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812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管、反应池、沉淀池以及产水管;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沉淀池之间连通有带通断阀门的间歇出水管和连续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沉淀池斜管,所述产水管和所述间歇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斜管的上部,所述连续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斜管的下部;所述反应池至少分成两格,每格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且每格内的所述曝气装置能够单独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的间歇运行的SBR工艺系统中设置连续出水管和间歇出水管,能够根据污水量的变化相应的切换为间歇运行方式或连续运行方式,从而能够较好的适应污水量的变化,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SBR法全称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新型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它采用可变间歇式反应器,提供了时间程序的污水处理,而不是连续流提供的空间程序的污水处理。传统SBR法按时间顺序进行进水、反应(曝气)、沉淀、出水、待机(闲置)等基本操作,从污水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为一个周期,这种周期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0003]MBR(膜生物反应器):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也是属于生化法,主要依靠微生物的合成和分解将水中水质指标去除掉。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法建设成本高,运行维护技术水平要求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差,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减少来水水质、水量变化的冲击,目前大都在处理设备前设置调节池,且停留时间越长,缓冲能力越强,这样增加了占地面积,加大了建设投资,且后期运行维护对人员要求较高,膜组件的维护、更换费用高,且更换下来的膜组件属于固废,难以绿色处理。
[0004]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大力兴起,北方地区就天津而言,农村污水处理场站有数千之多,每个村有一个或者多个处理站,不像城镇或者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分布,属于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宝坻区、宁河区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大都采用MBR工艺(南方温度高有采取缺氧

好氧

沉淀工艺,也有人工快渗,净化槽等不同工艺)。
[0005]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特别是农村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受居住人口数量和生活习惯影响较大,比如农村早、中、晚餐排水量大,其他时间较少,不同季节排水规律也不一样,上述的MBR工艺和SBR工艺均不能很好的适应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间歇运行的SBR工艺系统中设置连续出水管和间歇出水管,能够根据污水量的变化相应的切换为间歇运行方式或连续运行方式,从而能够较好的适应污水量的变化,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管、反应池、沉淀池以及产水管;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沉淀池之间连通有带通断阀门的间歇出水管和连续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沉淀池斜管,所述产水管和所述间歇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斜管的上部,所述连续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斜管的下部;所述反应池至少分成两格,每格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且每格内的所述曝气装置能够单独开启和关闭。
[0009]优选地,所述反应池共分成四格,相邻的两格之间在底部或顶部连通,形成污水的S型流通路径。
[0010]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和所述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
[0011]优选地,所述反应池与所述间歇出水管、所述连续出水管之间设置有滗水器,污水由所述反应池流出经过所述滗水器后进入到所述间歇出水管或所述连续出水管。
[0012]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产水管之间设置有滤布,污水经所述滤布过滤后由所述产水管流出。
[0013]优选地,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所加药剂包括葡萄糖、PAC聚合氯化铝。
[0014]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为管式橡胶微孔曝气器。
[0015]优选地,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反应池分成至少两格,每格的大小相同或不同。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设定污水量阈值,当需要处理的污水量小于污水量阈值时,选择间歇运行方式,当需要处理的污水量超过污水量阈值时,选择连续运行方式;
[0018](2)选择间歇运行方式时:
[0019](2.1)污水经过进水管进入到反应池内,到达设计液位时停止进水;
[0020](2.2)进行曝气反应;
[0021](2.3)停止曝气反应,进入沉淀阶段;
[0022](2.4)沉淀阶段结束后通过产水管向外产水排出;
[0023](3)选择连续运行方式时:
[0024](3.1)关闭第一格的曝气装置,作为缺氧池;污水由进水管连续进入第一格内,同时,沉淀池的污泥也回流进入第一格内;
[0025](3.2)打开其他格的曝气装置,作为好氧池;污水由第一格连续进入并顺次流过其他格;
[0026](3.3)反应池内污水液位达到设定液位时,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
[0027](3.4)沉淀后的污水由产水管向外产水排出。
[0028]优选地,步骤(3.1)中缺氧池的溶解氧控制在0.2

0.5mg/L,步骤(3.2)中好氧池的溶解氧控制在2

3mg/L。
[0029]优选地,步骤(3.4)中,污水由下向上经过沉淀池斜管沉淀后由产水管向外产水排出。
[0030]优选地,在碳源、进水碳源不足时,向反应池内添加药剂,所述药剂为葡萄糖。
[003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32](1)本技术在传统的SBR工艺系统中设置连续出水管和间歇出水管,能够根据污水量的变化相应的切换为间歇运行方式或连续运行方式,在需要处理的污水量较少的时候采用SBR工艺间歇运行,能够减少运行成本,在需要处理的污水量大的时候采用连续运行方式,能够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从而能够较好的适应污水量的变化,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0033](2)本技术在污水量较大时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可以减小反应池前面调节池的容积,进而能够降低建设投资,更好的适用于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处理的需求;
[0034](3)本技术在沉淀池内设置有沉淀池斜管,连续运行时的污水通过沉淀池斜管的沉淀后再经产水管流出,从而能够提高连续运行时特别是有污泥回流时对于污水的处理效果,间歇运行时的污水则不需要通过沉淀池斜管,能够保证间歇运行时的效率,从而本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处理方式,保证或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或效率;
[0035](4)本技术的反应池分为相互连通的多格,并形成S型流通路径,一方面能够通过开启和关闭曝气装置分别形成缺氧池和好氧池,作为不用的工艺单元,处理不同的污染源,另一方面能够对水流进行导流,形成S型的流动方式,提高污水在反应池内的混合程度,以进一步的提高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管、反应池、沉淀池以及产水管;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沉淀池之间连通有带通断阀门的间歇出水管和连续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沉淀池斜管,所述产水管和所述间歇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斜管的上部,所述连续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斜管的下部;所述反应池至少分成两格,每格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且每格内的所述曝气装置能够单独开启和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共分成四格,相邻的两格之间在底部或顶部连通,形成污水的S型流通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和所述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适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明王健曹堃蒋红超史萌萌陈凡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宇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