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激光扫描点云与BIM模型的双球嵌套结构数模比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校准
,特别是指基于激光扫描点云与BIM模型的双球嵌套结构数模比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设计行业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为从手绘图纸转变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第二次变革为从CAD二维设计转变为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三维设计。
[0003]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实施例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对工程实施例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BIM技术已经融合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推动和促进技术含量较低的建筑行业发生转型和升级。
[0004]在建筑设计阶段,BIM建筑模型一般依据建筑涉及的土建、机电等各个专业提供的信息、图纸或者三维模型进行协同设计。作为建筑支撑主体的建筑钢结构在施工完成之后,由于实际施工后总会与预先的设计会产生偏差,若幕墙施工仍然按照最初设计的BIM模型进行施工,则很可能会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激光扫描点云与BIM模型的双球嵌套结构数模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双球嵌套建筑结构包括一个内球建筑结构和一个外球建筑结构,内球建筑结构嵌套在外球建筑结构之内,在双球嵌套建筑施工的内球和外球的钢结构阶段施工完毕、幕墙施工开始前,进行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数据采集:采用自由设站法在已完成的双球嵌套建筑钢结构上的选择多个站点位置,在每个站点位置处均设置激光扫描仪,确保相邻的激光扫描仪之间的扫描范围的边际重合,确保所有的激光扫描仪在共同作用下能够获得建筑钢结构的完整点云数据,然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对已完成的双球嵌套建筑钢结构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多站原始点云数据;第二步,数据处理:把得到的多站原始点云数据通过相邻的站点位置的点云重叠部分进行多站拼接后继续进行去噪、光滑、压缩简化步骤,最终得到高质量完整点云数据;第三步,数据比对:把高质量完整点云数据与BIM模型数据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体系下进行比对,输出对比分析报表;第四步,BIM建模数据的更新和应用:依据对比分析报表的检测结果,若有偏差,则对偏差处的BIM建筑模型的点云数据进行修正,修正完成后按照新的BIM建筑模型为幕墙施工进行指导;若无偏差,则继续按照当前的BIM建筑模型继续为幕墙施工进行指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扫描点云与BIM模型的双球嵌套结构数模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数据采集阶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自由设站法在已完成的双球嵌套建筑钢结构上的选择多个站点位置,在每个站点位置处均设置激光扫描仪,确保相邻的激光扫描仪之间的扫描范围的边际重合,确定已完成的双球嵌套建筑钢结构的测量控制点并获取其施工坐标;步骤二,根据BIM建模数据设计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站点位置,确保所有的激光扫描仪在共同作用下能够获得建筑钢结构的完整点云数据;步骤三,在已完成的双球嵌套建筑钢结构上根据确定的站点位置数据设置对应的激光扫描仪,每个激光扫描仪对应一个测站坐标系,把所有激光扫描仪的测站坐标系通过多站拼接统一到一个坐标系下,获得激光扫描工程坐标系;步骤四,设置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扫描参数,所有的激光扫描仪进行扫描并把扫描数据自动上传给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处理器;步骤五,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处理器对所有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数据进行自检,确定所有激光扫描仪是否完成数据扫描以及对建筑钢结构数据获取完整度;步骤六,若多次有同一位置的激光扫描仪的数据未扫描并上传,则人工检测并维修该激光扫描仪,然后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确保建筑钢结构的数据获取已完整后,进入步骤八;步骤七,若建筑钢结构数据获取不完整,还存在未检测到区域,则根据未检测到的区域范围设置计算新的站点位置,并在新的站点位置安装激光扫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亭,刘兴胜,张祥伟,靳书平,郭光磊,李鹏飞,李齐波,闫乾,王振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