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09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组合阀。组合阀包括通断阀和双向节流阀,通断阀和双向节流阀相连接,双向节流阀包括:阀管,阀管和通断阀相连接;连通件,连通件设置在阀管内,以将阀管内部分隔为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连通件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置在第一阀腔内,且与连通件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通道流体流入第一阀腔的流量实现节流;第二阀体,第二阀体设置在第二阀腔内,且与连通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阀体用于控制第二通道流体流入第二阀腔的流量实现节流。通断阀具有通断功能,双向节流阀具备双向节流功能,组合阀集成了通断和节流功能,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且可以减少连接管路。少连接管路。少连接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空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空调系统在许多产品上已不能满足单一功能的应用。
[0003]空调系统中使用到大量阀体,且各阀体均是独立设置,不仅结构复杂,且需要大量的连接管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阀,以简化组合阀的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阀,包括通断阀和双向节流阀,通断阀和双向节流阀相连接,双向节流阀包括:
[0006]阀管,阀管和通断阀相连接;
[0007]连通件,连通件设置在阀管内,以将阀管内部分隔为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连通件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0008]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置在第一阀腔内,且与连通件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通道流体流入第一阀腔的流量实现节流;
[0009]第二阀体,第二阀体设置在第二阀腔内,且与连通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阀体用于控制第二通道流体流入第二阀腔的流量实现节流。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阀管和通断阀焊接。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阀管的一端穿设于通断阀内,且阀管包括第一导向段,第一导向段与通断阀限位接触,第一导向段的高度为h1,6mm<h1<8mm。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断阀与阀管相连接的一端包括第二导向段,第二导向段的高度为h2,12mm<h2<14mm。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组合阀还包括过滤组件,通断阀包括插口,过滤组件位于插口内,插口的高度为h3,过滤组件的直线段高度为h4,h3>h4。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阀管和通断阀铆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阀管的一端包括扩大端,通断阀的一端包括铆接部,扩大端位于铆接部内,且扩大端与铆接部铆接。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断阀上设置有第一沟槽,组合阀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位于第一沟槽内,且夹持于阀管和通断阀之间。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断阀上设置有第二沟槽,组合阀还包括过滤组件和挡圈,过滤组件位于通断阀内,挡圈位于第二沟槽内,用于限制过滤组件。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断阀为截止阀或调节阀。
[0019]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阀包括相连接的通断阀和双向节流阀,通断阀具有通断
功能,而双向节流阀具备双向节流功能,即组合阀集成了通断和节流功能,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且可以减少连接管路。
附图说明
[0020]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组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组合阀的双向节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组合阀的双向节流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组合阀的第一阀体或第二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组合阀的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组合阀的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组合阀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组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0]1、通断阀;2、双向节流阀;3、第二导向段;4、插口;5、铆接部;6、第一沟槽;7、第二沟槽;
[0031]10、阀管;11、第一阀腔;12、第二阀腔;13、限位凸起;14、第一导向段;15、扩大端;20、连通件;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3、第一通道;231、第一端口;232、第一扩口;24、第二通道;241、第二端口;242、第二扩口;25、环形外凸台;251、限位凹槽;26、第一连接段;261、第一间隙;27、第二连接段;271、第二间隙;28、第一凹槽;29、第二凹槽;30、第一阀体;31、第一阀座;311、第一座腔;312、第一阀口;313、第二阀口;314、第一消音腔;32、第一阀芯;33、第一封头;34、第一弹性件;40、第二阀体;41、第二阀座;411、第二座腔;412、第三阀口;413、第四阀口;414、第二消音腔;42、第二阀芯;43、第二封头;44、第二弹性件;50、过滤组件;60、密封圈;70、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33]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
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003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阀,请参考图1至图8,组合阀包括通断阀1和双向节流阀2,通断阀1和双向节流阀2相连接,双向节流阀2包括:阀管10,阀管10和通断阀1相连接;连通件20,连通件20设置在阀管10内,以将阀管10内部分隔为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连通件20包括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第一阀体30,第一阀体30设置在第一阀腔11内,且与连通件20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阀体30用于控制第一通道23流体流入第一阀腔11的流量实现节流;第二阀体40,第二阀体40设置在第二阀腔12内,且与连通件20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阀体40用于控制第二通道24流体流入第二阀腔12的流量实现节流。
[0035]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组合阀包括相连接的通断阀1和双向节流阀2,通断阀1具有通断功能,而双向节流阀2具备双向节流功能,即组合阀集成了通断和节流功能,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且可以减少连接管路。
[0036]需要说明的是,双向节流阀2包括阀管10、连通件20、第一阀体30以及第二阀体40,双向节流阀2可实现双向流通作用,零部件较少,结构非常简单。安装时,只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断阀(1)和双向节流阀(2),所述通断阀(1)和所述双向节流阀(2)相连接,所述双向节流阀(2)包括:阀管(10),所述阀管(10)和所述通断阀(1)相连接;连通件(20),所述连通件(20)设置在所述阀管(10)内,以将阀管(10)内部分隔为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所述连通件(20)包括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第一阀体(30),所述第一阀体(30)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腔(11)内,且与所述连通件(2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阀体(3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道(23)流体流入所述第一阀腔(11)的流量实现节流;第二阀体(40),所述第二阀体(40)设置在所述第二阀腔(12)内,且与所述连通件(2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阀体(40)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道(24)流体流入所述第二阀腔(12)的流量实现节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10)和所述通断阀(1)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1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通断阀(1)内,且所述阀管(10)包括第一导向段(14),所述第一导向段(14)与所述通断阀(1)限位接触,所述第一导向段(14)的高度为h1,6mm<h1<8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1)与所述阀管(10)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元阳熊匀均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