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松辉专利>正文

牵引式种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91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4
一种牵引式种蒜机,机架设置有前地轮和后地轮,在机架上固定有振动盘、正牙室和风机,振动盘出口有管道连入正牙室,风机的吸风管连接正牙室,吸风管中部设有气闸阀,正牙室的底部连接有送料管,送料管下部套有上滑套和下滑套,下滑套的外壁通过支臂铰接几个机械手,上滑套外壁周向分别设置在上和在下的支臂,上滑套的支臂端部一侧设置有滑轮,上滑套在下支臂的滑轮处于机械手S段下弧的内侧,上滑套在上支臂的滑轮处于机械手S段上弧的外侧,上滑套通过调节拉杆与偏心轮外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人工种植蒜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现有种蒜机播种不能保证大蒜种芽朝上的问题。机播种不能保证大蒜种芽朝上的问题。机播种不能保证大蒜种芽朝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式种蒜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种蒜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牵引式种蒜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大蒜种植方式是人工种植,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率低,而大蒜种植需要抓住时令,大蒜种植户只能找人帮忙作业,耗费大量的人力。目前也有用于播种大蒜的机械,但播在地里的大蒜种并不是按照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个个芽朝上,它以各种不同的姿势躺在地里甚至还有芽朝下的,当蒜牙不向上的时候,发芽时间慢,出芽率低,芽苗不壮、不旺,影响蒜苗的正常生长,在以后提蒜苔时会连芽从土里提上来,影响正常结蒜,因此我们对此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牵引式种蒜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式种蒜机,以解决人工种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现有种蒜机播种后不能保证大蒜种基本个个芽朝上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牵引式种蒜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前部两侧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前地轮,机架的后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地轮轴,地轮轴的两端固定有后地轮,在机架上设置可转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有偏心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式种蒜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前部两侧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前地轮,机架的后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地轮轴,地轮轴的两端固定有后地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3)上设置可转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有偏心轮(7),传动轴与地轮轴动力连接;在机架(3)上固定有振动盘(9),在机架(3)上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漏斗形的正牙室(8),正牙室(8)的上口盖有带出风口的上盖,振动盘(9)的出口有管道连入正牙室(8)上口进料口;在机架(3)上安装有风机(5),风机(5)上连有吸风管(6),吸风管(6)的另一端连接在正牙室(8)上盖的出风口上,吸风管(6)的中部设有通过偏心轮(7)控制开关的气闸阀(14);正牙室(8)的底部出口连接有送料管(20),送料管(20)的下端设置有通过偏心轮(7)控制的扎土穴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种蒜机,其特征在于:扎土穴播装置是在送料管(20)的下部套有在上的上滑套(16)和在下的下滑套(17),上滑套(16)和下滑套(17)与送料管(20)滑动连接,下滑套(17)的外壁周向均布几个支臂,每个支臂上铰接一个机械手(19),机械手(19)由中部的直段、下部的锥瓣体和上部的S段连为一体构成,机械手(19)与支臂的铰接点处于直段中部,直段下部与下滑套(17)之间挂有拉簧(18),上滑套(16)外壁周向对应下滑套(17)支臂的周向位置分别设置在上和在下的支臂,上滑套(16)的支臂端部一侧设置有滑轮,上滑套(16)在下支臂的滑轮处于机械手(19)S段下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松辉肖永华肖丙胜张俊华肖杰
申请(专利权)人:肖松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