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818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挠构件,可实现小型化且具有优异的耐负荷及屈曲性。可挠构件包括:本体部19,具有沿轴向层叠且相互间经多个接合部21接合的多个波形垫圈23,能够通过波形垫圈23的弹性变形而相对于轴向屈曲;以及易变形部29,形成于各个波形垫圈23中在圆周方向邻接的接合部21间。接合部21间。接合部21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挠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挠构件,用于机器人(robot)等的关节功能部。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种领域的机器人、机械手(manipulator)或致动器(actuator)等中,具有通过使用可挠构件从而可进行屈曲动作的关节功能部。作为用于此种关节功能部的可挠构件,在日本专利特开2014

38075号公报中公开了线圈弹簧(coil spring)。
[0003]线圈弹簧可对关节功能部的屈曲动作确保高自由度。但是,线圈弹簧由于需要确保耐负荷及屈曲性,因而在小型化方面存在极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点在于,在实现小型化且确保耐负荷及屈曲性的方面存在极限。
[0006][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挠构件,可实现小型化且具有优异的耐负荷及屈曲性。所述可挠构件包括:本体部,具有沿轴向层叠且相互间经多个接合部接合的多个波形垫圈,能够通过所述波形垫圈的弹性变形而相对于所述轴向屈曲;以及易变形部,形成于所述波形垫圈各自中在圆周方向邻接的所述接合部间,较所述波形垫圈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变形。
[0008][专利技术的效果][0009]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多个波形垫圈的变形而使可挠构件的本体部屈曲,因而可获得一种实现小型化且耐负荷及屈曲性优异的可挠构件。
[0010]而且,本专利技术中,在本体部的屈曲时,易变形部在各波形垫圈的接合部间变形,由此可减小波形垫圈的接合部附近的变形而缓和应力。其结果为,本专利技术可提高可挠构件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可挠构件的机械手的立体图。
[0012]图2为表示图1的机械手的正面图。
[0013]图3为图1的机械手的截面图。
[0014]图4为省略图1的机械手的一部分,而主要表示关节功能部的立体图。
[0015]图5为主要表示图4的关节功能部的侧面图。
[0016]图6为图5的VI部的放大图。
[0017]图7的(A)及图7的(B)为表示图4的VII

VII线的、关节功能部的可挠构件的截面图,图7的(A)表示平常时,图7的(B)表示屈曲时。
[0018]图8为表示波形垫圈的立体图。
[0019]图9为将图8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平面图。
[0020]图10为概念性地表示接合部的焊接部的焊接点的平面图。
[0021]图11为表示比较例的波形垫圈的立体图。
[0022]图12的(A)及图12的(B)表示图11的比较例的波形垫圈的应力分布,图12的(A)为波形垫圈总体的立体图,图12的(B)为图12的(A)的XII部的放大图。
[0023]图13的(A)及图13的(B)表示图8的波形垫圈的应力分布,图13的(A)为波形垫圈总体的立体图,图13的(B)为图13的(A)的XIII部的放大图。
[0024]图1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波形垫圈的立体图。
[0025]图15为将图14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平面图。
[0026]图16的(A)及图16的(B)表示图14的波形垫圈的应力分布,图16的(A)为波形垫圈总体的立体图,图16的(B)为图16的(A)的XVI部的放大图。
[0027]图17的(A)及图17的(B)表示图14的波形垫圈的应力分布,图17的(A)为波形垫圈总体的立体图,图17的(B)为图17的(A)的XVII部的放大图。
[0028]图18的(A)及图18的(B)表示图14的波形垫圈的应力分布,图18的(A)为波形垫圈总体的立体图,图18的(B)为图18的(A)的XVIII部的放大图。
[0029]图19的(A)及图19的(B)表示图14的波形垫圈的应力分布,图19的(A)为波形垫圈总体的立体图,图19的(B)为图19的(A)的XIX部的放大图。
[0030]图20为将实施例2的最大应力与图12的比较例及图13的实施例1的最大应力一起表示的图表。
[0031]图21为概略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波形垫圈的易变形部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耐久性,并且实现了下述目的,即:获得一种可实现小型化且具有优异的耐负荷及屈曲性的可挠构件。
[0033]即,可挠构件包括:本体部,将多个波形垫圈沿轴向层叠,且通过多个接合部将多个波形垫圈的相互间接合而成,能够通过波形垫圈的弹性变形而相对于轴向屈曲;以及易变形部,形成于各个波形垫圈中在圆周方向邻接的接合部间,较波形垫圈的其他部分更易变形。
[0034]易变形部也可设为下述结构,即,易变形部包含:相对减小波形垫圈的径向的尺寸的部分、或相对减小波形垫圈的板厚的部分。
[0035]多个接合部也可分别设为:从波形垫圈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线状的焊接部。
[0036]此时,各接合部也可设为下述结构,即,各接合部包括:一对焊接部,且一对焊接部从波形垫圈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在圆周方向逐渐远离。
[0037]一对焊接部也可设为在波形垫圈的内周侧相互重叠的V字状。
[0038]此时,一对焊接部的打开角度也可为20度。
[0039]多个波形垫圈也可设为下述结构,即,多个波形垫圈分别在圆周方向包括多个山部及这些山部间的谷部,邻接的波形垫圈的山部与谷部抵接,山部与谷部的抵接部分分别由接合部接合。
[0040]实施例1
[0041][机械手][0042]图1为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可挠构件的机械手的立体图,图2为其正面图,图3为其截面图。
[0043]本实施例中,作为具有使用可挠构件1的关节功能部3的机器人、机械手或致动器的一例,对医疗用的机械手5进行说明。
[0044]机械手5构成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robot arm)前端,由医生等操作。此外,机械手5也可为不安装于手术机器人而由医生等直接操作的手动机械手。而且,可应用可挠构件1的机器人、机械手或致动器,不限于机械手5,也可为工业机器人等其他领域。
[0045]机械手5包括主轴部7、关节功能部3、及末端执行器(end effector)9。
[0046]主轴部7形成为中空筒状,例如,形成为圆筒状。在主轴部7内,穿插用于驱动关节功能部3的驱动线11或用于驱动末端执行器9的推拉线缆(push

pull cable)13。在主轴部7的前端,经由关节功能部3设有末端执行器9。
[0047]关节功能部3根据驱动线11的操作,相对于轴向进行屈曲动作。所谓轴向,是指沿着后述的可挠构件1的轴心的方向。但是,轴向无需为相对于轴心而严格地平行的方向。因此,轴向也包含相对于轴心而稍倾斜的方向。关节功能部3的详情,将在下文描述。
[0048]末端执行器9为安装于关节功能部3的可动部17,进行与目标相应的动作的机器。本实施例的末端执行器9为钳子,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挠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具有沿轴向层叠且相互间经多个接合部接合的多个波形垫圈,能够通过所述波形垫圈的弹性变形而相对于所述轴向屈曲;以及易变形部,形成于所述波形垫圈各自中在圆周方向邻接的所述接合部间,较所述波形垫圈的其他部分更易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变形部包含:相对减小所述波形垫圈的径向的尺寸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构件,其中,所述易变形部是由形成于所述波形垫圈的内周的、所述径向的凹部所划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变形部包含:相对减小所述波形垫圈的板厚的部分。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井洋介黑川真平早川悠晖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