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式镜下环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13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合式镜下环锯,旨在解决现在的大小套筒在切换时需要多端配合的不足。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小套筒插装在大套筒中,大套筒的端部具有第一转动把手,小套筒的端部具有第二转动把手,大套筒一端具有弧形楔口,小套筒远离第二转动把手的一端具有锯齿,大套筒和小套筒之间具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之间的复位弹簧、卡位销、开关臂、若干环槽和弹性件。卡位销沿大套筒的径向方向滑动,卡位销卡入卡槽对小套筒定位,开关臂铰接第一转动把手,开关臂的一端铰接连接卡位销,开关臂的另一端具有开关把手。本申请可以实现单手切换,减少对镜下环锯套筒的扰动,减小对受术人的损伤,提高手术的精度。提高手术的精度。提高手术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式镜下环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联合式镜下环锯。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镜下环锯一般需要大套筒和小套筒的配合,在术中需要进行套筒转换,在小套筒完成功能后需要将小套筒拔出然后再次插入大套筒,上述步骤比较繁琐,也会延长手术时间,消耗施术医生的精力。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922389360.6,名称为一种改进型可限深加压的椎间孔镜可视环锯,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可限深加压的椎间孔镜可视环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嵌具有环锯外套筒,所述环锯外套筒内腔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镜下环锯,所述镜下环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环锯外套筒内腔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镜下环锯外侧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环锯外套筒和镜下环锯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连接。
[0004]所述方案中的大套筒和小套筒通过螺纹方式产生相对进给,而在小套筒进行环锯切割时,大套筒也需要产生相应的转动,大套筒的转动有可能会与受术者的身体组织产生相对摩擦,造成不必要的术中损伤。在进行大小套筒切换的过程中,也较为繁琐,首先需要保持对大套筒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避免大套筒和小套筒轴向运动产生对脊髓的损伤,然后使得小套筒相对大套筒进行转动,由于小套筒末端的锯齿,在转动过程中也可能会切割组织,损伤神经节。
[0005]因此,本申请旨在实现一种允许大套筒和小套筒相对转动,在二者伸缩过程中不需要产生相对转动的联合式镜下环锯,使之具有切换方便,锁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在的大小套筒在切换时需要多端配合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联合式镜下环锯,它能实现单手,甚至单指切换,减小镜下环锯的扰动,避免其对身体组织的损伤。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规避小套筒缩回大套筒中具有掉出的风险,使得小套筒和大套筒之间的连接可靠。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合式镜下环锯,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小套筒插装在大套筒中,大套筒的端部具有第一转动把手,小套筒的端部具有第二转动把手,大套筒远离第一转动把手的一端具有弧形楔口,小套筒远离第二转动把手的一端具有若干环形排布的锯齿,大套筒和小套筒之间具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之间的复位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把手上的卡位销;与卡位销配合的开关臂;
设置在小套筒外壁上的若干环槽;驱动卡位销运动的弹性件;卡位销沿大套筒的径向方向滑动,卡位销卡入卡槽对小套筒定位,开关臂铰接第一转动把手,开关臂的一端铰接连接卡位销,开关臂的另一端具有开关把手。
[0009]小套筒的外径小于大套筒的内径,第一转动把手和第二转动把手起到对二者限位,小套筒和大套筒之间的极限位置为第二转动把手的底部抵接第一转动把手的顶部,此时的小套筒底部略微伸出大套筒的底部。小套筒底部的锯齿沿周向排布,各个锯齿的方向相同,在小套筒做轴向转动时,锯齿可以实现切割功能。
[0010]定位组件的作用是,通过单指拉起或压下开关把手,就可以实现对卡位销的锁定。
[0011]弹性件驱动卡位销运动并卡入到环槽中,环槽与卡位销对大套筒和小套筒之间进行轴向限位,二者仍然可以进行周向相对转动运动。
[0012]开关臂受到拨动,绕铰接点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开关臂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的卡位销随开关臂的运动产生相对大套筒的径向运动,卡位销远离环槽,此时的小套筒和大套筒在轴向方向不再受到约束,在受到压缩的复位弹簧或者外力的驱动下,产生轴向运动,小套筒缩回或伸出大套筒。当小套筒相对大套筒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已达到另一工位时,利用弹性件的弹力驱动卡位销复位,完成锁定,此时的大套筒和小套筒仍然可以保持相对转动。
[0013]所述装置可以实现第一专利技术目的,使用时,可以多手指握持器械进行定位,一手指切换大套筒和小套筒的开关状态,减少对器械的扰动,减少身体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效率。
[0014]作为优选,弹性件连接在开关把手和大套筒之间,当弹性件的两端点与开关臂的铰接点连线共线时,弹性件产生的弹力最大。所述结构使得当各点共线时,弹性件受到的压缩程度最大,所述结构使得当开关把手越过共线位置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会移动向对应位置并锁死,所述结构使得开关把手的状态具有开关状态并具有维持这种状态的能力,除非有达到克服弹性件弹力的作用,否则是不会改变状态的。本结构对应到本申请中,具有进一步的方便操作的目的:当小套筒完全缩回需要再次伸出时,可以转动开关臂使其处于不再锁紧状态,然后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使得小套筒移动至伸出大套筒位置时,小套筒可以参与工作,一松开施加的压力就会受到复位弹簧的力复位至缩回状态,此结构可以适应手术中的大套筒和小套筒频繁配合交替的过程,减少切换操作。
[0015]作为优选,开关把手的末端具有关闭保险,关闭保险为铰接在开关把手末端的倒钩,第一转动把手上具有与倒钩适应的凹槽,倒钩卡入凹槽中。所述结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达成第二目的,通过设置关闭保险,对开关把手绕铰接点的转动进行限位,避免卡位销从环槽中脱出,锁紧小套筒,避免其脱出。
[0016]作为优选,卡位销上还具有导向楔块,小套筒上具有配合楔块,配合楔块和导向楔块配合驱动卡位销向小套筒位置移动。所述结构是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单手操作,当小套筒相对大套筒下移,配合楔块的楔面与导向楔块的楔面配合,产生相对大套筒径向方向的驱动力,推动开关臂越过平衡位置,使得开关臂从打开状态进入到关闭状态,卡位销对环槽锁止。使用时,从伸出位置切换至缩回位置,只需要切换开关臂状态至打开状态,就会自动切换,然后按需选择开关状态;从缩回位置切换至伸出位置时,只需要切换开关臂至打开状
态,然后克服复位弹簧压下小套筒,导向楔块就会与配合楔块配合,实现自动锁定。
[0017]作为优选,小套筒最高位置的环槽为零位环槽,配合楔块设置在零位环槽上方。零位环槽对应小套筒伸出状态。
[0018]作为优选,开关臂上具有腰槽,卡位销上具有滑动触点,滑动触点伸入腰槽中。所述结构实现开关臂转动时推动卡位销进行线性位移的功能。
[0019]作为优选,开关把手呈扁平状,开关把手的宽度与手指宽度适应。所述结构使得装置的手感更好,符合人体工学,减少操作者的疲劳感。
[0020]作为优选,卡位销靠近小套筒的一端具有球头。所述结构减小小套筒相对大套筒转动时的摩擦力,使之转动更为顺滑,在环槽中还可设置润滑脂。
[0021]作为优选,环槽的数量为两个。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可以实现单手切换,减少对镜下环锯套筒的扰动,减小对受术人的损伤,提高手术的精度;(2)具有多种可靠的锁定方式,小套筒不会从大套筒中脱出,切断神经节。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卡位销、开关臂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中:大套筒1、小套筒2、第一转动把手3、第二转动把手4、弧形楔口5、锯齿6、复位弹簧7、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式镜下环锯,其特征是,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小套筒插装在大套筒中,大套筒的端部具有第一转动把手,小套筒的端部具有第二转动把手,大套筒远离第一转动把手的一端具有弧形楔口,小套筒远离第二转动把手的一端具有若干环形排布的锯齿,大套筒和小套筒之间具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之间的复位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把手上的卡位销;与卡位销配合的开关臂;设置在小套筒外壁上的若干环槽;驱动卡位销运动的弹性件;卡位销沿大套筒的径向方向滑动,卡位销卡入卡槽对小套筒定位,开关臂铰接第一转动把手,开关臂的一端铰接连接卡位销,开关臂的另一端具有开关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式镜下环锯,其特征是,弹性件连接在开关把手和大套筒之间,当弹性件的两端点与开关臂的铰接点连线共线时,弹性件产生的弹力最大。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霄鹏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顾鹤传骨伤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