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55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前段的外部设置有管状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气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固定在伸缩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囊涨开将编织袋撑起,在气囊膨胀的过程中能将编织袋黏连部分撑开,同时搭配推杆和光电传感器实现了自动化的开袋动作,适用于流水线生产,提升了编织袋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袋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袋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袋生产设备
,尤其是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100mm
×
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编织袋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温度控制不精确会产生热黏连,在生产环节的末端需要进行开袋,针对非覆膜编织袋的开袋过程通常采用两组相对的吸盘吸住袋子的两边,然后拉开实现开袋,但是此方法对气泵的要求极高,气路中需要极大的流量才能完成上述动作,气路的采购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都很高,不适于低成本编织袋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前段的外部设置有管状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气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固定在伸缩杆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包括:管一,所述管一尾端设置有管一挡圈,所述管一中间段管壁上设置有若干联通管内外的出气孔;管二,所述管二套接在管一外侧,所述管二的内径等于管一挡圈的外径,所述管二内部设置有管二台阶,所述管二台阶的内径等于管一的外径。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管状气囊,所述气囊前段通过前环封口,所述气囊后段通过后环封口,所述前环套接在管一前端,所述后环套接在管一后段。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管一前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一的后段设置有滑动段,所述滑动段包括密封段和泄气段,所述泄气段外表面开有若干泄气槽;所述前环包括前内环和前外环,所述前外环套接在前内环外侧,所述前内环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前内环通过螺纹固定在管一前端,所述气囊前段被夹于前外环与前内环之间;所述后环包括后外环和后内环,所述后外环套接在后内环外侧,所述后内环可滑动的套接在滑动段上,所述气囊后段被夹于后外环与后内环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段前端连接有滑动段挡圈,所述滑动段挡圈的外径大于滑动段的外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管一后段上设置有管一挡片,所述后外环外侧连接有后环挡片,所述管一挡片与后环挡片之间连接有弹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后环挡片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伸出方向与管一伸出方向一致,所述推杆活塞杆未伸出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外环与前内环通过磁力链接,所述后外环与后内环通过磁力链
123

滑动段 124

滑动段挡圈 125

管一挡圈 13

管二 135

管二台阶 14

前环 141

前内环 142

前外环 15

后环 151

后内环 152

后外环 153

轴承 16

后环挡片 17

管一挡片 171

连接孔 18

弹簧 19

推杆 2

编织袋 3

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本专利技术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0023]请参阅图1

图12,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1,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前段的外部设置有管状的气囊11,所述气囊11的两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气囊11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固定在伸缩杆上。管状气囊11使得气囊11无论是涨开前还是涨开后都是一伸缩杆为中心,方便伸缩杆对气囊11位置的控制与定位。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囊11涨开将编织袋撑起,在气囊11膨胀的过程中能将编织袋黏连部分撑开,同时搭配推杆19和光电传感器3实现了自动化的开袋动作,适用于流水线生产,提升了编织袋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0024]请参阅图12,伸缩管包括:管一12,所述管一12尾端设置有管一挡圈125,所述管一12中间段管壁上设置有若干联通管内外的出气孔121,优选的,出气孔121以管一12轴线为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分布;管二13,所述管二13套接在管一12外侧,所述管二13的内径等于管一挡圈125的外径,所述管二13内部设置有管二台阶135,所述管二台阶135的内径等于管一12的外径。
[0025]气管如果置于管一12内,则气管的端部不超过出气孔121的位置。管一12的尾部也可以设置螺纹,与端部带有螺纹的气管通过螺纹连接。
[0026]伸缩管可以控制气囊11在编织袋到位后伸进编织袋内进行开袋操作,实现了自动化,降低了人力成本以及提升了伸入的准确性。
[0027]请参阅图图3

图5,,气囊11为管状气囊11,所述气囊11前段通过前环14封口,所述气囊11后段通过后环15封口,所述前环14套接在管一12前端,所述后环15套接在管一12后段。挡圈和台阶能够避免管一12伸得太长脱离管二13。两端都可以封口使得气囊11可以被取下更换,降低了本设备的维护难度,同时也能降低维护成本。
[0028]请参阅图4和图5,管一12前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一12的后段设置有滑动段123,所述滑动段123包括密封段和泄气段122,所述泄气段122外表面开有若干泄气槽1221;所述前环14包括前内环141和前外环142,所述前外环142套接在前内环141外侧,所述前内环141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前内环141通过螺纹固定在管一12前端,所述气囊11前段被夹于前外环142与前内环141之间;所述后环15包括后外环152和后内环151,所述后外环152套接在后内环151外侧,所述后内环151可滑动的套接在滑动段123上,所述气囊11后段被夹于后外环152与后内环151之间。前环14与伸缩杆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气囊11前端与伸缩杆相对静止,气囊11后端通过后环15与伸缩杆滑动连接,使得在气囊11涨开时,后环15可以向前滑动,满足气囊11涨开后对长度方向的要求,在气囊11泄气后,后环15可以向后滑动,避免气囊11在中间部位产生下垂,与编织袋发生刮擦,降低气囊11的寿命。
[0029]请参阅图12,滑动段123前端连接有滑动段挡圈124,所述滑动段挡圈124的外径大
于滑动段123的外径。滑动段挡圈124能够避免后环15因为弹簧18弹性系数衰减而掉出滑动段123,能够降低本设备的故障率。
[0030]请参阅图2、图3、图7和图8,管一12后段上设置有管一挡片17,所述后外环152外侧连接有后环挡片1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前段的外部设置有管状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气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固定在伸缩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包括:管一,所述管一尾端设置有管一挡圈,所述管一中间段管壁上设置有若干联通管内外的出气孔;管二,所述管二套接在管一外侧,所述管二的内径等于管一挡圈的外径,所述管二内部设置有管二台阶,所述管二台阶的内径等于管一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管状气囊,所述气囊前段通过前环封口,所述气囊后段通过后环封口,所述前环套接在管一前端,所述后环套接在管一后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一前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一的后段设置有滑动段,所述滑动段包括密封段和泄气段,所述泄气段外表面开有若干泄气槽;所述前环包括前内环和前外环,所述前外环套接在前内环外侧,所述前内环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前内环通过螺纹固定在管一前端,所述气囊前段被夹于前外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宏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宏凡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