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控无线充电的室内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44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控无线充电的室内终端,包括壁挂装置和室内机,壁挂装置包括壁挂壳体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壁挂壳体设置有放置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射控制模块和充电发射线圈,充电发射线圈位于放置位处,室内机可分离地放置在放置位上,室内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接收控制模块和充电接收线圈,充电接收线圈与充电发射线圈位置相对布置。室内机可分离地放置在壁挂壳体的放置位上,继而室内机可分离方便使用,还可通过将壁挂壳体上的充电发射线圈与室内机的充电接收线圈相对,继而实现无线充电,继而室内机的外部不需留接线孔,使室内机得外观相对平整。对平整。对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控无线充电的室内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控无线充电的室内终端。

技术介绍

[0002]楼宇安防对讲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电源、电控锁和闭门器等组成,其中室内机是一种对讲话机,一般都是与室外机进行对讲,且利用通讯手段实现电锁开闭控制功能和监视功能。
[0003]且在智能家居系统当中,家居设备连接到系统中,可通过智能控制软件进行调控,一般的室内机或者控制终端均采用连接线供电,并且产品外部需留接线孔,造成外观缺陷。
[0004]另外,对于室内机的固定方式一般采用壁挂方式,即采用挂钩配合固定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室内机无法方便取放便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智能电控无线充电的室内终端。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控无线充电的室内终端,包括壁挂装置和室内机,壁挂装置包括壁挂壳体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壁挂壳体设置有放置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射控制模块和充电发射线圈,充电发射线圈位于放置位处,室内机可分离地放置在放置位上,室内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接收控制模块和充电接收线圈,充电接收线圈与充电发射线圈位置相对布置。
[0007]由上述方案可见,室内机可分离地放置在壁挂壳体的放置位上,继而室内机可分离方便使用,还可通过将壁挂壳体上的充电发射线圈与室内机的充电接收线圈相对,继而实现无线充电,继而室内机的外部不需留接线孔,使室内机得外观相对平整。
[000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壁挂壳体在放置位处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设置有四个侧壁和位于四个侧壁之间的底壁,放置槽相对底壁地设置有安装开口,室内机从安装开口安装至放置槽内;侧壁设置有声音避让开槽,声音避让开槽位于室内机的拾音模块处或发声模块处。
[0009]由上可见,通过四个侧壁和底壁围成放置槽,室内机放置在放置槽中时,室内机与壁挂壳体平滑配合,继而使得室内终端的外观整体性良好,且由于室内机一般具有喇叭模块和收音模块,故通过在侧壁设置有声音避让开槽,使得声音避让开槽可避让室内机的喇叭模块或收音模块,使其正常收音或发声。
[00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壁挂壳体在放置位处设置有底壁,壁挂装置在壁挂壳体内还设置有壁挂主控模块,壁挂主控模块在底壁上设置有功能按键,充电发射线圈位于底壁的内侧;室内机位于放置位时,室内机遮盖功能按键。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壁挂装置在壁挂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喇叭模块和第一收音模块。
[0012]由上可见,除了室内机可进行通话、开锁或控制智能家居外,壁挂装置通过设置壁挂主控模块和相关的功能按键也能够实现相关的功能,继而提高室内终端使用方便性。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室内机还包括电池模块和主控制模块,充电接收线圈位于中部,电池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位于充电接收线圈的两侧。
[00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喇叭模块和第二收音模块。
[0015]由上可见,将线圈设置在中部,并优化线圈和电池模块和主控制模块的分布,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00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壁挂装置包括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第一夹件、第二夹件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朝向或远离放置位移动,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可分离地夹持室内机。
[001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夹件设置有第一夹块、第一连接板和第一齿部,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第一夹块和第一齿部之间,第二夹件设置有第二夹块、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齿部,第二连接板连接在第二夹块和第二齿部之间,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第一齿部、第二齿部驱动连接;壁挂壳体包括相互盖合的前壳和后盖,前壳和后盖围成容纳腔,放置位位于容纳腔外,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位于容纳腔内。
[00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后盖在放置位的背侧设置,驱动电机设置在后盖上并外凸于后盖,驱动电机位于挂载部内。
[001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后盖在挂载部内设置有保护罩,驱动电机位于保护罩中。
[0020]由上可见,通过四个侧壁和底壁围成放置槽,室内机放置在放置槽中时,室内机与壁挂壳体平滑配合,再利用相对移动布置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继而实现稳固地对室内机夹持固定,且利用夹持面与侧壁的平行以及外轮廓的平滑对接,继而使得室内终端的外观整体性良好,并利用限位柱和限位滑槽的定位配合,以及利用定位槽、定位条和定位台阶的相互配合,继而使得两个夹件平稳地移动。再者通过后盖的挂载部使挂载装置稳固地安装在诸如86暗装盒、挂架等上,并且通过将驱动电机外凸与后盖,以及利用保护罩进行保护,使得驱动电机和保护罩伸入安装至86暗装盒,使后盖与墙面间隙配合,继而提高设备的安装平整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室内终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室内终端实施例在背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室内终端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室内终端实施例中壁挂装置的分解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室内终端实施例中门口机省略屏幕面板后的结构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室内终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图1至图6,室内终端包括壁挂装置1和室内机2,壁挂装置1包括壁挂壳体11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壁挂壳体11设置有放置位,壁挂壳体11在放置位处设置有放置槽112,
放置槽112设置有四个侧壁111和位于四个侧壁111之间的底壁113,放置槽112相对底壁113地设置有安装开口,室内机2可从安装开口安装至放置槽112内,在上方的侧壁111设置有声音避让开槽114,声音避让开槽114位于室内机2位于上方的拾音模块235处。
[0029]壁挂壳体11包括相互盖合的前壳102和后盖101,前壳102和后盖101围成容纳腔,四个侧壁111和底壁113均位于前壳102上,放置槽112位于容纳腔外,后盖101在放置槽112的背侧设置有挂载部103,挂载部103可呈板状布置,挂载部103在四周设置有挂钩部,挂载部103可通过挂板与86型暗装盒连接。
[0030]壁挂装置1还包括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61、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5,驱动电机161的驱动端连接有驱动齿轮162,第一夹件14设置有第一夹块143、第一连接板142和第一齿部,第一连接板142水平布置并连接在第一夹块143和第一齿部之间,第一连接板142在驱动齿轮162的径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条141和第一定位槽144,第一齿部位于第一齿条141上,第一齿条141位于下方,第一定位槽144位于上方,在第一连接板142在第一定位槽144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条145,第一连接板142在第一齿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控无线充电的室内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挂装置,所述壁挂装置包括壁挂壳体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所述壁挂壳体设置有放置位,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射控制模块和充电发射线圈,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位于所述放置位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可分离地放置在所述放置位上,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接收控制模块和充电接收线圈,所述充电接收线圈与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位置相对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壳体在所述放置位处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四个侧壁和位于四个所述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放置槽相对所述底壁地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室内机从所述安装开口安装至所述放置槽内;所述侧壁设置有声音避让开槽,所述声音避让开槽位于室内机的拾音模块处或发声模块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壳体在所述放置位处设置有底壁,所述壁挂装置在所述壁挂壳体内还设置有壁挂主控模块,所述壁挂主控模块在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位于所述底壁的内侧;所述室内机位于所述放置位时,所述室内机遮盖所述功能按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装置在所述壁挂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喇叭模块和第一收音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电池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接收线圈位于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郭春峰马惠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太川云社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