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红贞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及其快速搭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019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及其快速搭建方法,包括缓冲箱和支架,所述缓冲箱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箱体,所述缓冲箱的背面开设有条形出水口,所述缓冲箱的背部还连接有所述支架,所述缓冲箱上还设置有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用于将冲入所述缓冲箱中的水流卸力,所述缓冲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箱和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缓冲箱的开口面。采用装配式的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一般的防汛构筑物无法满足抗力要求,且无法快速搭建应急防汛构筑物以面对突发洪水,人力物力损耗严重的问题。使得防汛构筑物具有更强的抗力结构,且搭建迅速,以应对突发情况,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及其快速搭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防汛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及其快速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
[0003]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防汛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0004]现有的防汛防洪多采用堤坝来进行防范,但是,由于部分水患的冲击力较大,常规的堤坝和防护措施不能满足抗力要求,难以避免的会将堤坝冲垮,且在较为紧急的情况下,无法立即修筑堤坝或采取合理的防汛措施,导致人员伤亡,人力物力损耗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及其快速搭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一般的防汛构筑物无法满足抗力要求,且无法快速搭建应急防汛构筑物以面对突发洪水,人力物力损耗严重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包括缓冲箱和支架,所述缓冲箱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箱体,所述缓冲箱的背面开设有条形出水口,所述缓冲箱的背部还连接有所述支架,所述缓冲箱上还设置有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用于将冲入所述缓冲箱中的水流卸力,所述缓冲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箱和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缓冲箱的开口面。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缓冲结构A和缓冲结构B,所述缓冲结构A的一端和所述缓冲结构B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结构A的另一端和所述缓冲箱的底板连接,所述缓冲结构B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架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支架的截面为直角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支架均匀分布在所述缓冲箱的背板上,多个所述支架之间均留有间隙。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支架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多个所述支架设置,所述限位杆垂直于所述支架的表面,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个所述支架和最后一个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缓冲结构B包括连接块、卸力块和缓冲杆,所述卸力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
卸力块均匀分布在两两相邻的所述支架之间,所述卸力块的一端和所述限位杆转动连接,所述卸力块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缓冲杆。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卸力块包括卸力单元,所述卸力块和所述缓冲箱的背板中间通过所述卸力单元连接,所述卸力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缓冲箱的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卸力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卸力块固定连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卸力单元包括连接柱、连接套、限位头、挡板B和弹簧B,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头,所述挡板B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B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连接柱滑动的滑孔,所述连接柱插设在所述滑孔内,所述限位头设置在所述挡板B和所述连接套的内壁之间,所述挡板B用于阻止所述限位头滑出,所述连接柱的外围绕设有所述弹簧B,所述弹簧B设置在所述限位头和所述挡板B之间,所述挡板B和所述限位套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所述连接柱滑动的空间,所述连接柱不设置所述限位头的一端和所述卸力块铰接,所述连接套的外壁和所述缓冲箱的背板固定连接。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缓冲结构A包括安装盒、缓冲柱、安装座、限位块、挡板A、限位孔和底座,所述安装盒和所述底座的内部均设有容纳空间,所述缓冲杆插设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安装盒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座连通,所述安装座的底面与所述缓冲柱的顶端铰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缓冲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的底端和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缓冲柱设置在所述缓冲箱的开口面,所述缓冲柱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板,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缓冲杆的限位孔,所述挡板A与所述安装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挡板A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缓冲杆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挡板A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挡板A之间设置有卸力结构。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卸力结构包括滑轨和弹簧A,所述安装盒的内壁固定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挡板A滑动配合,所述弹簧A绕设在所述缓冲杆的外围,所述弹簧A的一端和所述挡板A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的另一端和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的快速搭建方法:
[0026]S1:测量防洪防汛口的长度,根据长度制作相应的所述缓冲箱和所述支架;
[0027]S2:将所述底座和所述缓冲箱预制,使所述底座和所述缓冲箱成为一个整体;
[0028]S3:将所述卸力块预先通过所述限位杆和所述支架连接;
[0029]S4:直接将所述缓冲杆和所述挡板A插入所述安装盒中,即完成所述缓冲结构A和所述缓冲结构B的装配。
[003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1.利用所述缓冲单元将洪水的冲击力进行卸力,防止水流的冲击力将防汛构筑物冲毁,保证了防汛效果,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损耗。
[0032]2.利用所述缓冲结构A和所述缓冲结构B的配合,增加了卸力的可靠性,且进一步确保了所述缓冲单元本身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汛的效果,保障了抗洪人员以
及受难人员的安全。
[0033]3.采用快速搭建的方法,使得本构筑物的搭建更加顺利,且便于转移,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汛措施,尽早的搭建防汛构筑物,快速相应,降低了汛情带来的安全隐患,争取了更多的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0035]图2是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的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0036]图3是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的缓冲单元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的缓冲结构A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的缓冲结构B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缓冲箱;2.连接块;3.安装盒;4.缓冲柱;5.底座;6.限位杆;7.连接柱;101.支架;102.条形出水口;201.卸力块;202.缓冲杆;301.安装座;302.容纳空间;303.限位块;304.挡板A;401.缓冲板;501.浅槽;701.连接套;702.限位头;703.挡板B;704.弹簧B;2021.弹簧A;3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箱(1)和支架(101),所述缓冲箱(1)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箱体,所述缓冲箱(1)的背面开设有条形出水口(102),所述缓冲箱(1)的背部连接所述支架(101),所述缓冲箱(1)上还设置有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用于将冲入所述缓冲箱(1)中的水流卸力,所述缓冲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箱(1)和所述支架(101)铰接,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缓冲箱(1)的开口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缓冲结构A和缓冲结构B,所述缓冲结构A的一端和所述缓冲结构B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结构A的另一端和所述缓冲箱(1)的底板连接,所述缓冲结构B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架(101)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的截面为直角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支架(101)均匀分布在所述缓冲箱(1)的背板上,多个所述支架(101)之间均留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包括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贯穿多个所述支架(101)设置,所述限位杆(6)垂直于所述支架(101)的表面,所述限位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个所述支架(101)和最后一个所述支架(101)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B包括连接块(2)、卸力块(201)和缓冲杆(202),所述卸力块(20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卸力块(201)均匀分布在两两相邻的所述支架(101)之间,所述卸力块(201)的一端和所述限位杆(6)转动连接,所述卸力块(201)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块(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缓冲杆(20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块(201)包括卸力单元,所述卸力块(201)和所述缓冲箱(1)的背板中间通过所述卸力单元连接,所述卸力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缓冲箱(1)的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卸力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卸力块(201)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单元包括连接柱(7)、连接套(701)、限位头(702)、挡板B(703)和弹簧B(704),所述连接柱(7)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头(702),所述挡板B(703)与所述连接套(7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B(703)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连接柱(7)滑动的滑孔,所述连接柱(7)插设在所述滑孔内,所述限位头(702)设置在所述挡板B(703)和所述连接套(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贞陈瑞涛王亚涛施永和孟利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红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