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渗油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948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9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道渗油预警系统,其包括薄膜电容器、交流电源电路、处理模块和智能终端;薄膜电容器与交流电源电路连接,并构成交流回路;交流电源电路用于为薄膜电容器和处理模块提供电能;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薄膜电容器中的电信号数据,并根据电信号数据与信号阈值比较的结果生成预警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将预警信号传输给所述智能终端;处理模块中设有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电路连接的整流电路;智能终端用于接收预警信号并报警;薄膜电容器包括两个导电层和位于两个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导电层与绝缘层之间均涂覆有胶合层,胶合层和绝缘层至少一个为油液溶解材料或为油液溶胀材料。本申请具有灵敏度高和精度高的效果。请具有灵敏度高和精度高的效果。请具有灵敏度高和精度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渗油预警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液体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渗油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原油和成品油是我国重要能源,常使用管道进行传输。随着时间的流逝,管道老化和破损问题严重。油液泄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用于检测管道油液泄漏的预警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的预警系统通常使用传感器对油液泄漏进行检测。例如通过气体传感器,当油液发生泄漏时,油液散发出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气体传感器通过检测空气中油液散发出的气体含量的变化,判断油液的泄漏情况,实现对管道漏油的预警检测。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通过气体传感器对油液泄漏进行检测,检测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例如,当遇到雨天或大风天气时,会降低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从而导致检测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对管道漏油现象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渗油预警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道渗油预警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管道渗油预警系统,包括薄膜电容器、交流电源电路、处理模块和智能终端;
[0008]所述薄膜电容器与所述交流电源电路连接,并构成交流回路;
[0009]所述交流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薄膜电容器和处理模块提供电能;
[0010]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薄膜电容器中的电信号数据,并根据电信号数据与信号阈值比较的结果生成预警信号;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预警信号传输给所述智能终端
[0011]所述处理模块中设有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电路连接的整流电路;
[0012]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接收预警信号并报警;
[0013]所述薄膜电容器包括两个导电层和位于两个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均涂覆有胶合层;所述胶合层和绝缘层中至少有一个为油液溶解材料或为油液溶胀材料。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泄漏后,直接与导电层、胶合层和绝缘层接触;或在油液泄漏一定量后,从薄膜电容器的两侧与绝缘层和/或胶合层接触。胶合层或绝缘层与油液接触后发生溶解或溶胀,导致薄膜电容器整体电阻值增大,甚至会造成薄膜电容器无法导电。若仅是绝缘层中包含了油液溶解材料或油液溶胀材料,则容易导致薄膜电容器所处电路处于短路状态。以上两种情况均会改变处理模块获取的电信号数据,使处理模块生成预警信号,实现对油液泄漏的实时检测。由于薄膜电容器柔软度高,便于包覆在管道的外周侧。当管道发生油液泄漏时,无论管道的何处位置发生泄漏,油液均能够与薄膜电容器接触,触发处理模块生成预警信号。使管道渗油预警系统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检测精度
较高。
[0015]此外,油液分子是改变电信号数据的根本原因。即管道渗油预警系统直接通过对油液进行检测,判断油液是否发生泄漏。灵敏度高且误报率低。
[0016]可选的,所述胶合层为油液溶解材料或为油液溶胀材料;所述导电层至少由导电粉通过胶合层粘结构成;
[0017]所述导电粉包括石墨粉、铝粉、铜粉、银粉、导电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科琴黑材料中至少一种;
[0018]所述胶合层包括丁苯橡胶、聚异丁烯、聚丁二烯、乙丙橡胶、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材料中至少一种。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层由导电粉通过胶合层粘结构成,导电粉起到导电作用。当油液与胶合层接触后,胶合层发生溶解或溶胀。由于薄膜电容器的厚度较小,因此油液泄漏后,容易渗透绝缘层或从薄膜电容器的两侧与另一侧的胶合层接触。导致绝缘层两侧的胶合层均发生溶解或溶胀。一旦胶合层发生溶解,导电粉则会失去胶合层给予的粘结力,相互分散从而引起交流回路中的电信号数据发生变化。电信号数据发生变化致使处理模块生成预警信号,相关负责人员通过智能终端得知油液泄漏,及时进行处理。直接通过油液引发管道渗油预警系统报警,受环境影响度低,误报率低,有助于提高预警系统的检测精度。
[0020]可选的,所述绝缘层为油液溶解材料或为油液溶胀材料;所述绝缘层包括丁苯橡胶、聚异丁烯、聚丁二烯、乙丙橡胶、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材料中至少一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合层和绝缘层均为油液溶解材料或油液溶胀材料,当油液发生泄漏时,胶合层和绝缘层均发生溶解或溶胀反应,导致导电层中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有助于增大交流回路中电信号数据变化的幅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0022]可选的,所述胶合层与所述绝缘层固定连接;
[0023]所述导电层由至少一条铺设在所述胶合层一面的导电带形成。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层与胶合层固定连接,使导电层不易脱离胶合层,有助于提高导电层的稳定性,降低误报率。当导电带只设置一条时,有助于降低薄膜电容器的结构复杂度,从而有助于降低薄膜电容器的制作成本。
[0025]可选的,所述导电带迂回铺设在所述胶合层上;相邻所述导电带之间均具有间隙。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带迂回铺设在胶合层的表面上,间隙有助于使导电带中均流通有交流电。使胶合层的任何位置与油液接触后,均能够引起交流回路中电信号数据的变化,从而有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
[0027]可选的,所述导电层远离绝缘层的一面设有保护层,两个所述保护层中至少有一个设有若干用于供油液流入并抵达所述胶合层的通孔;
[0028]所述保护层由绝缘材质制成。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通过通孔穿过保护层与胶合层或绝缘层接触。保护层对导电层和绝缘层进行保护,使薄膜电容器在运输、安装或者使用过程中,不易被其他物
体破坏。有助于降低误报率,保证检测精度。
[0030]可选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导电层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包括橡胶或塑料材料中至少一种。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稳定性高,不易脱离导电层,从而长期对导电层和绝缘层进行保护,提高预警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误报率。
[0032]可选的,所述保护层和通孔用于与油液形成毛细现象。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细现象有助于促进油液进入到通孔中,从而与胶合层和绝缘层接触,触发交流回路中电信号数据的变化。便于对油液泄漏进行检测。
[0034]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中设有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供电端之间的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连接有直流电源电路;
[0035]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交流回路中无电流时导通所述直流电源电路与处理模块的供电端。
[00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薄膜电容器因油液而无法导电时,交流回路处于断路状态。此时直流电源电路为处理模块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渗油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电容器(1)、交流电源电路(2)、处理模块(3)和智能终端(4);所述薄膜电容器(1)与所述交流电源电路(2)连接,并构成交流回路;所述交流电源电路(2)用于为所述薄膜电容器(1)和处理模块(3)提供电能;所述处理模块(3)用于获取所述薄膜电容器(1)中的电信号数据,并根据电信号数据与信号阈值比较的结果生成预警信号;所述处理模块(3)还用于将预警信号传输给所述智能终端(4);所述处理模块(3)中设有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电路(2)连接的整流电路;所述智能终端(4)用于接收预警信号并报警;所述薄膜电容器(1)包括两个导电层(11)和位于两个导电层(11)之间的绝缘层(12),所述导电层(11)与所述绝缘层(12)之间均涂覆有胶合层;所述胶合层和绝缘层(12)中至少有一个为油液溶解材料或为油液溶胀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渗油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层为油液溶解材料或为油液溶胀材料;所述导电层(11)至少由导电粉通过胶合层粘结构成;所述导电粉包括石墨粉、铝粉、铜粉、银粉、导电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科琴黑材料中至少一种;所述胶合层包括丁苯橡胶、聚异丁烯、聚丁二烯、乙丙橡胶、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材料中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渗油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2)为油液溶解材料或为油液溶胀材料;所述绝缘层(12)包括丁苯橡胶、聚异丁烯、聚丁二烯、乙丙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鑫维陈毫梁海鹏高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稷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