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46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解决了现有升降内科瘫痪患者康复治疗存在不便的缺点,包括康复治疗轮椅,所述康复治疗轮椅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顶部内侧的托架,设置于车架顶部的手托、转轴连接于上述托架后部的两根腰杆以及坐垫和安装于车架底部的前轮和后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的轮椅基础上,根据上肢瘫痪患者进行改进,便于通过麦克风驱动轮椅的行进,同时便于患者进行上肢关节康复训练、上肢肌肉力量康复训练、下肢关节康复训练、下肢肌肉力量康复训练以及臀部肌肉力量的训练,自动化程度高,训练范围全面,无需他人辅助进行,患者可随时随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效果更佳。复效果更佳。复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器械
,尤其涉及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神经内科
中,患者的神经系统通常会受到损害,由于人的四肢骨骼肌群是受躯体神经系统直接控制,神经受损导致肌肉力量减退进而四肢瘫痪。
[0003]目前针对瘫痪患者需要配置轮椅,而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又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家属等将患者扶持到不同的康复训练设备上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非常繁琐,而且训练过程需要相关人员看护,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升降内科瘫痪患者康复治疗存在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包括康复治疗轮椅,所述康复治疗轮椅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顶部内侧的托架,设置于车架顶部的手托、转轴连接于上述托架后部的两根腰杆以及坐垫和安装于车架底部的前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包括康复治疗轮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治疗轮椅(1)包括车架(1

1)、设置于车架(1

1)顶部内侧的托架(1

9),设置于车架(1

1)顶部的手托(1

2)、转轴连接于上述托架(1

9)后部的两根腰杆(1

4)以及坐垫(1

6)和安装于车架(1

1)底部的前轮(1

7)和后轮(1

8),所述腰杆(1

4)的端部下方焊接有限位撑杆(1

5),所述托架(1

9)的顶部设置有侧板(1

3),车架(1

1)的上部两侧设置有上肢关节训练机构(2),车架(1

1)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下肢关节训练机构(3)及动力箱(4),所述手托(1

2)的顶部还安装有控制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型号为S4

400的PLC、麦克风以及触控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关节训练机构(2)包括设置在康复治疗轮椅(1)两侧手托(1

2)下方的横杆(2

1),所述横杆(2

1)的内部焊接有导杆(2

2),所述导杆(2

2)的外部套设有施力弹簧(2

3),导杆(2

2)的外部套设有滑块(2

4),其通过滑块(2

4)转轴连接有握杆(2

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

1)的端部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力度调节杆(2

6),所述力度调节杆(2

6)位于横杆(2

1)内部一端外侧螺纹连接有端部与上述施力弹簧(2

3)抵触的伸缩压杆(2

7),且横杆(2

1)两侧内壁还焊接有与伸缩压杆(2

7)端部外侧滑动接触的限位板(2

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关节训练机构(3)包括一侧开设有豁口的方形腿架(3

1),所述腿架(3

1)的两侧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