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94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5
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包括盒体和集束组件;盒体侧面上设置有安装组件;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盒体底部内侧;弧形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柱顶部;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盒体底部内侧;条形压板纵向设置;第三支撑板设置在条形压板顶部,第三支撑板底部设置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配合插入方孔内;弹簧设置在盒体底部,弹簧顶部与第三支撑板连接;盒体顶部设置螺纹孔,螺杆与螺纹孔配合,螺杆顶部设置第二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固定效果好,缆线不会发生滑动,且能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缆线的固定,缆线的拆装简单方便,同时盒体通过安装组件能够在小范围内进行位置调整,不需要重复拆装盒体,工作效率更高。更高。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柜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力通信柜内集合了多个电力设备,往往存在较多的缆线,为了将缆线整齐简洁布置会用到缆线集束装置,缆线集束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通信柜内壁上,在布设缆线使,有时会发生集束装置位置不合适需要沿缆线方向进行小范围内的调整,但现有的缆线集束装置在固定位置后就无法移位,除非将螺栓拆下,重新安装固定,操作较为麻烦,影响缆线布置效率,同时现有的缆线集束装置通常是将缆线穿过集束环,缆线与集束环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导致缆线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力通信柜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和集束组件;集束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柱(13)、弧形板(14)、缆线(15)、第二支撑板(16)、条形压板(17)、第三支撑板(18)、第四支撑板(19)、弹簧(20)和螺杆(23);盒体(1)前后两侧开口,盒体(1)侧面上设置有将其固定在通信柜内壁上的安装组件;第二支撑柱(13)竖直设置在盒体(1)底部内侧;弧形板(14)纵向设置在第二支撑柱(13)顶部,弧形板(14)水平设置,弧形板(14)的内周面朝上;缆线(15)穿过弧形板(14),缆线(15)位于弧形板(14)内周面内侧;第二支撑板(16)竖直设置在盒体(1)底部内侧;条形压板(17)纵向设置,条形压板(17)竖直截面形状为半圆,半圆的圆周面朝向弧形板(14),半圆的直径小于弧形板(14)截面圆直径,条形压板(17)位于弧形板(14)正上方;第三支撑板(18)沿纵向设置在条形压板(17)顶部,第三支撑板(18)位于条形压板(17)右侧,第三支撑板(18)底部竖直设置第四支撑板(19),第二支撑板(16)上设置竖直的方孔,第四支撑板(19)配合插入方孔内;弹簧(20)竖直设置在盒体底部内侧,弹簧(20)顶部与第三支撑板(18)连接,弹簧(20)处于自然状态;盒体(1)顶部设置竖直的螺纹孔(22),螺杆(23)与螺纹孔(22)配合,螺杆(23)穿过螺纹孔(22),螺杆(23)底部与条形压板(17)接触,螺杆(23)顶部设置第二旋钮(24);集束组件沿横向并列设置多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包括齿条(2)、滑块(3)、安装板(5)、转动轴(7)、齿轮(8)、蜗轮(9)、第一支撑板(10)和蜗杆(11);齿条(2)和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壬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