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准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光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850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光碟,所述复合光碟是由一层本体及至少一层加强筋板压合或粘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本体包括碟翼及碟翼中心所设的第一中心孔,所述加强筋板具有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相对应的第二中心孔,且所述加强筋板上印刷有所述光碟的可视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保证光碟的读取质量等光碟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可有效地减少光碟生产用料、降低光碟生产成本和提高光碟印刷质量;而且该光碟可采用高速高精度设备复合,有效地保证了所述光碟在光碟驱动器中高速运转时的动平衡性能,因此在提高光碟产量、保证光碟质量、降低能耗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光碟,尤其是指一种采用两种以上材料复合的多层光碟,其光碟本体、加强筋板和印刷部分分开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印刷质量的复合光碟
技术介绍
光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数据资料存储介质,如软件、音像制品等,其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资料,广泛地应用于所有行业,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据统计,我国的光碟需求量每年大约10亿张。长期以来,光碟均完全采用聚碳酸酯单一材料注塑生产,而聚碳酸酯为高分子聚合材料,我国目前无法生产,完全依赖进口。随着石油价格上涨,聚碳酸酯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了好几倍,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光碟行业的发展,甚至已经威胁到光碟企业的生存。而且,光碟生产线是非常昂贵的,大部分需要进口,特别是光碟印刷设备,但其产能却相对低下,由于受到光碟印刷机性能的限制,我国生产的光碟印刷质量无法满足外商的要求,痛失订单的事经常发生。生产光碟的注塑生产工艺是一种高能耗的生产工艺,所有的光碟生产厂家都是用电大户,如此也不利于符合整个社会的节能需求。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藉由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光碟,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光碟,以克服上述公知光碟制造成本高、印刷质量差及生产效率低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提出一种复合光碟,所述复合光碟是由一本体及至少一加强筋板压合或粘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本体包括碟翼及碟翼中心所设的第一中心孔,所述加强筋板具有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相对应的第二中心孔,且所述加强筋板上印刷有所述光碟的可视信息。如上所述的复合光碟,所述本体还包括所述第一中心孔周围一体注塑而成的定位凸台,所述第二中心孔套合于所述本体的定位凸台的外周。如上所述的复合光碟,所述定位凸台的壁厚为0.5~5.0mm,最佳壁厚为1.0mm。如上所述的复合光碟,所述碟翼部分的厚度为0.5~0.8mm,其最佳厚度为0.6~0.7mm。如上所述的光碟,所述光碟本体具有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基板。如上所述的光碟,所述加强筋板是采用纸张、PET或其它有机或无机材料并与光碟本体分开生产制成的片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光碟具备的优点和特点是1、由于光碟本体厚度由原来的1.2mm降至0.6mm,将节约原材料50%。2、由于光碟本体厚度减半,生产速度可以提高30%,能耗下降30%。3、由于采用单片生产,可以用CD生产线生产DVD碟片,其产能成倍增长。4、由于光碟的本体和加强筋板分开生产,可以采用高性能的通用印刷机印刷光碟,不但印刷速度快,印刷成本低,而且印刷质量能够提高好几个等级。附图说明图1A、图1B、图1C为本技术的光碟本体的主视、侧视和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为本技术的光碟加强筋板的主视、侧视和B-B向的剖视示意图;图3A、图3B、图3C为本技术的光碟的主视、侧视和C-C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A、图4B、图4C为本技术的光碟本体的定位凸台的主视、侧视和剖视示意图;图5A、图5B为本技术的一类光碟应用实例;图6A、图6B为本技术的另一类光碟应用实例。附图标号说明1、本体 2、加强筋板 10、本体的中心孔20、加强筋板的中心孔11、碟翼 12、定位凸台100、复合光碟 201、202、圆形光碟301、302、异型光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特点及优点,现对照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复合光碟是由一层聚碳酸酯本体1及至少一层加强筋板2压合或粘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本体1及加强筋板2具有相对应的第一、第二中心孔10、20,所述中心孔10的周围为光碟本体1的碟翼12,所述加强筋板2上印刷有所述光碟100的可视信息。如图1所示的光碟本体10具有采用注塑工艺生产的聚碳酸酯基板,光碟本体1的蝶翼11的厚度t1可为0.5~0.8mm,较佳为0.6mm~0.7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碟翼11的厚度t1为0.6mm。本技术的光碟本体10可使用公知的CD生产线或DVD生产线生产。由于本技术的光碟本体的厚度较薄(公知光碟的厚度通常为1.2mm),因此,可大幅减少进口原料聚碳酸酯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于注塑生产线而言,由于本技术的光碟片更薄,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其产能,降低能耗,且可以用CD生产线生产DVD碟片,其产能成倍增长。本技术的加强筋板2独立于碟片本体1,其可为由纸张、PET或其它有机和无机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且可使用公知的卡片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来生产。由于本技术用于印刷的加强筋板2与本体1为分体式结构,因此,所述加强筋板2可使用通用的印刷机(如采用通用的高性能多色柯式印刷机)来单独印刷,在如图2所示光碟的加强筋板表面印刷所需的信息(如光碟图案),而无需使用专用的光碟印刷设备,从而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质量,而且其印刷速度更是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提高,举例而言,以印刷4万张光碟而言,一体式光碟约需要1天的时间,而本技术的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本技术对生产效率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在完成上述光碟本体1的制作及加强筋板2的制作、印刷后,则可以粘合或压合等工艺复合成一张完整的光碟100。由此,该加强筋板2不仅能提高印刷质量及印刷速度,同时还可以对光碟100起到加强的作用,以进一步保证该光碟在后续运输、使用等过程中的强度。如图2至图4所示,为了使光碟本体1及加强筋板2在压合或粘合时准确定位,使二者的重心保持一致或完全重合,所述本体1的中心孔周围还可一体注塑形成一凸出于碟翼11表面的圆柱形的定位凸台12,所述加强筋板2的中心孔20可套合于本体1的定位凸台12外周侧,所述定位凸台12的高度h可为0.3mm~0.7mm,而定位凸台12的壁厚t2为0.5mm~5.0mm。举例而言,若光碟本体的中心孔10的孔径d1=15mm,该定位凸台12的外周直径d2可为16.0mm~25.0mm。考虑到其壁厚太大时,在进行注塑工艺时容易导致碟面的变形,因此其最佳壁厚为1.0mm。如此,即可保证光碟本体的质量的前提下,使得本体1及加强筋板2在压合或粘合时准确定位,进一步提高整个复合光碟的质量。本技术的加强筋板2,其厚薄均匀平整且其平整度不受温度湿度变化影响,内孔圆心与外圆圆心完全重合,公差不大于0.01mm。本技术可采用公知的高精度的粘合或压合设备,将图1所示光碟本体1和图2所示光碟的加强筋板2准确地粘合在一起,复合成一张完整的光碟100,由高精度的粘合设备保证光碟100的重心与各中心孔10、20的圆心同心,保证光碟在高速运转时的动平衡性能。另外,本技术的分离式结构可应用于不同形状的光碟,如图5A、图5B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应用实施例,其应用于标准的80mm和120mm的圆形光碟201、202;如图6A、图6B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应用实施例,其应用于80mm和120mm的异型光碟301、302。当然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非标准尺寸及/或其它重心对称的形状。同时,该加强筋板2也并不仅限于前述的一层,为了满足不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光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碟是由一本体及至少一加强筋板压合或粘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本体包括碟翼及碟翼中心所设的第一中心孔,所述加强筋板具有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相对应的第二中心孔,且所述加强筋板上印刷有所述光碟的可视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光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碟是由一本体及至少一加强筋板压合或粘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本体包括碟翼及碟翼中心所设的第一中心孔,所述加强筋板具有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相对应的第二中心孔,且所述加强筋板上印刷有所述光碟的可视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光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所述第一中心孔周围一体注塑而成的定位凸台,所述第二中心孔套合于所述本体的定位凸台的外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光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的壁厚为0.5~5.0mm。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准
申请(专利权)人:杨准金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