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和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27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电路和充电装置,通过电源模块根据交流输入电压生成直流的电源电压,驱动模块对电源电压进行额定电压数值的升压以生成驱动电压,使得驱动电压与电源电压的电压差不变,作用在开关模块的驱动电压随着电源电压变化而变化,所以电源电压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开关模块的导通。因此无需对开关模块进行浮地连接,也无需驱动电压与电源电压作不共地处理,驱动电压与电源电压无需相互隔离,有效减少电源电路所需的电源模块的数量,因此缩小了电源电路的体积的同时降低电源电路的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电路和充电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和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源电路中,当电源电路的开关单元串接在用电负载的正极端时,开关单元的源极会随着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传统方案通过额定的驱动电压对开关单元进行导通,因此该驱动电压需要与电源电压不共地,也即系对开关单元的源极进行浮地连接,与电源电压不共地的驱动电源会令电源电路所需的变压器件增多,从而导致电源电路的体积变大以及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电路,旨在解决传统电源电路因为需要两个不同的电源地,而存在体积大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包括:
[0005]电源模块,配置为根据交流输入电压生成直流的电源电压;
[0006]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配置为将所述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并生成驱动电压;其中,所述驱动电压与所述电源电压的电压差不变;以及
[0007]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连接,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配置为根据交流输入电压生成直流的电源电压;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配置为将所述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并生成驱动电压;其中,所述驱动电压与所述电源电压的电压差不变;以及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连接,配置为当所述驱动电压大于启动电压时,将所述电源电压转接至用电负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稳压组件、振荡组件以及钳位升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配置为将所述电源电压进行降压以生成稳压电压;所述振荡组件,与所述稳压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稳压电压生成第二交流电压;所述钳位升压组件,与所述振荡组件连接,配置为将所述第二交流电压与所述电源电压进行叠加以生成所述驱动电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开关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配置为接收控制信号,且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截止信号;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配置为当停止输入所述截止信号,且所述驱动电压大于所述启动电压时,将所述电源电压转接至所述用电负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变压器、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电容;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交流输入电压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交流输入电压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均与电源地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组件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集电极以及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且连接至所述稳压组件的电源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且连接至所述稳压组件的稳压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基极以及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共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与电源地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组件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良杨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冠宇达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