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诗瑜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55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包括:底板;两个升降柱,两个所述升降柱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顶部的两侧;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升降柱的顶部;两个监测组件,两个所述监测组件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组件的正面,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固定连接于支撑组件正面的底部,所述安装板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托板,所述底托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方便调节高度,并且能够在室外长期使用,在不使用红外感应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确定运动员是否发生擦杆行为,造价低且维护难度低。造价低且维护难度低。造价低且维护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


[0001]本技术涉及体育跳高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

技术介绍

[0002]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体育跳高台是跳高训练中重要的器材。
[0003]现有的体育跳高台能够帮助运动员支撑跳高杆,但是多数情况下体育跳高台在室外使用,因红外感应装置在室外容易损坏且难以维修,很少会安装红外感应装置检测运动员是否擦杆,轻微的与跳高杆碰撞肉眼难以分辨,数据不够精确。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解决了现有的体育跳高台在不安装红外感应装置时难以分别运动员是否擦杆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包括:底板;
[0007]两个升降柱,两个所述升降柱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顶部的两侧;
[0008]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升降柱的顶部;
[0009]两个监测组件,两个所述监测组件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组件的正面,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固定连接于支撑组件正面的底部,所述安装板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托板,所述底托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挡板,所述竖挡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弹性件,所述左弹性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平锥件,所述底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弹件,所述下弹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滑板,所述平滑板的背面与安装板的正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正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架板,所述架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卡件,所述卡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柱,所述压柱的底端贯穿架板且延伸至架板的外部,所述卡件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贯穿架板且延伸至架板的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平滑板顶部右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弹簧,所述平滑板顶部右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薄板,所述后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薄板,所述卡件的背面转动连接有后弹件,所述后弹件与安装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平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细杆。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升降柱的顶部,所述滑动柱周侧面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套盒。
[0013]优选的,所述套盒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旋杆,所述定位旋杆的一端贯穿套盒且延伸
至套盒的内部,所述定位旋杆与套盒螺纹连接。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架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跳高杆,所述底板顶部的后侧设置有海绵缓冲台,两个所述升降柱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高度尺。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造价低,能够适应室外工作,利用升降柱和支撑组件能够很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同时装置能够利用监测组件很方便的确定运动员是否与跳高杆发生接触,当运动员给跳高杆施加向下压力时,平锥件下降细杆脱离契合状态,此时能直接看出跳高杆是否受到压力,当运动员轻微碰撞到跳高杆时,会通过卡件给压杆施加向前或者向后的压力,使压杆发生向前或者向后的位移,从而使压杆不再同时位于前薄板和后薄板顶部,确定跳高杆是否被碰撞,本装置方便调节高度,并且能够在室外长期使用,在不使用红外感应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确定运动员是否发生擦杆行为,造价低且维护难度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架板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0020]图4为图2所示卡件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0021]图中标号:1、底板;2、升降柱;3、支撑组件;31、滑动柱;32、套盒;33、定位旋杆;4、监测组件;41、安装板;42、底托板;43、竖挡板;44、左弹性件;45、平锥件;46、下弹件;47、平滑板;48、架板;49、压柱;410、压杆;411、细杆;412、前弹簧;413、后弹簧;414、前薄板;415、后薄板;416、卡件;417、后弹件;5、跳高杆;6、海绵缓冲台;7、高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架板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4为图2所示卡件的结构示意俯视图,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包括:底板1;
[0024]两个升降柱2,两个升降柱2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1顶部的两侧;
[0025]两个支撑组件3,两个支撑组件3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升降柱2的顶部;
[0026]两个监测组件4,两个监测组件4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组件3的正面,监测组件4包括安装板41,安装板41的背面固定连接于支撑组件3正面的底部,安装板4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托板42,底托板4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挡板43,竖挡板4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弹性件44,左弹性件4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平锥件45,底托板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弹件46,下弹件4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滑板47,平滑板47的背面与安装板41的正面滑动连接,安装板41正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架板48,架板48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卡件
416,卡件4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柱49,压柱49的底端贯穿架板48且延伸至架板48的外部,卡件41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杆410,压杆410的底端贯穿架板48且延伸至架板48的外部,两个升降柱2再升高或者降低时能够保持同步,支撑组件3和监测组件4均设置有两组,用来支撑跳高杆5,监测组件4能够用来确定跳高时运动员时是否与跳高杆5发生轻微碰撞,平锥件45与细杆411接触,当跳高杆5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会通过卡件416以及压柱49给平滑板47施加压力,从而使平锥件45与细杆411脱离契合状态,就能确定跳高杆5是否受到碰撞压柱49与平滑板47接触,但是没有连接关系,压杆410和压柱49与架板48贯穿处均设置有长滑槽,可以方便其移动。
[0027]平滑板47顶部右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弹簧412,平滑板47顶部右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弹簧413。
[0028]前弹簧4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薄板414,后弹簧4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薄板415,卡件416的背面转动连接有后弹件417,后弹件417与安装板4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平滑板4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细杆411,复位状态下,压杆410同时按压前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体育跳高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两个升降柱(2),两个所述升降柱(2)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1)顶部的两侧;两个支撑组件(3),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升降柱(2)的顶部;两个监测组件(4),两个所述监测组件(4)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组件(3)的正面,所述监测组件(4)包括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的背面固定连接于支撑组件(3)正面的底部,所述安装板(4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托板(42),所述底托板(4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挡板(43),所述竖挡板(4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弹性件(44),所述左弹性件(4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平锥件(45),所述底托板(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弹件(46),所述下弹件(4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滑板(47),所述平滑板(47)的背面与安装板(41)的正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41)正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架板(48),所述架板(48)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卡件(416),所述卡件(4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柱(49),所述压柱(49)的底端贯穿架板(48)且延伸至架板(48)的外部,所述卡件(41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杆(410),所述压杆(410)的底端贯穿架板(48)且延伸至架板(48)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瑜
申请(专利权)人:李诗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