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826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染整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前处理:将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胚布进行除油、定胚;S2染色:染色过程中添加分散剂和防皱剂,采用多段升温程序控制温度至染色温度,保温染色后,采用多段降温程序降至一定温度,排出染液;S3后处理:将染色后的布进行水洗去浮色;S4:采用活性染料上染其他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染色过程中加入分散剂、防皱剂,控制染染色过程中染色温度和染色保温时间,使染色后的面料色牢度可达3.5级以上,布面平整光滑匀染性好,解决了因染色温度高导致加工困难、染整加工后的织物面料易出现折痕等问题,显著提高成品率。显著提高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整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醋酯纤维是以纤维素为原料,经乙酰化处理后纤维素上的羟基与醋酐作用生成醋酸纤维素酯,经纺丝制得的纤维称为醋酯纤维。醋酯纤维可根据乙酰化处理的程度不同分为二醋酯纤维和三醋酷纤维。其中,二醋酯纤维与棉具有相同的吸湿性,但速干性能优于棉,因而可以更好地吸收人体蒸发的水汽并同时排出去,从而让人感到穿着舒适。由于二醋酯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可以很好地消除静电,使其拥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抗静电性。此外,二醋酯纤维横截面和纵截面为漫反射,呈现出柔和的光泽,并且其具有优异的悬垂性能,能够形成光滑流畅的曲面造型,具有良好的贴身性,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因此,二醋酯纤维不论在舒适环境还是在高湿环境,其舒适性都能有良好的表现,春夏秋冬四季都适宜。由于二醋酯纤维具有多种优异性能,近年来,二醋酯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的面料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0003]但是二醋酯纤维的干强、湿强不高,其纤维大分子上的酯键易发生水解,导致乙酰基脱落、羟基增多。在对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染色时,随着染色时间以及染色温度的升高,二醋酯纤维发生水解,强力下降,出现发粘问题,甚至出现光泽受到不良的影响,产生消光现象。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染色过程还存在面料上易出现霜白、上色局限性大,染色温度高导致加工困难、染整加工后的织物面料易出现折痕等问题。
[0004]因此,需对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染色工艺进行改进。<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染色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和防皱剂,控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以及温度控制速率等因素,避免染整加工后的针织面料出现折痕、染色不均等现象;提高针织物的色牢度以及成品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所述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为二醋酯纤维和其他纤维混纺的针织面料,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前处理:将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胚布进行除油、定胚;
[0009]S2:染色:将前处理后的胚布和染液按照浴比3:1~15:1置于染色缸;所述染液包括水、分散染料、分散剂、均色剂和防皱剂;加热使染液升温至50~60℃,运行3~15min,控制pH值为4~6,在3~10分钟内线性加入0.8~2.0g/l分散剂,然后以1.5~4.5℃/min的升温速率线性升温至70~80℃,再以0.5~2.0℃/min的升温速率线性升温至染色温度95~115℃,保温染色20~60分钟后,以1.5~3.5℃/min的降温速率线性降温至70~75℃,以1.2~2.4℃/min的降温速率线性降温至60~70℃后,排出染液。
[0010]S3:后处理:将染色后的布进行水洗去浮色。
[0011]S4:采用活性染料上染其他纤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其他纤维包括但不限于莫代尔或棉纤维。
[0013]优选的,所述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成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包括27~70%的二醋酯纤维和30%~73%的其他纤维。
[0014]进一步的,所述均色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均色剂,包括但不限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015]进一步的,所述防皱剂为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
[0016]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质量百分含量为1%~11%。
[0017]进一步,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硫酸盐类或山梨酸醇脂肪酸酯类。
[0018]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质量百分含量为4~6%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百分含量为2~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聚山梨酯

60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进一步的,S2中染液中分散剂的加入量为1.0~3.0g/l,所述防皱剂的加入量为1.2~2.4g/l,所述均色剂的加入量为0.3~3.5g/l,所述分散染料的加入量为0.01~1.2g/l。
[0020]进一步的,S3后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染色完成后的面料加入水、Na2CO3和Na2S2O4,以2~5℃/min的升温速率线性升温至50~60℃后,在3~5min内匀速加入0.8~2.0g/l分散剂;后以2~5℃/min的升温速率线性升温至70~85℃还原清洗9~12分钟,以1.5~2.5℃/min的降温速率线性降温至60~70℃,排出液体。
[0021]进一步的,S2和S3中采用的水为软水。
[0022]进一步的,S2和S3中所用分散剂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23]进一步的,S3中Na2CO3的添加量为3~10g/l,Na2S2O4的添加量为5~20g/l。
[0024]进一步的,S2和S3中浴比相同。
[0025]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染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活性染料,包括但不限于X型活性染料。
[0026]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染色面料,采用上述染色方法染色所得。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1)本专利技术在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染色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利用分散剂提高染液中低聚物的分散度,显著降低低聚物的聚合和凝聚现象,从而避免在染色过程中面料上出现霜白,防止对染色后面料的染色效果和色牢度造成影响。
[0029](2)本专利技术在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染色过程中加入防皱剂,可降低织物与织物、织物与设备间的摩擦,赋予织物湿态下极佳的平滑度,减少织物在湿加工过程中的擦伤或条痕。
[0030](3)本专利技术的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低,容易控制,染色过程包括多段程序,并通过控制染色过程中染色温度以及染色时间,使染色后的面料色牢度可达3.5级以上,显著提高成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所用均色剂、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均色剂、分散染料、活性染料,本专利技术不做特别限定。
[0033]本专利技术中所用防皱剂可为本领域常见的防皱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防皱剂为RUCOLIN JET,购于RUDOLF CHEMIE(HK)LTD。
[0034]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所述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为二醋酯纤维和其他纤维混纺的针织面料,包括如下步骤:
[0035]S1:前处理:将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胚布进行除油、定胚;
[0036]S2: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所述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为二醋酯纤维和其他纤维混纺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前处理:将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胚布进行除油、定胚;S2:染色:将前处理后的胚布和染液按照浴比3:1~15:1置于染色缸;所述染液包括水、分散染料、分散剂、均色剂和防皱剂;加热使染液升温至50~60℃,运行3~15min,控制pH值为4~6,在3~10分钟内线性加入0.8~2g/l分散剂,然后以1.5~4.5℃/min的升温速率线性升温至70~80℃,再以0.5~2.0℃/min的升温速率线性升温至染色温度95~115℃,保温染色20~60分钟后,以1.5~3.5℃/min的降温速率线性降温至70~75℃,以1.2~2.4℃/min的降温速率线性降温至60~70℃后,排出染液;S3:后处理:将染色后的布进行水洗去浮色;S4:采用活性染料上染其他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质量百分含量为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硫酸盐类或山梨酸醇脂肪酸酯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醋酯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质量百分含量为4~6%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武冯艳陈家杰傅彭成钟志成蒋辉邓景文龚琼娥杨广文黎凤萍谌丹丹樊文牧
申请(专利权)人: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