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0003]电缆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长度有限,需要将两根电缆线进行对接,传统的对接方式通常将两根电缆端头的线芯导体拧在一起,在外部缠绕绝缘材料并封闭对接位置,但是,这种对接方式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1、外部缠绕的绝缘材料缠绕在对接外部时会发生褶皱情况,褶皱处往往存在间隙,间歇的存在降低了密封效果,一旦裸露的线芯导体芯与空气接触,就会出现起火,进而烧断整个线路,造成事故的发生,同时间隙的存在不利于防潮防水,容易造成脱落的情况;2、外部缠绕的绝缘材料常常会与内部接线部分直接接触,容易导致电流流通时发热的情况,不利于电缆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两个套设装置(2)和两个连接装置(3),其特征在于:电缆本体(1)的左右两端各自套设有一个套设装置(2),套设装置(2)的外端连接有连接装置(3);所述的套设装置(2)包括套设筒(21)、限位机构(22)、第一缠绕层(23)、第二缠绕层(24)、密封套(25)、滑动套(26)、挤压板(27)、定位机构(28)、连接板(29)和螺纹杆(30),套设筒(21)套设在电缆本体(1)的端部,套设筒(21)的内侧开设有隐藏槽,套设筒(21)的中部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挤压槽,套设筒(21)外侧的上端开设有推动槽,隐藏槽内安装有限位机构(22),套设筒(21)的内端面连接有密封套(25),套设筒(21)的外部套设滑动有滑动套(26),滑动套(26)的中部安装有挤压板(27),挤压板(27)位于挤压槽内,且挤压槽内部安装有定位机构(28),推动槽与连接板(29)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且连接板(29)安装在滑动套(26)的内壁,连接板(29)与螺纹杆(30)之间为轴承连接,螺纹杆(30)与套设筒(21)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电缆本体(1)的外部依次缠绕有第一缠绕层(23)、第二缠绕层(24),第一缠绕层(23)位于套设筒(21)内,第二缠绕层(24)位于密封套(25)的内部;所述的限位机构(22)包括环形气囊(221)、滑动块(222)、内置弹簧(223)、限位板(224)、挤压气囊(225)、连接管(226)和挤压环(227),环形气囊(221)的外边缘安装在隐藏槽的内壁,环形气囊(221)与挤压气囊(225)之间连通安装有连接管(226),挤压气囊(225)与挤压环(227)相贴合,挤压环(227)与隐藏槽之间为左右滑动配合连接,环形气囊(221)的侧壁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限位板(224),限位板(224)与滑动块(222)相连接,滑动块(222)与隐藏槽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223);所述的连接装置(3)包括连接套(31)、连接机构(32)、嵌入件(33)、间隙层(34),连接套(31)安装在套设筒(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