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23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包括纺纱包裹布,所述纺纱包裹布上下两侧壁外表面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连接有复合布体,所述复合布体包括两层棉色纺纱布、两层牛津布与一层棉布,所述纺纱包裹布四周外侧壁固定连接橡胶护块,同在前侧或后侧的两个所述橡胶护块远离纺纱包裹布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布面四周的设置良好耐磨橡胶防护机构,实际布面四周具备良好的缓冲以及耐磨性,实际功能性良好,此外采用良好复合布体机构设计,复合布体包括两层棉色纺纱布、两层牛津布与一层棉布,实际保暖性与抗拉性一般,实际应用价值高。实际应用价值高。实际应用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属于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0003]目前,现有有机棉色纺纱面料在于实际使用时,缺乏布面四周的良好防护机构,实际布面四周缺乏良好的缓冲以及耐磨性,实际功能性一般,此外缺乏良好复合布体机构,实际保暖性与抗拉性一般,实际应用价值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包括纺纱包裹布;
[0006]所述纺纱包裹布上下两侧壁外表面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连接有复合布体,所述复合布体包括两层棉色纺纱布、两层牛津布与一层棉布;
[0007]所述纺纱包裹布四周外侧壁固定连接橡胶护块,同在前侧或后侧的两个所述橡胶护块远离纺纱包裹布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同在一侧的两个所述橡胶护块远离纺纱包裹布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
[0008]所述纺纱包裹布上下两侧壁外表面之间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护块、第一橡胶条与第二橡胶条为耐磨橡胶材质。
[0010]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呈矩形状设置且位于通槽外侧。
[0011]进一步的,两层所述棉色纺纱布位于复合布体外部,两侧所述牛津布位于复合布体次外层,所述棉布位于复合布体中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牛津布中心位置上下两侧壁之间由一侧向另一侧呈水平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条形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棉布中心位置上下两侧壁之间呈自前往后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条形孔。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机棉色纺纱面料,通过在布面四周的设置良好耐磨橡胶防护机构,实际布面四周具备良好的缓冲以及耐磨性,实际功能性良好,此外通过采用良好复合布体机构设计,复合布体包括两层棉色纺纱布、两层牛津布与一层棉布,实际保暖性与抗拉性一般,实际应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复合布体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牛津布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棉布俯视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纺纱包裹布;2、通槽;3、复合布体;4、橡胶护块;5、第一橡胶条;6、第二橡胶条;7、通孔;8、第一条形孔;9、第二条形孔;303、棉色纺纱布;304、牛津布;305、棉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至图4所示,涉及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包括纺纱包裹布1,纺纱包裹布1上下两侧壁外表面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通槽2,通槽2内固定连接有复合布体3,复合布体3包括两层棉色纺纱布303、两层牛津布304与一层棉布305,纺纱包裹布1四周外侧壁固定连接橡胶护块4,同在前侧或后侧的两个橡胶护块4远离纺纱包裹布1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5,同在一侧的两个橡胶护块4远离纺纱包裹布1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6,纺纱包裹布1上下两侧壁外表面之间开设有多个通孔7。
[0022]使用时,由于纺纱包裹布1四周外侧壁固定连接橡胶护块4,同在前侧或后侧的两个橡胶护块4远离纺纱包裹布1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5,同在一侧的两个橡胶护块4远离纺纱包裹布1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6,橡胶护块4、第一橡胶条5与第二橡胶条6为耐磨橡胶材质,实际布面四周具备良好的缓冲以及耐磨性,实际功能性良好,此外通槽2内固定连接有复合布体3,复合布体3包括两层棉色纺纱布303、两层牛津布304与一层棉布305,实际保暖性与抗拉性一般,实际应用价值高。
[0023]进一步的方案中,橡胶护块4、第一橡胶条5与第二橡胶条6为耐磨橡胶材质。
[0024]进一步的方案中,多个通孔7呈矩形状设置且位于通槽2外侧。
[0025]进一步的方案中,两层棉色纺纱布303位于复合布体3外部,两侧牛津布304位于复合布体3次外层,棉布305位于复合布体3中部。
[0026]进一步的方案中,牛津布304中心位置上下两侧壁之间由一侧向另一侧呈水平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条形孔8。
[0027]进一步的方案中,棉布305中心位置上下两侧壁之间呈自前往后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条形孔9。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包括纺纱包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包裹布上下两侧壁外表面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连接有复合布体,所述复合布体包括两层棉色纺纱布、两层牛津布与一层棉布;所述纺纱包裹布四周外侧壁固定连接橡胶护块,同在前侧或后侧的两个所述橡胶护块远离纺纱包裹布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同在一侧的两个所述橡胶护块远离纺纱包裹布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所述纺纱包裹布上下两侧壁外表面之间开设有多个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棉色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护块、第一橡胶条与第二橡胶条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江徐建丰袁彩英周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