塑管是为了包裹在监测组件外壁,耐高温层能够大幅提高耐高温性,增强线束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的主视图;
[0018]图2是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的俯视图;
[0019]图3是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的A向剖视图;
[0020]图4是A/D转换器部位的剖视放大图;
[0021]图5是气压检测传感器部位的剖视放大图;
[0022]图6是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的分离状态立体图;
[0023]图7是内线束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0024]图8是防护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0025]内线束组件1、监测组件2、防护组件3、线束套4、电导线5、导线接口6、监测气囊套7、温度检测环8、气压检测传感器9、A/D转换器10、热塑管11、耐高温层12、密封套601、连接气管701、导温膜801、保护气体802。
[002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8]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包括内线束组件1、监测组件2、防护组件3、线束套4、电导线5、导线接口6、监测气囊套7、温度检测环8、气压检测传感器9、A/D转换器10、热塑管11、耐高温层12,所述的监测组件2固设于内线束组件1外壁,所述的监测组件2与内线束组件1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防护组件3套设于监测组件2外壁,所述的防护组件3与监测组件2采用活动连接,且所述的防护组件3与内线束组件1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电导线5固设于线束套4内部,所述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耐高温防火安全监测型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线束组件、监测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的内线束组件由线束套、电导线和导线接口组成,所述的监测组件由监测气囊套、温度检测环、气压检测传感器和A/D转换器组成,所述的防护组件由热塑管和耐高温层组成,所述的监测组件固设于内线束组件外壁,所述的监测组件与内线束组件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防护组件套设于监测组件外壁,所述的防护组件与监测组件采用活动连接,且所述的防护组件与内线束组件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电导线固设于线束套内部,所述的电导线与线束套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导线接口固设于线束套上下两端,所述的导线接口与线束套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导线接口与电导线采用电性连接,所述的监测气囊套固设于线束套外壁,所述的监测气囊套与线束套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温度检测环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温度检测环从上至下套设于监测气囊套外壁,所述的温度检测环与监测气囊套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气压检测传感器固设于监测气囊套底部,所述的气压检测传感器与监测气囊套采用耐高温胶粘剂连接,所述的A/D转换器固设于监测气囊套顶部,所述的A/D转换器与监测气囊套采用耐高温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钜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