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834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薄膜为ABA型三层共挤薄膜,A层为高黏度PET和高浓度开口母粒,B层为PETG和聚氨酯改性的聚酯,A层中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65%~85%的高粘度PET,15%~35%的高浓度开口母粒,B层中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0%~60%的PETG,2%~20%的聚氨酯改性聚酯,40%~88%的PET;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设备,将各层原料通过熔融、挤出、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牵引、收卷、分切后获得聚酯薄膜,该聚酯薄膜采用低温拉伸、低倍率拉伸的工艺制备。该制备方法可以解决在获得高延伸率聚酯薄膜的同时对所制备薄膜的热收缩性产生显著影响的效果问题。产生显著影响的效果问题。产生显著影响的效果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酯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水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例如,道路桥梁、屋顶或需要防水的建筑物的施工中,需要铺制大量的防水材料,以防止渗漏,因而防水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聚酯薄膜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气密性和保香性良好,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常用的阻透性复合薄膜基材之一,但用于防水卷材时,由于其延伸率不高,往往不能满足抗形变的要求,容易导致成品沥青卷材开裂,防水效果下降。
[0003]CN201710393112.1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B、粘结在胎基层B上的上表层A和粘结在胎基层B下的下表层C,其中上表层A与胎基层B,及胎基层B和下表层C均采用弹性体改性沥青相互粘结,胎基层B采用玻璃纤维薄膜制得,上表层A采用聚乙烯膜、耐高温聚酯薄膜或细砂制得,下表层C采用聚乙烯膜制得,该专利技术改性沥青工艺复杂,且所用基膜仍以聚乙烯膜为主,其耐温性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为ABA型三层共挤聚酯薄膜,A层为表层,B层为芯层;所述A层包括重量百分比为65%~85%的高黏度PET和15%~35%的高浓度开口母粒,所述高黏度PET的特性黏度为0.7~0.82dL/g,所述高浓度开口母粒为二氧化硅母粒,所述母粒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为30~40%;所述B层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60%的PETG、2%~20%的聚氨酯改性聚酯和20%~88%的PET;所述聚酯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大于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为19~7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改性聚酯由端羟基聚酯预聚物与端基为NCO的聚氨酯反应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PETG、聚氨酯改性聚酯和PET通过吸料系统送至主挤出机相应的料仓内,通过失重秤控制配比,获得芯层原料,将所述芯层原料加至主挤出机中,经熔融、抽真空、过滤处理,得到主原料熔体,除去所述主原料熔体中的水分、低聚物和杂质,生成主挤熔体;S2:将高黏度PET和高浓度开口母粒通过吸料系统送至辅挤出机相应的料仓内,通过失重秤控制配比,获得表层原料,将所述表层原料加至辅挤出机中,经熔融、抽真空、过滤处理,得到辅原料熔体,除去所述辅原料熔体中的水分、低聚物和杂质后,生成辅挤熔体;S3:将所述主挤熔体和所述辅挤熔体在三层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坚陆宇范和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