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庆专利>正文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12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涉及浇灌养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水箱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箱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第三水管,所述水箱的外表面顶部位于水泵的两侧设置有便捷喷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喷头的角度可调,可以满足更大范围的浇灌需求,且不需要工人手持,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浇灌养护
,尤其涉及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山指有一定开采境界的采掘矿石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矿山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采矿车间和一些辅助车间,大部分矿山还包括选矿场,而开采矿山对于矿山周边的地质环境的影响十分大,需要长时间治理才能恢复,此时就需要用到浇灌养护装置。
[0003]传统的浇灌养护装置一般都是使用洒水装置对矿山上的树木植物进行浇灌,进而使得生态环境恢复,但是在洒水过程中,常见的喷头都是固定的,要是需要调整角度就需要人工手持进行浇灌,加大工人的工作量,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水箱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箱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第三水管,所述水箱的外表面顶部位于水泵的两侧设置有便捷喷头装置,所述底座的外表面远离推把的一侧设置有地面铺平装置。
[0006]所述便捷喷头装置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与水箱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凹槽块,所述第一凹槽块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喷头,所述第一凹槽块的外表面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所述第一圆杆远离操作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一圆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圆块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0007]优选的,所述地面铺平装置包括第一矩形块,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外表面一侧与底座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块远离底座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所述第一矩形块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外表面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三圆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外表面远离第一矩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凹槽块,所述第二凹槽块的内壁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实心滚筒。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三通接头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水管远离三通接头的一端与矩形喷头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块的外表面一侧和第一凹槽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外表面形状和大小与定位孔的内壁形状和大小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杆的外表面底端和圆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杆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圆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便捷喷头装置,传统的浇灌养护装置一般都是使用洒水装置对矿山上的树木植物进行浇灌,进而使得生态环境恢复,但是在洒水过程中,常见的喷头都是固定的,要是需要调整角度就需要人工手持进行浇灌,加大工人的工作量,十分不便,当需要对喷头进行角度调节时,向外拉动操作块,操作块运动带动第一圆杆运动,第一圆杆运动会带动定位块运动,定位块运动会压缩第一弹簧,当定位块与定位孔分离时,此时转动矩形喷头,矩形喷头使得矩形杆带动圆块在横杆外表面转动,当转动到合适位置时,松开操作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定位块卡进定位孔内,完成调节,此时启动水泵,水从水箱流向第一水管,由第一水管流向水泵,由水泵流向第二水管,再经由第二水管流向三通接头,经由三通接头流向矩形喷头进行洒水,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喷头的角度可调,可以满足更大范围的浇灌需求,且不需要工人手持,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地面铺平装置,因为整个装置是在山路上进行使用,山路有的地方因为落石或者滑坡导致路面不平,此时需要将路面压平时,先向内按压第二圆杆,使得第二圆杆在第三圆杆的外表面滑动,第二圆杆滑动会压缩第二弹簧,此时将第二矩形块滑动进第一矩形块内,当第二圆杆与圆孔平齐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圆杆会卡进圆孔内,此时推动推把,滚轮带动装置前进,进而使得实心滚筒碾压路面使得路面压平,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在不平整的山路被压平,方便行走,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底座;2、水箱;3、滚轮;4、推把;5、水泵;6、三通接头;7、第一水管;8、第二水管;9、第三水管;10、便捷喷头装置;101、竖杆;102、第一凹槽块;103、横杆;104、圆块;105、矩形杆;106、矩形喷头;107、第一圆杆;108、操作块;109、定位块;1010、第一弹簧;1011、定位孔;11、地面铺平装置;111、第一矩形块;112、第二矩形块;113、圆孔;114、圆槽;115、第三圆杆;116、第二圆杆;117、第二弹簧;118、第二凹槽块;119、实心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
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2,底座1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滚轮3,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把4,水箱2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5,水箱2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6,水泵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三通接头6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第三水管9,水箱2的外表面顶部位于水泵5的两侧设置有便捷喷头装置10,底座1的外表面远离推把4的一侧设置有地面铺平装置11,便捷喷头装置10包括竖杆101,竖杆101的底端与水箱2的外表面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2),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滚轮(3),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把(4),所述水箱(2)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箱(2)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6),所述水泵(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所述三通接头(6)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第三水管(9),所述水箱(2)的外表面顶部位于水泵(5)的两侧设置有便捷喷头装置(10),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远离推把(4)的一侧设置有地面铺平装置(11);所述便捷喷头装置(10)包括竖杆(101),所述竖杆(101)的底端与水箱(2)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凹槽块(102),所述第一凹槽块(102)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03),所述横杆(1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圆块(104),所述圆块(1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105),所述矩形杆(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喷头(106),所述第一凹槽块(102)的外表面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圆杆(107),所述第一圆杆(107)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108),所述第一圆杆(107)远离操作块(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9),所述第一圆杆(107)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1010),所述圆块(104)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0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浇灌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铺平装置(11)包括第一矩形块(111),所述第一矩形块(111)的外表面一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庆赵会兵郭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