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75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涉及到5G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标准毫米波模组,所述标准毫米波模组外侧可拆卸的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中的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对标准毫米波模组上的连接部件进行包覆,进而实现防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组件,以便于在利用防护组件对标准毫米波模组进行防护,避免标准毫米波模组上的连接部件在裸露时出现受损的情况,保证了后续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将标准毫米波模组取下进行使用时也只需要将上防护罩向上推动,再将标准毫米波模组从右侧抽出即可,实际使用较为方便。实际使用较为方便。实际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5G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在5G网络出现之前,移动通信网络经历了1G、2G、3G和4G的变革,每一次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都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5G需要具备比4G更高的性能,支持0.1—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每平方公里一百万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数10Tbps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Km以上的移动性和数10Gbps的峰值速率,其中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以及和时延为5G最基本的三个性能指标,同时,5G还需要大幅提高网络部署和运营的效率,相比4G,频谱效率提升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现有技术中在实现5G通讯时,需要将标准毫米波模组与高通所提供了两款5G毫米波天线进行连接,其分别为常规发射功率的QTM525型以及大功率的QTM527型。
[0003]标准毫米波模组作为实现5G通讯的重要组件,现有技术中的标准毫米波模组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在拆封后以及组装前这一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防护组件,导致其可能出现连接部件受损的情况,对后续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影响。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包括标准毫米波模组,所述标准毫米波模组外侧可拆卸的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中的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对标准毫米波模组上的连接部件进行包覆,进而实现防护。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罩、下防护罩、第一容纳槽、限位柱、第二容纳槽、升降滑槽、滑动板、弹簧和滑动杆。
[0008]优选的,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均活动套接设置于标准毫米波模组外侧,且上防护罩位于下防护罩上方,所述第一容纳槽开设于上防护罩内侧,所述第二容纳槽开设于下防护罩内侧,所述标准毫米波模组顶端位于第一容纳槽内部,所述标准毫米波模组底端位于第二容纳槽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固定设置于第一容纳槽位于最上方的内壁中部,所述标准毫米波模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柱位于凹槽内侧并与凹槽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滑槽开设于下防护罩内部左侧,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于升降滑槽内部,所述弹簧位于滑动板下方,且弹簧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以及弹簧另一端与升降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位于下防护罩顶部左侧,且滑动杆底端贯穿下防护罩并延伸至升降滑槽内部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顶端与上防护罩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组件,以便于在利用防护组件对标准毫米波模组进行防护,避免标准毫米波模组上的连接部件在裸露时出现受损的情况,保证了后续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将标准毫米波模组取下进行使用时也只需要将上防护罩向上推动,再将标准毫米波模组从右侧抽出即可,实际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组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标准毫米波模组;2、防护组件;21、上防护罩;22、下防护罩;23、第一容纳槽;24、限位柱;25、第二容纳槽;26、升降滑槽;27、滑动板;28、弹簧;29、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标准毫米波模组1,标准毫米波模组1外侧可拆卸的设置有防护组件2,防护组件2中的上防护罩21与下防护罩22对标准毫米波模组1上的连接部件进行包覆,进而实现防护。
[0019]如图2与图3所示,防护组件2包括上防护罩21、下防护罩22、第一容纳槽23、限位柱24、第二容纳槽25、升降滑槽26、滑动板27、弹簧28和滑动杆29。
[0020]同时,上防护罩21和下防护罩22均活动套接设置于标准毫米波模组1外侧,且上防护罩21位于下防护罩22上方,第一容纳槽23开设于上防护罩21内侧,第二容纳槽25开设于下防护罩22内侧,标准毫米波模组1顶端位于第一容纳槽23内部,标准毫米波模组1底端位于第二容纳槽25内部。
[0021]另外,限位柱24固定设置于第一容纳槽23位于最上方的内壁中部,标准毫米波模组1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限位柱24位于凹槽内侧并与凹槽适配,以便于上防护罩21与下防护罩22对标准毫米波模组1进行夹持后,限位柱24与凹槽相配合,进而防止标准毫米波模组1由上防护罩21与下防护罩22之间脱出。
[0022]更为具体的,升降滑槽26开设于下防护罩22内部左侧,滑动板27滑动设置于升降滑槽26内部,弹簧28位于滑动板27下方,且弹簧28一端与滑动板27固定连接以及弹簧28另一端与升降滑槽26内壁固定连接,滑动杆29位于下防护罩22顶部左侧,且滑动杆29底端贯穿下防护罩22并延伸至升降滑槽26内部与滑动板27固定连接,滑动杆29顶端与上防护罩21固定连接,以便于弹簧28通过滑动板27与滑动杆29对上防护罩21进行拉拽,进而使得上防护罩21与下防护罩22可以对标准毫米波模组1进行夹持,同时当需要将防护组件2取下时,技术人员可以捏住下防护罩22的同时将上防护罩21向上推动,进而使得上防护罩21带动限位柱24由标准毫米波模组1顶部的凹槽中移出,然后将标准毫米波模组1整体由上防护罩21右侧开口以及下防护罩22右侧开口抽出即可。
[0023]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准毫米波模组1正面左侧设置有八个RFconnector,用于mmwaveIF信号连接,同时在八个RFconnector之间设置有两个BTB连接器,用于mmwave射频/电源/控制信号连接,以便于简化QTM525/527毫米波天线的适配,且保证射频性能最优;
[0024]当上述标准毫米波模组1需要与两个QTM525进行连接时,技术人员可以直接使用FPC线将两个QTM525分别与两个BTB连接器直接连接即可;
[0025]当上述标准毫米波模组1需要与四个QTM525进行连接时,技术人员可以在安装标准毫米波模组1的底板上再设置两个BTB连接器,射频/电源/控制信号从模块侧引出,并连接到BTB连接器,两个QTM525连接模块上的BTB,另外两个QTM525则连接底板上的BTB;...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包括标准毫米波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毫米波模组(1)外侧可拆卸的设置有防护组件(2),所述防护组件(2)中的上防护罩(21)与下防护罩(22)对标准毫米波模组(1)上的连接部件进行包覆,进而实现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上防护罩(21)、下防护罩(22)、第一容纳槽(23)、限位柱(24)、第二容纳槽(25)、升降滑槽(26)、滑动板(27)、弹簧(28)和滑动杆(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毫米波的模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罩(21)和下防护罩(22)均活动套接设置于标准毫米波模组(1)外侧,且上防护罩(21)位于下防护罩(22)上方,所述第一容纳槽(23)开设于上防护罩(21)内侧,所述第二容纳槽(25)开设于下防护罩(22)内侧,所述标准毫米波模组(1)顶端位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兆格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