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023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8
一种于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包括充电电池以及设置在冷却塔内临水层上方的上层带电网格和下层带电网格,上层带电网格和下层带电网格之间设置有若干集水器;上层带电网格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下层带电网格与充电电池的负级连接。当冷却塔蒸发而来的蒸汽通过下层带电网格时,一部分较大的液滴会附着在下层带电网格上,并由重力作用落回冷却塔的塔池,另外一部分依旧有较大浮升力的液滴会带上负电荷并继续上升。当这些上升的蒸汽遇到上层带电网格时,由于上层带电网格带有负电荷,会对那些带有负电荷的小液滴起到吸附作用,使这些液滴附着在上层带电网格上,最后滴落,在循环水冷却系统中,起到了冷却水回收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塔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然通风冷却塔作为一项重要的冷却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自然通风冷却塔利用自然靠塔内外的空气密度差或自然风力形成的空气对流作用进行通风冷却,被冷却后的水蒸气由于自然升力的作用被带出冷却塔,排入大气中。冷却过程中通过蒸发散热损失掉的水量是冷却塔水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耗水量巨大。蒸发水损失的产生不仅会给火电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蒸发水损失会在塔顶形成“白烟”而造成视觉污染。因此减少冷却塔蒸发水损失由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够从自然通风冷却塔回收冷却水起到节能减排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冷却塔对外排放的白烟羽起到减少视觉污染的作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于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包括充电电池以及设置在冷却塔内临水层上方的上层带电网格和下层带电网格,上层带电网格和下层带电网格之间设置有若干集水器;上层带电网格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下层带电网格与充电电池的负级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网格和网格直接距离为5

8米。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上层带电网格和下层带电网格均由18目的金属丝网制成。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集水器为圆形碗状。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集水器连接有回收水箱。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集水器底部带有疏水管,输水管与回收水箱相连。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上层带电网格下方中央布置第一集水器,第一集水器位于冷却塔中心,以第一集水器为中心,周向由内向外均匀布置若干圈集水器;每一圈设置有若干个集水器。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圈的圆弧半径为R1,所布置的集水器半径为r1,依次递推,第n圈的圆弧半径为R
n
,所布置的集水器半径为r
n

[0013][0014]r
n<
R0,R0为第一集水器半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自然通风冷却塔临水层上方布置致密的上层带电网格和下层带电网格,通过一块充电电池使上层带电网格和下层带电网格分别带上正电荷和负电荷。当冷却塔蒸发而来的蒸汽通过下层带电网格时,一部分较大的液
滴会附着在下层带电网格上,并由重力作用落回冷却塔的塔池,另外一部分依旧有较大浮升力的液滴会带上负电荷并继续上升。当这些上升的蒸汽遇到上层带电网格时,由于上层带电网格带有负电荷,会对那些带有负电荷的小液滴起到吸附作用,使这些液滴附着在上层带电网格上。最后随着重力作用慢慢滴落,其中一部分会滴落在上层带电网格和下层带电网格中间布置的集水器中。集水器中收集的水最终汇集到回收水箱中。剩余未掉落至集水器中的液滴,最终会滴落至冷却塔的塔池中。这些滴落至塔池的液滴,虽未回到回收水箱,但依旧在循环水冷却系统中,同样起到了冷却水回收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冷却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集水器布置示意图。
[0018]图3为集水器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为上层带电网格;2为下层带电网格;3为集水器;4为回收水箱;5为充电电池;6为疏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于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包括设置在冷却塔内临水层上方的上层带电网格1和下层带电网格2,上层带电网格1和下层带电网格2之间设置有集水器3。网格1和网格2直接距离为5

8米,具体距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可做调整。集水器3连接有回收水箱4。
[0022]上层带电网格1和下层带电网格2均由18目的金属丝网制成。将上层带电网格1与充电电池5的正极连接,将下层带电网格2与充电电池5的负级连接,使得上层带电网格1带有正电荷,下层带电网格2带有负电荷。冷却塔循环水在淋水层喷淋后,会有蒸发的蒸汽携带大量液滴上升。这些被携带的液滴在通过下层带电网格2后,部分较大的液滴会附着在下层带电网格2的网格上,并由重力作用落回冷却塔的塔池,另外一部分依旧有较大浮升力的液滴会带上负电荷并继续上升。这些继续上升的液滴在通过下层带电网格2后,那些带负电荷的液滴会因为电荷的吸引力,附着在上层带电网格1上,最重由于重力而滴落。滴落的液滴,一部分被集水器3所回收,最终回到回收水箱4。另一部分,最终会滴落至冷却塔的塔池。这些滴落至塔池的液滴,虽未回到回收水箱4,但依旧在循环水冷却系统中,同样起到了冷却水回收的效果。
[0023]为了增加集水器3的回收效果,采用如下布置方法:
[0024]步骤一,每个集水器为结构如图3所示,为圆形碗状,集水器3底部带有疏水管6,疏水管6与回收水箱4相连。
[0025]步骤二,在上层带电网格1下方中央布置第一集水器,第一集水器半径为R0。该集水器3为所有集水器中最大的一个。
[0026]步骤三,其余集水器如图2所示,以等截面圆为依据,依次由冷却塔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向四周展开布置若干圈集水器。每一圈设置有若干个集水器。靠近冷却塔中心的为第一圈集水器,第一圈的圆弧半径为R1,所布置的集水器半径为r1,依次递推,第n圈的圆弧
半径为R
n
,所布置的集水器半径为r
n
。R
n
和r
n
分别代表某一圈的布置圆弧半径和集水器半径。R*为上层带电网格1的半径。
[0027]步骤四,每一圈均匀布置12个集水器,相邻两个集水器所对应的中心角为30
°

[0028]步骤五,根据等截面圆的要求,单位m,具体如图1所示。
[0029]步骤六,根据等截面圆的要求,r
n<
R0,R0为第一集水器半径,单位m,具体如图2所示。
[0030]步骤七,布置的圈数n,根据Rn≦R*原则确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于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池(5)以及设置在冷却塔内临水层上方的上层带电网格(1)和下层带电网格(2),上层带电网格(1)和下层带电网格(2)之间设置有若干集水器(3);上层带电网格(1)与充电电池(5)的正极连接,下层带电网格(2)与充电电池(5)的负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网格(1)和网格(2)直接距离为5

8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带电网格(1)和下层带电网格(2)均由18目的金属丝网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却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器为圆形碗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的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超于龙文李高潮荆涛王明勇韩立邹洋贾明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