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
[0001]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具有行驶用电动机的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9
‑
1099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配备有:车身,所述车身具有驾驶室及前车身;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安装于前车身的下部,与前车身一起对悬架进行支承;以及蓄电池单元,所述蓄电池单元安装于驾驶室的下部,向行驶用电动机供应电力。副车架具有在电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纵梁,在包含纵梁的后端部在内的多个部位处被固定于车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上述电动车辆中,在副车架的后方配置有蓄电池单元。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电动车辆发生前面碰撞时,存在着向后方移动的副车架会损伤蓄电池单元的风险。为了避免该风险,在电动车辆发生前面碰撞时,希望使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固定部分、特别是纵梁的后端部与车身之间的固定部分断裂,使纵梁的后端部从车身脱离。但是,为了在碰撞时使纵梁的后端部与车身之间的固定部分可靠地断裂,有必要在该固定部分处提高车身的耐力(不会发生塑性变形的耐受力)。即,当车身的耐力不足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具有行驶用电动机,其中,所述电动车辆配备有:车身,所述车身具有驾驶室及前车身;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被安装于所述前车身的下部,与所述前车身一起对悬架进行支承;以及蓄电池单元,所述蓄电池单元被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下部,向所述行驶用电动机供应电力,所述副车架具有在所述电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纵梁,在所述纵梁的后端部处被固定于所述车身的梁安装部,所述蓄电池单元具有向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突出的托架,在所述托架处被固定于所述车身的所述梁安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纵梁的后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蓄电池单元的所述托架的前端面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相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纵梁的所述后端面相对于所述蓄电池单元的所述托架的所述前端面至少在所述电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被偏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纵梁的所述后端面相对于所述蓄电池单元的所述托架的所述前端面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向下侧偏置。5.如权利要求2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田树德,岛崎修,末若大辅,池田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