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96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理论诱控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箱本体、信息素存放组件、漏网和害虫捕捉组件,信息素存放组件上端套设在安装孔内部,漏网套设在箱体内,害虫捕捉组件沿箱体竖直方向安装在漏网内,本装置通过设置密封盒,进而减少昆虫信息素中信息素的挥发,延长昆虫信息素的使用时间,减少诱芯中信息素的无效挥发,本装置通过设置诱捕箱本体和信息素存放组件,可对飞虫进行诱捕的同时也可对爬虫进行诱捕,设置的害虫捕捉组件提高了杀虫处理的质量,同时提高了诱捕装置的功能性。捕装置的功能性。捕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理论诱控的
,具体为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昆虫信息素是昆虫所分泌的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尾的微量化学物质,它是物种特定的通讯系统。昆虫信息素是昆虫用来表示聚集、觅食、交配、警戒等各种信息的化合物,昆虫信息素的数显式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其中昆虫性信息素是调控昆虫雌雄吸引行为的化合物,既敏感又专一,作用距离远,诱惑力强。性诱剂是模拟自然界的昆虫性信息素,通过释放器释放到田间来诱杀异性害虫的仿生高科技产品。该技术诱杀害虫不接触植物和农产品,没有农药残留之忧,是现代农业生态防治害虫的首选方法之一。
[0003]现有的蔬菜害虫诱捕装置直接放在室外的指定位置,在外界的环境下,昆虫信息素很容易挥发,严重降低信息素的传递距离,同时降低信息素的利用效率,并且大多装置仅可对飞虫进行诱捕处理,难以对爬虫进行诱捕处理,功能性较差,也不具备绞死功能,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05]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箱本体、信息素存放组件、漏网和害虫捕捉组件,诱捕箱本体包括箱体,箱体为上端设有开孔的薄壁圆锥体结构,有利于爬虫沿圆锥体外壁爬进箱体内,遮板与四组支撑柱可拆卸连接,四组支撑柱与箱体上方可拆卸连接,箱体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害虫落网板,害虫落网板沿轴线处设置有轴孔,箱体底端设置有安装槽,箱体下方圆周均布有多个锥形凿体,开孔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为L型结构,遮板沿轴线处竖直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信息素存放组件上端套设在安装孔内部,有利于存放昆虫信息素,漏网套设在箱体内,有利于将引入的害虫落入箱体底部,害虫捕捉组件沿箱体竖直方向安装在漏网内,有利于将害虫在吸入的过程中将其进行绞死。
[0006]害虫尸体存放盒可活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害虫尸体存放盒外侧设置有把手,有利于存放害虫的尸体,通过把手将其拉出倒掉。
[0007]信息素存放组件包括:安装盖、存储盒和密封盒,安装盖外缘处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安装盖上方设置有灌入口,密封盖与灌入口过盈配合连接,存储盒由圆柱体和圆锥体组成,其中圆柱体外缘与安装盖下端螺纹配合连接,圆锥体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滑轨,且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散发孔,密封盒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与滑轨配合滑动的滑块,密封盒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散发孔,将第二散发孔与第一散发孔对其,可实现存储盒内部的昆虫信息素散发,将第二散发孔与第一散发孔错开,可实现存储盒内部的昆虫信息素的密封,防止昆虫信息素不必要的浪费,本结构设置的密封盖和灌入口,可不将信息素存放组件拆下就可对其进行昆虫信息素的补充。
[0008]漏网由上部圆柱体、圆锥体和下部圆柱体组成,其中上部圆柱体外缘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限位槽固定连接,圆锥体元气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方形孔。
[0009]害虫捕捉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害虫落网板下方,电机输出轴穿过害虫落网板的轴孔与转轴一端连接,转轴下端设置有吸风扇,且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组刀具。
[0010]刀具分为上中下三层,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锯齿刀刃,本结构通过设置刀具为三层,有利于将害虫进行更有效地绞死,防止遗漏。
[0011]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2]1、本装置通过设置密封盒,进而减少昆虫信息素中信息素的挥发,延长昆虫信息素的使用时间,减少诱芯中信息素的无效挥发;
[0013]2、本装置通过设置诱捕箱本体和信息素存放组件,可对飞虫进行诱捕的同时也可对爬虫进行诱捕,设置的害虫捕捉组件提高了杀虫处理的质量,同时提高了诱捕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诱捕箱本体的剖面图;
[0016]图3为图1中诱捕箱本体的立体图;
[0017]图4为图1中信息素存放组件的爆炸视图;
[0018]图5为图1中漏网、害虫捕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中害虫捕捉组件刀具的局部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诱捕箱本体,2、信息素存放组件,3、漏网,4、害虫捕捉组件,
[0022]101、箱体,102、支撑柱,103、遮板,104、害虫落网板,105、安装槽,106、锥形凿体,107、开孔,108、限位槽,109、安装孔,110、第一限位块,111、害虫尸体存放盒,
[0023]201、安装盖,202、存储盒,203、密封盒,
[0024]2011、第二限位块,2012、灌入口,2013、密封盖,
[0025]2021、第一散发孔,2022、滑轨,
[0026]2031、第二散发孔,2032、滑块,
[0027]301、方形孔,302、固定块,
[0028]401、电机,402、吸风扇,403、转轴,404、刀具,
[0029]4041、第一刀刃,4042、第二刀刃,4043、锯齿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
内。
[0032]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3]结合图1至图6对本技术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进行说明:
[0034]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箱本体1、信息素存放组件2、漏网3和害虫捕捉组件4,诱捕箱本体1包括箱体101,箱体101为上端设有开孔107的薄壁圆锥体结构,有利于爬虫沿圆锥体外壁爬进箱体101内,遮板103与四组支撑柱102可拆卸连接,四组支撑柱102与箱体101上方可拆卸连接,箱体101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害虫落网板104,害虫落网板104沿轴线处设置有轴孔,箱体101底端设置有安装槽105,箱体101下方圆周均布有多个锥形凿体106,开孔107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槽108,限位槽108为L型结构,遮板103沿轴线处竖直设置有安装孔109,安装孔109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10。
[0035]信息素存放组件2上端套设在安装孔109内部,有利于存放昆虫信息素,漏网3套设在箱体101内,有利于将引入的害虫落入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箱本体(1)、信息素存放组件(2)、漏网(3)和害虫捕捉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箱本体(1)包括箱体(101),箱体(101)为上端设有开孔(107)的薄壁圆锥体结构,遮板(103)与四组支撑柱(102)可拆卸连接,四组支撑柱(102)与箱体(101)上方可拆卸连接,箱体(101)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害虫落网板(104),害虫落网板(104)沿轴线处设置有轴孔,箱体(101)底端设置有安装槽(105),害虫尸体存放盒(111)可活动连接在安装槽(105)内,箱体(101)下方圆周均布有多个锥形凿体(106),开孔(107)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槽(108),限位槽(108)为L型结构,遮板(103)沿轴线处竖直设置有安装孔(109),安装孔(109)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10),所述信息素存放组件(2)上端套设在安装孔(109)内部,漏网(3)套设在箱体(101)内,害虫捕捉组件(4)沿箱体(101)竖直方向安装在漏网(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尸体存放盒(111)外侧设置有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素存放组件(2)包括:安装盖(201)、存储盒(202)和密封盒(203),安装盖(201)外缘处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爱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