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希文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57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抢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包括抢救装置,所述抢救装置包括担架,且担架的两侧皆安装有绑带;快速连接机构,所述绑带的内部通过快速连接机构连接有夹板,所述快速连接机构包括空腔,且空腔开设在担架的内部,所述空腔内部的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轴杆,所述齿轮的两侧皆啮合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顶部远离齿轮的一侧安装有连板,所述担架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防止了当病患长时间处于救护车内部时,由于外部的环境复杂,可能会产生颠簸,从而导致心肺复苏机可能会在担架上产生晃动位移,使得与需要按压的位置产生偏差,同时也十分的不安全的问题。也十分的不安全的问题。也十分的不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抢救装置
,具体为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在对心脏骤停的病患进行救治的过程中,需要对病患的胸部进行按压,对病患进行心脑肺复苏操作,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而在医院外部对病患进行救治时,需要对位于担架上的病患使用心肺复苏机对病患进行持续的心肺复苏操作,以保证病患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抢救;
[0003]但现在的担架在对病患进行急救的过程中,由于担架和心肺复苏机是两个分离的主体,当病患长时间处于救护车内部时,由于外部的环境复杂,可能会产生颠簸,从而导致心肺复苏机可能会在担架上产生晃动位移,使得与需要按压的位置产生偏差,降低了易用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十分的不安全,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外部的环境复杂,可能会产生颠簸,从而导致心肺复苏机可能会在担架上产生晃动位移,使得与需要按压的位置产生偏差,十分的不安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包括抢救装置,所述抢救装置包括担架,且担架的两侧皆安装有绑带;
[0006]快速连接机构,所述绑带的内部通过快速连接机构连接有夹板,所述快速连接机构包括空腔,且空腔开设在担架的内部,所述空腔内部的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轴杆,且轴杆外部的顶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皆啮合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顶部远离齿轮的一侧安装有连板,且连板贯穿空腔延伸至担架的上表面,所述担架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相远离的一侧皆与连板相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齿条板呈交错式与齿轮相啮合,且齿轮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齿条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的两端皆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皆与空腔内壁相固定,所述第一滑杆的外侧缠绕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齿条板和固定块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担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滑槽与齿条板的顶部一一对应,所述担架的两侧皆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块,且连接块位于齿轮的下方,所述连接块内部的两侧皆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杆的外侧缠绕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块和空腔内壁,所述连接块的两端皆安装有套
环,且套环的内部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安装在轴杆的外部,所述套环内部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棘爪,且棘爪的一端和棘轮相卡合,所述空腔的内部安装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贯穿空腔延伸至担架的外表面,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安装有凸轮,且凸轮的外侧和连接块的上表面相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套环为中空式结构设计,所述棘爪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安装在套环的内壁,所述凸轮呈水滴状结构设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担架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头部支撑架,且头部支撑架的顶部胶粘有橡胶块,所述头部支撑架和夹板之间通过调节机构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板,且第一调节板安装在头部支撑架外壁的两侧,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板,且第二调节板的一端安装在夹板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板相抵接,所述担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且滑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安装在头部支撑架的底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滑杆,且第二滑杆安装在担架外壁的两侧,所述第二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滑套的顶部安装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由套板和滑板组成,所述套板的内部套设有滑板,且滑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安装有压块,所述拉杆的外侧缠绕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滑板和拉杆外壁。
[0014]进一步的,所述压块相靠近的一侧皆胶粘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为波浪形结构设计,所述滑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的一端与第二滑杆相抵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有快速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通过齿轮和齿条板啮合的作用下,便于在对一边的夹板进行拉动对心肺复苏机进行固定时,使得另一边的夹板也进行移动,对心肺复苏机进行快速的连接固定,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当到达医院时,可通过对传动杆进行转动,使得凸轮对连接块进行挤压,将棘爪和棘轮的卡合进行解除,使得夹板进行快速的复位,对心肺复苏机进行解除限位,提高了易用性和实用性,减少了在现场安装时间的同时,也对病患的抢救时间进行了极大的争取,有效防止了当病患长时间处于救护车内部时,由于外部的环境复杂,可能会产生颠簸,从而导致心肺复苏机可能会在担架上产生晃动位移,使得与需要按压的位置产生偏差,同时也十分的不安全的问题。
[0017]2、通过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通过压块对心肺复苏机的两侧进行支撑固定,避免在车辆颠簸时,心肺复苏机产生位移滑动,使得按压的位置产生了偏差,且通过第二滑杆和滑套的作用下,便于对两侧的压块进行同步和异步的调节,根据不同的心肺复苏机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了易用性和实用性,其次通过橡胶垫的作用下,增加了摩擦力,避免产生松脱。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左侧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侧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侧俯视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左侧俯视立体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连接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机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机构局部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支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心肺复苏机夹持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11、担架;112、绑带;113、夹板;114、头部支撑架;115、橡胶块;211、空腔;212、轴杆;213、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抢救装置,所述抢救装置包括担架(111),且担架(111)的两侧皆安装有绑带(112);快速连接机构,所述绑带(112)的内部通过快速连接机构连接有夹板(113),所述快速连接机构包括空腔(211),且空腔(211)开设在担架(111)的内部,所述空腔(211)内部的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轴杆(212),且轴杆(212)外部的顶端安装有齿轮(213),所述齿轮(213)的两侧皆啮合有齿条板(214),所述齿条板(214)顶部远离齿轮(213)的一侧安装有连板(218),且连板(218)贯穿空腔(211)延伸至担架(111)的上表面,所述担架(111)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夹板(113),且夹板(113)相远离的一侧皆与连板(218)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板(214)呈交错式与齿轮(213)相啮合,且齿轮(213)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齿条板(2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215),且第一滑杆(215)的两端皆固定有固定块(216),所述固定块(216)的上表面皆与空腔(211)内壁相固定,所述第一滑杆(215)的外侧缠绕有第一弹簧(217),且第一弹簧(217)的两端固定在齿条板(214)和固定块(21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11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19),且滑槽(219)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滑槽(219)与齿条板(214)的顶部一一对应,所述担架(111)的两侧皆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块(311),且连接块(311)位于齿轮(213)的下方,所述连接块(311)内部的两侧皆滑动连接有限位杆(312),且限位杆(312)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块(313),所述限位杆(312)的外侧缠绕有第二弹簧(314),且第二弹簧(3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块(311)和空腔(211)内壁,所述连接块(311)的两端皆安装有套环(315),且套环(315)的内部设置有棘轮(316),所述棘轮(316)安装在轴杆(212)的外部,所述套环(315)内部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棘爪(317),且棘爪(317)的一端和棘轮(316)相卡合,所述空腔(21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块(3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希文
申请(专利权)人:杨希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